2019对话南京教育追梦人|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徐飞: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必备技能
2019-04-08 21:39

   扬子晚报网4月8日讯(记者 李晨 王璟 摄影 罗皞 实习生 李浩铭)从1899年英籍加拿大人马林创办“基督中学”开始,校址几易、校名变更,到如今发展成为南京主城区唯一一所家园式寄宿制品牌高中,南京市中华中学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近现代教育的伟大进程。

    今年,南京市中华中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这所百廿名校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徐飞告诉记者,今年的中华中学,将以落实和迎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办好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申报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为契机,继承“博物敬德用世”的理性传统和家国情怀,传播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方法,把学校建设成为能够为更多学生实现梦想的“积极思考的空间”。
图片
 
新的挑战  
建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对新高考是利好
    中华中学是国内首家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校本必修课程的学校。“这门课在我们学校属于必修课,教授最基本的逻辑知识,并鼓励学生用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中华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教师徐飞告诉记者,真正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是中学阶段,但是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决定了不能采取高校那样系统训练的方法,所以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了以“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为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
图片
    “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呢?”“为什么李广‘难封’呢?”逻辑课上,学生高举手,脸涨得通红,甚至与老师自由辩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徐飞举例说,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题是关于二战时如何分析飞机中弹弹痕分布的故事。“这其实是一个洞察‘幸存者偏误’的案例,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学生分析这样的材料多半游刃有余,至少能抓住要害。”
图片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实践点赞
图片
 
图片
    徐飞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在中华中学已经实现了学科融合。不同的学科都开发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路径。同时也用批判性思维改进、提升具体的学科教学。目前学校正在申报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这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家政府投资的高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基地建成后,学校将构建一个由批判性思维教室、批判性思维课程、批判性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培养系统,对学生应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图片
 
新的目标
追求“高质量发展”,中华的学生后劲儿足
    进入新时期,中华中学以“打造高质量的成长空间”为目标,营造舒适环境、聚焦优生培养、重视素质发展,搭建成长舞台,培育出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中华学子”。
图片
“全国最美中学生”陈刘雯
 
    今年年初,现高三(6)的陈刘雯同学被评委“全国最美中学生”,全市获此殊荣的仅有三人。陈刘雯的成长影射出中华中学“高质量育人”的成果。她代表学校参加南京市龙舟大赛,是全场唯一的一位女掌舵手;获得省科技竞赛一等奖并入围国赛;参与学生会秘书处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助理、数学课代表......陈刘雯的身上也有中华学子“典型”的精神和作风:踏实勤奋,不怕吃苦,不畏艰难。
图片
微电影获奖团队
    去年底,学校首届传媒特长生管烨等多名同学拍摄的《嘘,她来了》微电影获得第四届中国欧盟青少年电影节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奖,这也是江苏省唯一入围并获奖的作品。学生们告诉记者:“没想到在学习之余,学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资源,让我们能摸索着写影评、写剧本、拍电影,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小小的梦想。”
图片
   学校更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培养基地。中华毕业生进入高校后表现出的“后劲儿”深受高校招生负责人的认可。
图片
    此外,学校十分重视建设“高质量的成长空间”,30多门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社团课,“院士专家校园行”“校园科技文化心理艺术节”“住校生技能大赛”,甚至是让毕业生心心念念的美味食堂,晨跑锻炼,每一个课程、每一项活动、每一次策划,都在为学生“高质量成长”服务。

新的征程
建校120周年,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3月29日,中华中学举行了以“百廿芳华共成长 家校携手筑辉煌”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高三同学参加了激动人心的成人仪式。毕泳慈校长告诉同学们,学习不是一项生存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总结说,在中华中学走过的一百二十年中,中华学子身上反映出这样的优秀品质:拥有埋头实干的定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创事业的魄力。
图片
 
图片
    毕校长的讲话引发了学生和家长共鸣,很多人在学校官微留言,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恩。“选择中华是因为他不光看重成绩,更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食堂。”“曾经的画面又如此清晰的温暖的出现在我眼前,感谢中华,感恩中华,孩子现在在重庆大学很好。”
图片
    徐飞告诉记者,今年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做好中华中学120周年系列的纪念活动。“我们的想法是,活动要简朴、务实和深刻。主要是借这个机会好好梳理我们的思想、规划我们的未来。”下一步,中华中学将发出“致校友的一封信”,向广大校长征集校史资料、成果资料、实物资料等有关材料。
图片
    徐飞介绍说,中华的传统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比如中华是有理性传统的一个学校。中华在一女中时期的校训是“博物明理能用世,敬德修业方自励”。博物,是认知理性,敬德,是实践理性,用世,是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理性。这些,已经涉及到批判性思维的内核。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这偶然中,也有一种文化延续带来的必然。
图片
    “毕泳慈校长和我们班子构建的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梦想,就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让批判性思维成为每位学生的必备技能。”
 图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