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吕江笔下的虫草花园
2022-10-10 09:10:54


 艺术家介绍 

吕江

1975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顾问

江苏省漫画家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美协综合画种艺委会秘书长

“画虫”

 因为疫情反复,暑期不便远游,外出写生搁置,我又在“找”东西画。原本,弄几簇鲜花来插瓶作画,但花丛中的甲虫蚂蚱反倒更吸引眼球,这个夏天,“画虫”成为创作主题之一。东郊的山地里虫子最多见,每年夏天和女儿在紫金山抓各种蝗虫、蚂蚱、蟋蟀、天牛、螳螂、蜻蜓、知了、独角仙、大锹蠊、金龟子、绿蜥蜴等等。孩子每天伺弄这些大小虫豸,就像我曾经的童年那样充满兴致,并且也在这个小小天地里体会欢喜离别。去年将一只近半尺长的大蚱蜢(学名中华剑角蝗)一直精心养到冬至才“作古”,此物爱吃狗尾巴草叶,初冬时竭尽全力而再无粮草供喂,女儿伤感之余将其做成标本,今夏又送走了她心爱的缺了腿但极活泼坚强每日奋力鸣叫的大蝈蝈,埋于天台花盆之下,又有一只心爱的翠绿大螳螂逃逸飞走,寻而不得……女儿心思敏感,在和虫子们的悲欢离合过程中渐渐领会自然规律和生命意义。我画虫,不是将这些小东西做花鸟图画的点缀,我将它们端庄正示,明晰放大,坦陈形貌,细写构造,在我看来,这些都与所谓的花鸟画范式或型格无关,小小虫草都是画中绝对主角儿,恨不能画出些表情和情绪,是为虫儿做认真的“肖像”。它们千奇百怪,红绿斑斓,生机勃勃,细细观察和琢磨之下,微观中有无限细节,虽小而强大、周全、丰富。墨线滑出虫儿的须眉轮廓,精勾触须和薄翼,红红绿绿的大胆泼染上花衣裳,小虫画成大画,便有“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的快感。画虫的过程,练眼力,养心性,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间摆弄精微,需大开大合和悉心巧做,小虫子复眼叠翅,纲节壳甲,变形金刚般的充满机械理性,同时又如花儿一般色彩缤纷艳丽,同是感性的自然杰作。画虫的体验,既是营造“一花一世界”的曼妙过程,又有“草木知秋”的时光感慨,这种弥漫着淡淡禅机的绘画功课,在盛夏里成为静心而清凉的休憩放松。画虫的联想,赋予这些小生命或宏大或幽微的感悟,大大的世界,小小的天堂,芳草虽有心,花开却不知,看着虫儿们忙碌采食,努力生存,卑微而坚强,世间百态如此,残酷又美好,艰辛且自然,一如奋力生活中的你我。画虫的感悟,容易生发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息的慨叹,虽“夏虫不可语冰”,但生命短暂而循环不息,冥冥中天命和未知共存,大道和小我同频,小生命里有大智慧,天地悠悠,洞悉天机,把绘画虫豸比作“朝看水东流,暮看日沉西”的浓缩光阴之法,看透白驹过隙的匆忙,提醒自己享受眼前好时节,因为“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过好当下。“画虫”使我免于在无聊中度过今年这个特别热的盛夏,尝试这个微小的主题可获益良多,从小处讲,是我学习生活中新鲜的小幅创意,短期的休息调养和玩心的趣味实现,往大处说,令我关注更多生命、时间的意义和主题。虫草的美丽,自然的丰富,绘画的乐趣交织在一起,像极了这个夏天带给我的火热、冲突、未知和自省,午夜里汹涌呱噪的虫鸣反倒带来一种岁月静好的踏实,毕竟“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好一派安详的人间烟火。                                                            ——吕江  2022年夏末紫金山

     部分作品展示 

一花一世界127×70cm

小天堂32×32cm

花不知25×45cm

洞悉天机45×35cm

百草知秋35×45cm

恋花50×50cm

羽中仙69×35cm

羽中仙35×69cm

艳无双46x70cm

百花知我意35x138cm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