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雄激素疗法联合免疫治疗,有可能逆转晚期前列腺癌抗药
2023-03-27 13:21:46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西方化,前列腺癌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态势。对前列腺癌晚期阶段的主要治疗是激素剥夺疗法,但一旦发生耐药,治疗将非常棘手。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留美博士后、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敏发现双极雄激素疗法联合免疫治疗,有可能逆转晚期前列腺癌抗药,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

激素剥夺,给前列腺肿瘤“断粮”

泌尿外科科主任王增军教授告诉记者,绝大部分前列腺癌一开始都是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它的发生发展与雄激素-睾酮的刺激有关。因此前列腺癌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让肿瘤得不到包括睾酮在内的雄激素,相当于给前列腺肿瘤“断粮”,达到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然而,前列腺癌细胞也很“狡猾”,它们能通过增加雄激素受体活性来应对治疗并最终出现抵抗性,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阶段。这类患者如果进一步对新型激素剥夺治疗药物发生耐药,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

“双管齐下”,有望逆转晚期耐药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双极雄激素疗法(BAT)。传统思路是,既然前列腺癌依赖雄激素,那就把雄激素降下来,而BAT疗法则是将周期性给药,让患者睾酮浓度高、低交替,大幅度波动起来。在一个前驱性临床试验中,在接受BAT疗法的罹患抗药前列腺癌的16名患者中有7人的病情出现了缓解,4名男子体内的肿瘤有所缩小,1名男子体内的肿瘤则完全消失。在睾酮周期治疗结束后,病人再次对之前已经无效的激素剥夺疗法变得敏感了。

“这表明了BAT疗法有逆转抗药性的潜力,但是单一的BAT疗法的有效率还不能让人满意。”唐敏副主任医师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期间,专门攻关此临床医学难题。他发现,在高雄激素的状态下,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弱了,解释了BAT对部分雄激素疗法耐药患者的有效性,可能是由于NK细胞免疫杀伤作用未受抑制,同时也提示了一种新疗法的可能性,即联合使用免疫疗法可提高双极雄激素疗法对特定晚期前列腺癌耐药患者的疗效。

临床研究招募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此科学发现是国际前列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唐敏主任为第一作者、王增军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 Death and Disease(发表当年影响因子9.7)及Cell Death Discovery(发表当年影响因子7.11),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学成归国后,在王增军教授的支持下,唐敏积极地将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付诸临床转化,以期真正造福急需挽救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11项,获得“江苏科技智库杰出青年人才”“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人才”以及“江苏省人民医院青年医学拔尖人才”称号,获得江苏省卫健委医学引进新技术奖二等奖1项。

2022年,唐敏再次获得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提升能力工程项目——双极雄激素疗法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对比单一双极雄激素疗法治疗无症状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专项临床研究经费,其实现临床转化以造福广大患者的目标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目前,该临床研究已立项,并拟招募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有需要的患者可前往其专家门诊咨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王增军

王增军,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江苏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泌尿外科诊疗中心负责人,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后,美国北卡大学附属纪念医院及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高级访问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医学拔尖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会长、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唐敏

唐敏,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江苏省人民医院博士后,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江苏省人民医院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建邺区青联委员。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顽固性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以及肾上腺肿瘤等的微创治疗。获江苏省卫健委医学引进新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其他国家、省、市级课题8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校对 陶善工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