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春节这边风景独好,大沙河两岸“农民知播”扎堆,讲课拜年火出圈
2024-02-15 21:28:43

大年初一,直播间里的主播不带货,而是一股劲儿地分享苹果树管理经验;还有的主播春节长假期间晚上9点迎着寒风在果园里挑灯夜战,讲解剪枝技巧……他们每天拍视频、开直播,被网友称为“农民知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流经徐州的大沙河两岸有不少这样的主播,他们春节假期不休息,为全国果农送上独特的农家大礼,成为“三农”新气象。春节前及长假期间,记者走访了江苏省丰县、沛县及安徽省砀山县、萧县,采访多地果农,探访大沙河两岸“农民知播”的发展现状。

连续5年大年初一开直播

“苹果大王”在线讲授冬季修剪

2月10日是大年初一,晚上8点,“江苏小苹果”陈厚武开始了直播,讲授苹果树冬季修剪,这也是他连续5年在大年初一做这件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大约半个小时后,他的直播间在线人数已经超过800人。晚上9点直播结束时,已有1.5万人次观看。陈厚武说,自己已习惯了这样的拜年方式,不能让果农失望。大年初四晚上,他向记者展示了过去一周的直播数据,每晚约2万人次观看,点赞数达到4万。

“江苏小苹果”陈厚武在大年初一晚上直播

陈厚武今年46岁,老家在徐州丰县华山镇刘沙坡村,大学专业是美术,种植苹果树已有20年,是当地知名的“苹果大王”。2019年,他开始拍视频介绍苹果树种植技术,后来直播讲解,制作的付费内容销量超过3.5万份,稳居平台农业领域第一名。2023年,他直播了400余场,全网粉丝超过106万,成为全国知名的“农民知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陈厚武的粉丝中以50岁以上男性为主,主要分布在天水、平凉、延安、烟台、石家庄、庆阳等地。每到春节,他最牵挂的也是这些地区的果农。2023年下半年,他曾两次前往西部偏远地区为果农授课,毫无保留地分享种植秘诀。不少六七十岁的老果农得知他来的消息,走了数十里山路赶来听课。

陈厚武在甘肃为果农讲授果树修剪技巧

有果农对陈厚武说:“我孩子结婚了,太谢谢你了!”刚开始,他很好奇:“你孩子结婚,谢我做什么?”果农回答道:“没有你教我们技术,我们兜里没钱,盖不了楼房,也无法让孩子成家。”听了这些果农的话,他激动不已地说:“我一定喝你家的喜酒去!”

和陈厚武一样,徐州沛县鹿楼镇果农“鲜桃居”陈明也在春节期间开播,分享桃树剪枝技巧。大年初五晚上8点10分,记者刚到陈明的果园门口,便看到有一盏白炽灯照亮了五六棵桃树。原来,陈明和妻子刚走完亲戚,便回到桃园里直播。他们在电动三轮车车厢上绑着一根约5米高的铁棍,铁棍顶端挂着一盏白炽灯,可以随时调节光亮的方向。

“不要看这些枝条很粗很壮,没用!粗枝、壮枝不结桃,弱枝、小枝带大桃……”记者看到,陈明拿着剪刀一边剪枝一边讲解,遇到高的枝条还会爬到梯子上。他的妻子则举着两部手机跟着拍摄。为了方便直播间里的果农看到剪枝细节,陈明每隔5分钟会调整光亮的方向。晚上9点,大沙河岸边起风了,冷风吹到身上让人直打哆嗦,他紧了紧衣服又接着剪枝。晚上9点半,他才在妻子的劝说下回到房间里直播。晚上11点,陈明结束了当晚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3.4万。

大年初五晚上9点,陈明和妻子在果园直播

40岁的陈明种桃已有10年,家里有50亩果园。他从2020年起接触短视频,分享修剪、疏果、用药等方面的技术。去年底,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直播,讲解桃树种植知识,两个月增长了5万粉丝。谈到春节坚持直播的原因,他说:“果农这两天正好有时间,所以我坚持在地里给大家直播,让他们闲余时能看到我的讲解,希望他们不走弯路。”新的一年里,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方案带领大家伙创造更好的效益。

