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丨老街馄饨
2020-11-23 15:37:46

图/视觉中国

◇方塘(原创)

如果不是友人领着,我很难找到这家位于老街的馄饨铺,连个名字都没有。铺子跟老街一样老旧,不大,五六张桌子,土锅土灶。如果不是门框上贴了两张收款码,当我踏进门的刹那,真以为自己跌入了二十年前的时光里。

因为中午,食客不多,我们点了两碗馄饨。我尝了一口,唇齿生香。汤呈酱色,榨菜丝点缀其中,汤面上撒了点葱花。馄饨馅量适中,既非蜻蜓点水,让你腹诽生意人的精明,也不喧宾夺主。特别要称道的是馄饨皮,顺滑,柔韧。友人说:“你看,这家馄饨皮是手工擀制的。”我一听,差点惊掉下巴,现在居然还有手擀馄饨皮?于是赶紧放下碗,走到案板跟前。

方塘/摄

这是一家夫妻店。擀皮的是男主人,五十出头,面目清朗。女主人寡言,负责灶上的活,空闲的时候拿一粉扑,男主人擀一轮,她就在面皮上扑一层粉,配合得非常默契。此时案板上的面团已变成了一匹“布”。男主人告诉我,面团做成皮,一般要一个半小时,中间经过七次擀制。此时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径自走到座位上,“下碗馄饨。”俨然是熟客。

我问:“老板,你擀一批要下多少碗?”“100碗。”“一天要擀几批?”“两批,我手上擀的是准备下午用的。”下午用?我看看店里不多的食客,满脸狐疑,以我的经验,这种乡镇小吃店,一般做的是早市。“那能卖得完吗?”刚进来那位食客立马接过话,“不愁卖不完的。你看看我,为来这吃碗馄饨,从新区那边跑了很远的路,我就喜欢他家馄饨。”然后这位食客话锋一转,冲着男主人说:“哎,我跟你说,你把店搬到新区去,生意肯定更好。”男主人说:“我在这老街上做了二十多年了,都是老客,我一走,老街就更冷清了。”

我惴惴不安地问:“你们这个店会一直开下去吗?”女主人接话说:“不一定哦,如果儿子结婚可能就不做了,去带孙子了。”那位食客又接过话,“她儿子可了不得,我们镇上唯一一个考取北大的。”语气甚是骄傲。我对这家馄饨铺更多了一层膜拜。

跟友人离开馄饨铺不久,我忽然想到还有一个问题忘了问——为什么不用机器做出来的馄饨皮,既省时又省力。紧接着我又庆幸没有问这个愚蠢的问题,很显然,机器跟人最大的区别,是温度。人有温度。男主人掌中的温度还饱含着对老街深深的眷念,所有这些都融入在老街馄饨独有的味道中。光阴一寸一寸老下去,这种味道一点一点驻扎在老街人的唇齿之间,历久弥香。(来源:扬子晚报 禁止转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