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子 | 秋分: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2022-09-23 09:26:18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叶老,梧桐叶落,老健春寒秋热。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清】顾太清《金风玉露相逢曲·丙寅中秋,是日秋分》

1866年,秋分,恰逢中秋。68岁女词人顾太清在王府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顾太清为乾隆曾孙奕绘侧室,1838年奕绘去世,接着“丁香花疑案”发,时人多说她与龚自珍不清不楚。夫家也将她赶出王府。1857年,奕绘的嫡长子过世,因没有子嗣,所以顾太清的长子载钊的长子过继与其为嗣,袭振国公。顾太清重回王府。

在1866年这个秋分日、中秋节,如水秋光,月明如镜,桂花香气四溢。而芭蕉叶却老了,梧桐叶也落了。“老健春寒秋热”,欧阳修《与沈待制》说:“然世言春寒、秋热、老健,为此三者,终是不久长之物也”。倒春寒、秋老虎、老年人的健康,都是不长久之事。我也知道都这个年纪了,时日无多,还能见到多少个团圆佳节呢?

顾太清一生跌宕,老年时有“六十年来成一笑,如霜赢得鬓丝垂”的名句,前此种种譬如昨日死,转眼间人都老了。所以在这个节气,她才会有这样的感慨: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桂花图轴(局部) 清 蒋廷锡


秋分,中秋,两者在一天,实属少见。而秋分与中秋,在古代,曾有着亲密关系。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后,天地也改由太阴星君月神掌管。所以秋分之夜要祭月。《太常记》记载: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即夜月。

因为秋分在农历八月,每年日期并不固定,有时恰好和中秋同日,但更多的时候,并不在农历八月十五,祭月也不在月光最为清亮的那一天,慢慢地,人们才把祭月这一内容挪到中秋。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唐】敦煌《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古人讲十二音律对应十二月份,八月对应的是“南吕”。秋分的时候,天高云淡风轻,云彩幻化,雷声消匿,肃杀之气已渐渐到来。忽然看到大雁南飞,一年又要过去,怎么能不让人心惊。

在古人的印象中,打雷,自有天上的神仙雷公电母去负责管理。所以是一个很有规律的事情。以秋分为界,之后雷声就会消匿。对古人来说,这是生活常识。

天师图中的五鼓雷神 明 陈槐


宋代诗人楼钥在一个八月初四的晚上,听到霹雳一声,雷电齐下,差点将他吓得跌坐地上。而邻墙的一棵老柳树则被雷电震碎了。他在诗中写到“秋分雷自合收声,白露明朝忽震霆”。白露节气前一天,离秋分节还差半个月而已,不想这即将消匿的雷声却突然发了威。

这时打雷已让古人觉得是咄咄怪事,秋分之后的雷声更常会引起人们的议论。

明代诗人陶安,在某年的十月初六那天忽然听到雷声。“昨宵雷电送雨来,今宵又闻天上雷”,他很是纳闷,发出疑问:“年年秋半雷收声,何乃致此非常怒?”秋半,即秋分。每一年秋分的时候雷声都会消匿,这都到十月了,为何老天忽然要发此雷霆之怒?

洛阳才解珮,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宋】陈允平《怀潘鄮屋》

秋分,将秋天分为两半。过了秋分,雷声渐少甚至没有,小虫子也钻进泥土筑巢,河水也渐渐变少,所谓秋分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便是此意。

能发出声响的蝉、雷、虫大都消失,连叶子都要黄落,秋天的肃杀氛围渐浓。春愁秋悲,这个时候,身处他乡的人更能感受到孤单。秋悲之词,诗人们写得太多。“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而宋代诗人陈允平在一个秋分夜晚,想起了刚刚分别的老友。

感觉才刚刚分手,转眼间就到了秋分。我们现在共在一轮明月之下,“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只是这秋天的景致:大雁、秋雾、晨露、还在香芹上活动的小虫……潮湿的空气,暗淡的光线,都让人高兴不起来。我这里有写满想念你的书信,想让秋风带它到你那里去。

远浦归帆 明 李士达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清】柴静仪《秋分日忆用济》

秋风微凉,西风早已吹黄了第一片树叶。季节的变化让人真切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又要快到年末了。看着窗外的秋景,女诗人柴静仪非常想念身处外地的孩子沈用济。“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言辞之下是极度想早日见到孩子的慈爱之心。

天气渐冷,一年行将结束。万里关山有阻隔不断的思念,飘然羁旅有行走不完的乡愁。此时此刻,远在异乡的游子,也要将启程回家的计划提上日程了吧。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