大沙河两岸聚集“农民知播”

有人圈粉百万,有人带动全家直播

大沙河原是黄河泛道,上起安徽省砀山县,东北流经江苏丰县、沛县,入山东省微山县。其全长61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大沙河沿岸有百万亩连片果园,被誉为淮海地区的生态奇迹。春节假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在大沙河两岸的彩虹大道上,看到十里八乡的果农都在热火朝天地清理果园、修剪枝条,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大沙河两岸,像陈厚武、陈明这样的“农民知播”并不少见。丰县赵庄镇的李洁今年32岁,种桃已有12年。2017年,她开始拍视频分享桃园管理技术和经验,半年后开始直播讲解,如今获得百万桃农关注。她每天会更新一条视频,仅在2023年就开了300场直播。桃农们跟着她学会了技术,管理的桃园获得了大丰收。果农为表达感谢,给她寄来土特产,甚至有老果农给她的手机号直接充入200元话费。李洁笑着说:“能够被果农肯定,我觉得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让我感到最暖心的事情。”

大年初二早上,安徽省砀山县47岁果农黄永直播了一个半小时,直播间在线人数最高达939人。春节前的一天早上7点,记者来到砀山县周寨镇,跟着黄永赶到十多里外的果园直播。浓雾笼罩了整个果园,看不到十多米外的人影。一行人虽然穿着厚棉衣,带着热水壶,但仍抵挡不住袭来的寒风。黄永直播时嗓门特别大,开播不到10分钟,在线人数就超过了5000人。虽然气温降至零下,但他却满头大汗。

下午1点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又跟着黄永来到安徽萧县的一处果园为果农指导修剪。听到关键点,前来学习的果农拿出手机拍下他的讲解,甚至找到一棵难剪的果树请他示范。记者注意到,半小时后还有一位路过的老果农把电动车停在路边侧耳倾听。这位老果农乐呵呵地说:“看了那么久的直播,终于见到真人了!”黄永如今全网粉丝突破66万,还想继续靠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通过技术改变生活。

黄永在安徽省萧县指导果农剪枝

大年初四晚上,沛县鹿楼镇的“桃子姐”王忍忍也直播了两个小时,最高在线人数达305人。2013年,她和在青岛打工的丈夫陈际龙卖掉房子,回到沛县鹿楼镇租了108亩土地种桃。最初几年,他们家的桃园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后来王忍忍自学技术,引进新品种,不仅扭亏为盈,还带动周围的果农一起致富。在她的影响下,丈夫陈际龙也每天拍视频、开直播,获得了30多万粉丝关注。她的弟弟王高峰也发布了2500多条视频,粉丝近30万。

王忍忍在搬运桃苗


“农民知播”发展有何秘诀?

专家支招如何长远发展

大沙河两岸为何有这么多的“农民知播”,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在陈厚武看来,这与当地果树种植的历史和环境有关。“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曾是河两岸的真实写照。20世纪50年代起,当地为了治沙开始种植果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的“荒沙滩”已经变成如今的“金沙滩”,也培养了大量的果树人才。

尤其是在近年,不少大学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返乡创业,为农村注入了新动能。36岁的王高峰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代表,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我们从祖辈开始就从事果树种植,年轻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又比较强,大家伙愿意交流,开直播就和考试一样,你考得差点,心里就憋着劲赶超对方。”

返乡创业的王高峰在直播中

陈明坦言,大沙河两岸能够出现如此多的“农民知播”,很大程度上受到周边榜样的启发,尤其像“江苏小苹果”这样的带头人引导,“大家都在传授好经验,人家能讲,咱们也能讲。”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苏鲁豫皖地区的很多果农找到陈厚武学习自媒体运营经验,他则热心地分享,甚至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不同果农自身特色的运营策略。不少人喊陈厚武“师傅”,春节还拿着礼物来拜年。

