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 谢任:痕迹·记忆·遗忘——沦陷八年,日军在南京留下了什么
2023-12-07 15:14:07

除了文字,能够讲述历史的,还有痕迹。

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到1945年8月15日南京光复,8年间,日军试图将南京“经营”成为继续战争的基地。他们保留了光华门的战争痕迹,以展示“战绩”;他们在菊花台建立表忠碑,以显彰“忠灵”;他们在包括南京在内的沦陷区举办日本纪元二千六百年庆典,以宣扬“国体”;他们在明孝陵举行祭祀,以重塑“国统”;他们在南京五台山建立神社,以尊崇“神道”……

1945年后,这些日本留在南京的遗迹,有的保留至今,有的已经消失;这些遗迹背后的历史,有的被打捞出来铭刻于人心,有的却因种种原因而被遗忘。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任,自2014年起就开始研究日军的占领给南京留下的历史遗痕。在最新出版的《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一书中,他通过追溯光华门、菊花台、纪元节、明孝陵、五台山等记忆场域的前生今世,打捞历史记忆,揭示日军在南京沦陷期间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断。

本期微史记周刊,就邀请到谢任先生,为我们讲述这些痕迹背后的沉重的历史与记忆。

微史记:日军占领南京八年,这期间,他们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对此,中日两国人都留下不少记忆。

谢任:南京沦陷后,日军出于各种目的,修建了不少功能性建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在五台山建造的“南京神社”,在菊花台树立的显彰日军第十军的“表忠碑”,在新街口附近上乘庵设立的残灰奉安所(存放日军战死者骨灰之地),等等。

除了建筑外,日军占领南京期间,还留下诸多文字、图像以及实物等广义上的痕迹,记录着日军“经营”陷都南京的某一侧面,如1940年纪元庆典的纪念章、1940年日本人祭祀明孝陵的照片等。这些都是日本侵华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

不管是这些砖瓦建筑还是庆典、祭祀活动,当时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曾留下不少记忆。这些记忆提供的诸多细节,构成历史文本,成为后世学者的研究对象。比如光华门,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它是抵抗侵略的象征,南京沦陷前后这里有爱国人士刻下的“誓复国仇”之类的文字——尽管很快被日本人抹去;而在日本人眼里,光华门对他们来说另有意义。

微史记:光华门是日军攻入南京的首座城门。在我们过往的历史书写中,大都是从中方的视角去审视的。对日军或日本人来说,“光华门”意味着什么?

谢任:“光华门”集束弹般冲击日本人的眼球,是在1937年12月10日以后。这一天,日军攻入光华门的第一道城门,当天晚上,日本主流媒体就刊发号外,报道了这一消息。次日,日本媒体完全不顾事实,绘声绘色地描述日军攻入光华门的整个过程,并称“城墙上日章旗高高飘扬”。

事实上,进入城门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的有力阻击,反而成了瓮中之鳖。在激战的两天三夜里,日军始终没有从光华门进入城内。他们没有真正入城,也没有在进入城门之初就登上城墙。而且,日军第三十六联队第一大队长伊藤善光于10日傍晚亲率第三中队携带弹药补给冲入城门,但当晚9点,伊藤就被手榴弹炸死,成为光华门之战中级别最高的日军战死者。直到13日凌晨,中国守军放弃城门,日军方才入城。

光华门激烈的战况引起日本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正是借助各大媒体的连番报道,日本人记住了“光华门”这个名字。南京的战事结束后,伊藤善光被日本官方和媒体持续地大肆宣传,并与他的身死之地——光华门连带着出现。就这样,日本国民对光华门更为熟知。

而处于前方的日军,在入侵南京后,为了展示战绩,不光没有清理光华门的废墟,还在城墙外的城门西侧建造了一座“忠灵供养塔”。直到1939年1月伪政府提议修复城墙,日军占领当局仍然要求“不必修理”。这片废墟之地,成了日本人的“圣地”。日本军政要人、社会团体甚至个人旅行来到南京时,几乎都会到光华门进行战迹巡礼。在日本出版的旅行年鉴中,光华门也是被推荐的必去之地。

日本人保留这一片废墟,还有一个作用:让它成为南京民众“安居乐业”的对照,以此来美化他们的占领统治。

当然,这些并非真实的光华门,也非真实的南京。在沦陷区,那些相对真实的一面无不受到遮蔽和压抑。

微史记:除了光华门,您还细致考察了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的其他遗迹。

谢任:被占领的八年间,日军在南京留下很多历史痕迹。除光华门外,菊花台的“表忠碑”和五台山的“护国神社”也相当有代表性。

南京沦陷后,日军在第十军第6师团的战斗所在地设立了“表忠碑”。当时为了抢占这块高地,第6师团付出不小的代价。战斗结束后,日军特地将此地命名为“六师山”,并将司令部设在这里。当时,日军规划在南京建设三座碑塔式慰灵设施,除菊花台这一处,还有五台山的忠魂碑,慰灵对象为所有参加南京攻略战的日军战死者;大校场的表忠塔,慰灵对象为海军航空兵战死者。但结果,只有菊花台的表忠碑如期建成。菊花台表忠碑的慰灵对象仅限于日军第十军,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它成了日本占领当局首选的参拜对象。例如,在“南京神社”建成前,从日本派驻汪伪政府的历任“大使”都会在到达南京后立即前往菊花台参拜。

