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
位于江苏省泗洪县的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集千古钟灵毓秀和现代革命传统于一身,聚洪泽湖秀美风光和独特资源为一体。16日,紫金文化艺术节采访调研团来到这里。当泗洪县半城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张仁高给大家演示国家级非遗“洪泽湖渔鼓”的各种敲击方法,欢快的情绪立即弥漫开来。
泗洪县半城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张仁高
洪泽湖渔鼓源于古代萨满文化驱鬼逐疫祭祀仪式中的萨满舞,自唐初传入洪泽湖,至明末清初时期达到鼎盛期。经千年传承,融合了渔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诸多元素,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洪泽湖渔鼓框用铁制成,上面蒙羊皮或鱼皮,皮面上绘有鱼鳞纹、鱼形纹、双鱼纹、三鱼纹等。鼓面的皮制品薄如纸,呈半透明状,击之声音清脆有力,余音悠扬。洪泽湖渔鼓是洪泽湖渔民表达喜悦心情和欢庆丰收的一种歌舞形式。表演时,演员左手摇鼓,环声铛铛,右手击鼓,鼓声锵锵。洪泽湖渔鼓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舞蹈动作大多是模拟织网、张卡、布钩、拉网等各种捕鱼的动作和姿态,塑造了渔业劳动者的形象。小小的单面渔鼓,有些像一把温柔的团扇,然而一旦敲击,渔家人特有的那种坚韧勤劳、拼搏向上便呼之欲出。
洪泽湖渔鼓制作
张仁高告诉记者,半城镇共有6万人口,需要文化活动来丰富生活。“我们半城的文化主要分三大块,一块是文化建设,建文化站,为广大群众搭建文化建设的阵地,从2005年以来,半城镇政府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建设高标准的文化站,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一楼是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二楼是传统文化展示场所;第二是开展文化活动,利用艺术团和阵地开展特色活动,比如通过洪泽湖渔鼓艺术节、桃花节、采摘节,以及农民运动会等特色活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三是文化保护。半城镇历史悠久,毗邻洪泽湖非遗特别多,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遗一共17项。日常我们主要通过三大块来开展保护。一是培训,每年举办洪泽湖渔鼓传统曲目培训班、刻纸门花传承技艺培训班等;二是创新,文艺团体在保留原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内容;三是非遗进校园,开展渔鼓进校园,刻纸门花进校园等等,当地的两个学校成立了洪泽湖渔鼓兴趣班,还有刻纸文化兴趣班。” 视频剪辑拍摄 杨泽华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