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除了“定远”舰,还有哪些军舰尚待考古发掘
2020-09-21 17:27:19

定远舰装甲 图片来源:齐鲁壹点

日前,位于山东威海的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接近尾声,该遗址已经陆续累计出水文物上千件。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块重达18.7吨的装甲,已经整体提取出水,这是目前国内掌握的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装甲实物。有专家认为,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定远舰的重要实物遗存,这次出水的装甲填补了空白。

海军史研究专家陈悦告诉记者,“定远”舰装甲的发现,以及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证实了文献的记载,具有实证意义。长久以来,“定远”舰沉没的大致位置非常的明确,早在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的档案文献中就有有关坐标和沉没姿态的记载。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末、民国时代的一些威海海图上,也都非常直接地标明了“定远”沉没点。此外,根据流传的“定远”舰设计资料的记载,这次出水的装甲从造型、尺寸上也都能够得到应证,属于“定远”舰上的铁甲堡装甲。

甲午海战中,“定远”舰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刘公岛保卫战,作战英勇,在威海刘公岛战斗中被鱼雷击伤,最后为免资敌,自行搁浅、炸毁。日军占领刘公岛之后,日本香川县知事小野隆助从日本海军获得“定远”舰打捞权,对“定远”舰实施打捞拆解,运回了日本。这部分残骸,在一年以后,被用作建筑材料建了一栋房子,起名“定远馆”,作为小野隆助招待客人的客房。该馆院门口的两扇铁门就是“定远”号的船壳板,上面整齐地分布着螺钉的孔眼,还有洞穿的弹痕。据说,“定远馆”曾经有浴室和卫生间,都是从“定远”舰上整体移来的,浴室甚至使用了“定远”舰弹药库的大门,但这几件物品因年代久远都不见了。

而在长崎,还有一只“定远”舰的舵轮。它原在英国军火商哥伦巴的手里。哥伦巴为那只圆形的舵轮加了一层玻璃,作为咖啡桌,摆在他山中别墅的餐室里。现在,这只舵轮藏在长崎传统艺能馆的库房。陈悦认为,这只舵轮是“定远”舰上的备用舵轮。

“定远”舰过去都被称之为“亚洲第一铁甲舰”。但陈悦认为,这艘军舰其实是折中设计的产物,真正的战斗力实际有限。他告诉记者,甲午海战时,北洋海军在编一共有25艘军舰,“定远”舰的确是北洋海军中火力最猛的一艘军舰。它的火炮口径是305mm,在当时算很大了。国人称“定远”舰为“亚洲第一铁甲舰”,除了对它有过高的期许外,也是因它的火炮威力。但火炮的威力,除了和口径有紧密关系,还和炮管的长度有关。在请德国人设计这艘军舰时,李鸿章和幕僚坚持中国的海港口条件有限,船舰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吃水不能超过6米。这对设计师来说,这样的条件限制让船舰设计难度太大,他们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在船体长度受局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火炮的转向角度,保证转向时不会碰撞影响到其他上层建筑物,炮管就只能相应缩短。所以炮管口径虽然达到305mm,但炮管的长度仅仅只是口径的25倍(同时期大口径舰炮的长度通常是口径的30倍或35倍),受炮管长度影响,威力也只相当于致远舰210mm的火炮。

与北洋海军相比,日本海军军舰数量多,所装备的最大的火炮口径达320mm,船长超100米,它们的威力远超北洋海军。在甲午黄海海战中,参战日本军舰装备的火炮数量是北洋海军的一倍,而且北洋海军所用的主要是旧式的架退炮,每门火炮1-15分钟才能射一发炮弹,而日军装备的多是速射炮,一分钟可以发10-12发。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日本海军官兵在“定远”舰炮台上合影

在甲午海战中,除了“定远”舰,还有其他沉没的军舰。这些军舰也不应该被遗忘。陈悦告诉记者,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沉没、损失多艘舰艇,目前被发现和确认的,除了“定远”之外,还有“致远”“经远”。

其中的“经远”在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作战英勇,舰体遭重创,包括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策、二副陈京莹在内的全舰200余名官兵以身殉国。其中的二副陈京莹的事迹格外感人,在管带、帮带大副先后中弹牺牲后,他接替“经远”的指挥,后来中炮身亡,年仅32岁。而在海战之前,陈京莹曾给自己的父亲留下绝笔家书,表明了已经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父亲大人年将古希(稀),若遭此事,格外悲伤,儿固知之详矣。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这艘军舰后来被判明沉没于今天辽宁省庄河市所辖海域。

“致远”舰是甲午战争中著名的英雄舰,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舰长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不幸功亏一篑,爆炸沉没。清末书画家高邕撰联悼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2014年,水下考古部门和丹东港集团在辽宁东港市海域发现确认了这艘军舰的残骸。

除上述的3艘军舰外,迄今尚未进行过系统水下考古调查的北洋海军甲午沉舰,还有“超勇”“扬威”“来远”“威远”“靖远”“济远”“平远”等军舰。

其中“超勇”、“扬威”和“致远”一样,都沉没在黄海海域,历史资料中记载有其大致的坐标方位。“来远”和“威远”以及“靖远”都是沉没在威海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