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庆:构建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
2024-03-18 11:03:30

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国人口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共有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而同时,2023年全年出生902万人,死亡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根据联合国设定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达到14%,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则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对照上述标准,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如何有质量、有价值、有尊严地生活,如何构建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众议题。就此,《精品·健康》专访了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会长、河海大学二级教授施国庆。

施国庆教授是知名学者,中国乃至世界移民科学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院院长,现任中国移民研究中心(NRCR)主任兼任世界移民网络理事会理事(两个创始人之一),国际水电协会可持续水电评估理事会社会委员会轮值主席,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移民专家,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移民与社会学咨询专家,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兼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等。

施国庆(右一)参加2023年世界水电大会

《精品·健康》:您是如何进入老年学研究这一领域的?

施国庆:1982年从河海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我开始在河海大学水电系从事水利经济教学科研工作,后来又先后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任职。

中国有许多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不可避免涉及大量的水库移民,移民搬迁人口已经超过2300多万人。成千上万人的搬迁、安置,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人去调查研究。河海大学作为水利水电行业的“黄埔”高校,我1988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科学研究,之后再逐渐扩展到生态移民、环境移民、灾害移民、扶贫移民领域,将“移民”从一项工作发展成一门科学,再创建为一个学科。

1992年,我们成立了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这是工程移民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国性专门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非自愿移民的研究机构。在一系列研究中,我们关注困难群体的权益保护,比如老人、孩子等,要让他们在移民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分享发展带来的利益。正是从移民研究开始,我慢慢接触到老年群体,开始关注到老年群体。

2004年,河海大学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由我担任首任院长。当时,社会学和公共管理作为新学院的两个重要学科,需要快速发展。而老年学是社会学的二级学科,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政策又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向。从工作角度出发,我们在老年移民、老年社会适应、老年保障、公共政策、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逐渐深入这一领域。同样是在2004年,我经人推荐,加入了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担任常务理事。从那时起,我便与老年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精品·健康》: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施国庆: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成立于1988年,主要从事老年问题研究。学会目前有18个专业委员会,涵盖了健康教育、慢病、保健、骨质疏松、肿瘤、中西医结合、精神关爱、医养结合、文化、旅游、产业、金融、太极等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研究的多个专业领域,设立了专家、青年、基地、标准四个委员会,并在全省13个设区市建立老年学研究基地近50家。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开展学术研究,承担了智库的角色。

学会每年都主办或联合主办多场学术会议,其中在国内首创的研究生老龄论坛和青年学者老龄论坛已经分别举办8届和6届,培养了一大批老年学研究的青年才俊,在全国老年学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我们也先后联合在宁高校、省市社科院和多个学会,联合承办两届省社科界学术大会学术聚焦专场,反响热烈。

近几年,学会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十佳社团。学会有关老年精神关爱的研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学会还定期编辑出版年度学术论文集和内刊《江苏老年学研究》。学会不仅致力于相关研究,更提倡学以致用,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我们已经连续四年承担江苏省卫健委委托的“江苏省健康科普行”项目活动,每年都在省内各设区市举办活动,2023年就举办了包括健康讲座、义诊等18场活动。我们还发动各专业委员会广泛开展活动,到社区、养老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深入基层、群众,真正把服务送上门。

《精品·健康》:您在多个场合就积极的健康老龄化概念进行了讲解,那么何为积极的健康老龄化?

施国庆: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继续在社会保障、医疗康养、养老服务、公共财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事关全局、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积极的健康老龄化强调人的健康寿命的延长,而非单纯预期寿命的增长,将健康、保障和参与看成一体,强调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老龄化,就是要达成老年人群的健康长寿以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和谐。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建设,需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群需求,既提供“文体旅医康养”服务,也要为老年人创造社会参与的机会。对大多数刚刚步入老年的人群即“活力老人”而言,他们身体健康、思维活跃,并不是一退休就没有了社会价值,完全可以发挥余热,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继续为社会发挥劳动者的功能与作用。

应该鼓励活力老人更多的社会参与,既可参与经济活动、社会建设、社区治理,也可以照顾家人、孙辈和邻里,在为国家、社会、家庭做贡献的同时,也继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落实到政策实践中,需要认知老年人生活状况,组织各种社会参与(劳动参与、社区参与、文体活动组织以及公益)活动。从社会权利层面来说,不能仅关注单一的年龄等要素,还要在更广泛的教育、工作、住房、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众多领域关注影响人类健康平等的社会要素,推动国家、政府和社会层面实施健康行动的策略。

施国庆在田间地头进行调研

《精品·健康》:那么如何推动积极的健康老龄化?

施国庆: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建设。2019年,国家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体现出了对老龄化的重视,是一份构建积极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推动积极的健康老龄化,要在理念、感受和行动上转变对年龄和老年人的歧视。不“过度”保护,不以保护之名限制老年人的合理权利,如劳动力市场中的年龄歧视。制定和实施促进年龄实质平等的规划,减少或消除对老年群体的间接年龄歧视。支持年龄平等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增进代际互动,减少年龄歧视,促进代际团结。根据相关年龄歧视研究成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健康老龄化的认识和了解。

推动积极的健康老龄化,要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目前,老年群体长期护理主要依赖以家庭中女性照顾者为主的非正式护理。随着高龄化和少子化,老年人照护需求显著增加,提供照料的家庭成员的人数却在急剧下降,由此缺乏长期护理支持且无家人照料的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完善以老年保健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老年群体需要政府提供以高质量基本保健服务为基础的公共医疗服务,如治疗性、康复性、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以及安全、实惠、有效、优质的基本药物和保健及辅助医疗等。构建以老年人健康生活为核心的友好社区建设。社区是老年群体生活的主要社会空间。以社区为中心的良好社会环境有助于老年人在他们熟悉的地方安全、健康地生活,继续个人的职业发展,融入社会或参与社区活动,在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保持其自主权、尊严、健康。

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老年人精神健康是其内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功能能力发挥的重要内容。老年群体除面临身体生理机能日趋退化风险外,还有可能因角色转变、亲人离世等突发事件而诱发精神健康问题,需要重视心理咨询服务和精神关爱。

《精品健康》:今年是您加入老年学学会的第20年,这些年来,您从事老年学工作有什么感悟?

施国庆:20年前,大家都很年轻,国家还有人口红利,虽然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有预见,但没有那么多的切身感受。

今天,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而且很快要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国如此人口巨大规模的老龄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世界上也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从事老年学研究、老年群体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首先要有公益之心。

从大道理来讲,这是党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老年群体需要,作为专业人员,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社会谋公益,为人民谋福利,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会变老,以公益之心从事老年群体工作,既是为国家和社会,也是为个人将来能拥有更积极友好的养老社会环境。其次要有创新的思路。正如我前面所说,中国的老龄化从纵向看,没有历史经验;从横向看,也没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参考。面对大变局,需要以创新的思维进行开拓。

江苏省老年会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开设新的专业委员会、老年会基地,举办诸如研究生论坛、青年论坛等活动,这些都是创新的体现。接下来,在老年学领域,必然会有更多的创新,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需要。再次,从事老年群体工作必须将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做事。

作为学会会长,不可能只依靠一个人,要凝聚一群人,获得大家的认可,然后要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这样大家才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同时,要有包容的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要将大家的意见形成共识,共同谋事、成事。

最后,我想,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并回归到自己的初心,踏踏实实将每一件事做好。(沈伟)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