在李洁看来,如果想长久被粉丝关注,给果农讲的内容肯定得是有价值、全面的,包括植保、肥水、修剪、市场、品种等方面。陈厚武坦言,信任是产生交易的前提条件,要用真心和粉丝换心,“当你真心讲给他们所需要的技术时,他们永远会相信你。”黄永表示,对老百姓来说,书本知识晦涩难懂,实践经验才是重要的,“只要教给老百姓实用的技术,他们会主动关注你。”

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果树站站长赵厚清也关注到了“农民知播”,他认为这些主播讲的内容可操作性很强,老百姓一学就会。“他们分享的修剪、施肥、管理等实践小窍门和小技术很实用。粉丝认为他们是成功的,跟着他们学可以少走弯路,这可能是吸引粉丝关注的原因。”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农民知播”是技术赋能农民以及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三农”新气象,他们充分尊重知识类短视频的媒介传播规律,如标题短而实、内容是干货、表达质朴真诚等都是吸引果农关注的重要原因。“‘农民知播’所讲的知识主要指农技知识,经验来自实践,恰恰契合了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信茹则认为,知识传播是近些年社交媒体平台比较火的形式,“农民知播”和大的风潮影响不可分。“农民知播”火,一方面说明乡村用户现在成为社交媒体中的重度使用者;另一方面说明村民对农业信息的渴求,尤其是那些能够真正帮助自己增进农业技能信息的需求。而主播本人大多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多年的农民,经验的累积可能比较多,讲授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但孙信茹同时指出,这类直播的欠缺之处是限于个人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权威性也较弱,持续发力和更新会受限。她认为“农民知播”想要长远发展,应该加强专业性,乡村知识传播也可以走出符合自身专业化的路子。“农民主播虽然经验丰富,但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建议找到一个小切口,尽量小而精。还要坚持原创和个性化风格,农民看直播,不仅学知识,更是一种对乡村生活的认同和理解。”

“农民知播”快速发展值得关注

如何因势利导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据某短视频平台《2023三农生态数据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新农具”,农技创作者人数为21.6万,年视频发布量达5556万,每日直播总小时数为5万。而该平台《2021三农生态报告》提出新的一年将孵化1000个农技专家。陈明也发现,很多果农看到了农技短视频红利,纷纷在这个冬天开直播,分享自己的果树种植经验和技术。

当一个行业发展速度过快时,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段“鱼龙混杂”时期,“农民知播”群体也不例外。经常有果农发出疑问:“网上那么多讲技术的主播,我要跟着哪个走?”

宋丹阳是河南漯河人,从河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农科院工作。她下班后开直播讲果树选品,拍视频分析果树种植技术,短短3年积累粉丝90余万。她希望能有更多高学历的人加入农业大家庭,“要真正考虑为果农带来哪些帮助,而不是纯粹为了盈利做一些事情。”

“‘农民知播’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对我们的技术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些主播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赵厚清也关注到某些网红主播出售的产品能否经受住考验、质量是否达标等问题,认为存在一定风险。

而孙信茹认为风险还包括“按图索骥”带来的后续影响。“其实无论是专家,还是‘野路子’都会有这个问题。任何知识一定是有‘情境’和‘变化’的,果农除了学到经验和方法,更多还得靠自己摸索和总结。”

“负责任、讲良心、知识管用的主播自然能胜出,反之,则被淘汰。”陈娟认为“农民知播”要因势而动,超越对单纯利益的追求,谨防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这是让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另外,短视频平台也要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政府以及果业协会等组织发挥好作用营造良好环境,对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农民知播”群体的发展。过去两年,沛县农业干部学校开办3期农村经纪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共计培训320人。培训内容为直播带货、自媒体制作与应用等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2021年,江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到“持续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到2025年,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万人。”陈娟认为,“农民知播”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高素质农民,他们有学历、有技能,“这些人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的内生力量,不可小觑。‘农民知播’是在传统的政府部门举办专家培训讲座之外提高培训实效的重要形式”,她表示。

紫牛新闻记者|闫春旭

编辑|万承源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记者拍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