另外,日军还在菊花台建立了中国无名将士墓,埋葬中国抗战阵亡的士兵。近代以前,日本有安葬敌方战死者的习俗;但在明治以后,为强化对天皇的崇拜,日本新政府严禁安葬幕府一方的战死者,同时又通过靖国神社等极力推崇乃至神化为天皇战死的士兵。因此,日军在菊花台建立中国无名将士墓,并非其对旧有传统的简单延续。仔细辨析战时日本人对中国无名将士墓的言说,可以发现,日军在南京为中国抗战阵亡军人造墓,实际是上在否定中国抗战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正面形象。

伴随着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很多中国的大都市都建立了神社,南京也未能例外。在神道学者小笠原省三的推动下,日本占领当局在五台山先后建立了两座神社,即南京神社和南京护国神社。小笠原省三的本意,是希望中国人也能前往参拜。但在神社建成后,直到日本战败前,几乎看不到中国人前往五台山参拜神社的史料。或许,他们是担心神社遭到破坏。可以佐证的是,战后五台山一带的地图显示,神社周边设置了铁丝网等防护装置。就此而言,五台山的日本神社并未实现小笠原省三本来的愿望。

微史记:南京光复后,日军在南京留下的这些历史痕迹,后来怎样了?

谢任:日本战败后,出于民族情感与国家尊严,中国军民对日本人留下的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痕迹进行了清理。菊花台的“表忠碑”被推倒,五台山的“南京神社”被挪作它用。上乘庵的残灰奉安所,早已没有了踪迹,现在只知它曾设立在新街口洪武北路一带。至于当时为庆典活动制作的海报、纪念章等物件,虽然还零星地分散在各处,但已渐渐被人们遗忘。

自1945年至今,70多年过去了。这些因日军的占领而留下的历史痕迹,有的被有意识地保留下来,但并不很多;即便被保留了下来,其原始意义也多被遗忘。

受日军重视的光华门,在1958年前后被拆除,他们所谓的“战绩”随之被归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而在2006年10月的一次环境整治中,光华门城墙遗址和以城砖筑造起来的两处碉堡工事被意外发现。目前,在光华门外、护城河北的一处地方,有关方面已经建立了光华门堡垒遗址公园。

对日军而言,光华门及其周边满是弹痕的城墙是其“战绩”的具体展现,但这些已经消失;而对中国人而言,新发掘的堡垒则是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直接证据。这些堡垒位于战斗极为激烈的光华门前,其象征意义更加不言而喻。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南京举行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

南京保卫战光华门遗址


五台山的日本神社,留存至今的有两座建筑,其原始功能,一为社务所、一为本殿和拜殿,当地人称之为小庙和大庙。两座建筑立在那里数十年之久,但周边的居民对它却不甚了了,一些专业研究者的论述也问题重重。神社的鸟居不知何时被拆,而在清凉山的人迹罕至之地,却发现了鸟居构件。

微史记:菊花台公园内是否还有一些建筑残存?

谢任:菊花台公园的情况比较复杂。

抗战胜利后,日军所立的“表忠碑”被炸毁,残存的钢筋混凝土尚在,连同那段历史埋没在深茂的草木之中。本来,国民党当局对这块地方有明确的规划,包括首都忠烈祠和首都国殇墓园等,此外还建立了驻外使节九烈士墓。然而,因为土地产权问题和内战爆发,最终菊花台公园的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动。

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关于菊花台公园的空间规划出现多种主张。其中多数均未实现,只有建设“自然式园林”的规划大体得以落实。然而,在茂密的林木翠竹之中,九烈士墓和后来建成的九烈士史料陈列馆掩映于其间,并不居于醒目地位。而登上菊花台最高处的台阶,仍能看到菊花台最高处“表忠碑”的残迹。除此以外,关于菊花台的历史与记忆,仍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就此而言,菊花台公园的重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尚未进入稳定状态。

历史的痕迹是记忆的证明,也是遗忘的缩影。遗忘占领者侵略中国的痕迹,或者任由这些痕迹被埋没,毕竟不是好的处置方式。而要更好地处理痕迹、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尤其是对那些处于“沉睡”状态的记忆/遗忘,更应在一切行动之前首先进行记忆的实践——亦即唤起、回忆,从而使“沉睡”的记忆/遗忘由被覆盖的底层上浮到记忆的表面。惟其如此,过去留存至今的痕迹才具有面向当下与未来的时代意义。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