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网传朋友圈一周最多发七条上热搜,网友喊话微信增加“我需要的功能”
2022-08-07 20:33:12

今天,#微信朋友圈#上了热搜,起源于网传微信将限制朋友圈发布次数,未来可能一周只能发七条。话题一出,阅读已达上亿次,虽然截至发稿时微信对此还并无官方回应,但也已有不少微博辟谣称这个只是针对含带有金融区块链引导性链接的部分内容,普通朋友圈不受限制。“社牛”和“社恐”对这个话题,貌似都有很多话想说。你多久发一次朋友圈?还记得自己晒圈的初心吗?现在的朋友圈你怎么看?

有人“一天发17条”有人“一年发不了7条”

对于这条网传的朋友圈“新政”,热议的网友意见似乎也十分分化。记者在微博上翻阅话题和留言、弹幕发现,有网友大叹“这不是真的吧”“我一天发17条的人怎么办”,也有网友调侃说“我一年也发不了7条”,“两年多没发了,很多朋友问我是不是把他们屏蔽了”。有人在弹幕中庆幸“终于不用给单位发广告了”、“七大姑八大姨发朋友圈后点对点催赞是不是也能少一点?”,也有人好奇“发了又删算不算”、“那些销售的卖衣服卖房的怎么办?”“我可以把我这七个卖出去吗?”还有人斩钉截铁:“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假的”。

还有一条留言热度非常高的话题微博,用九宫格的漫画图表达了想发朋友圈又被自己“劝退”的各种纠结:买了限量版潮鞋想发朋友圈,怕被朋友说自己“炫富”、“浪费”;跟男友老公一起自拍,怕被友嘲“秀恩爱分得快”;心情不好想发个朋友圈,又怕被讲“就你一个压力大要崩溃吗”……不过到记者发稿时,这条微博貌似已经删除搜不到了。

虽然话题热议度居高不下,微信官方也一直没有正式回应,不过也有不少网友留言称网传消息是谣言,普通的日常朋友圈不存在限制,“一周七条”是说含带有金融区块链引导性链接的这些不能超过7条,基本是针对微商还有互联网投资那种的内容进行了限制,也是对朋友圈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

发不发朋友圈一千个网友有一千零一个理由

发与不发朋友圈,一千个网友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微信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社交“必需品”,原来只有三五好友可以肆意而为的朋友圈,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同事、客人、消费过的店主、服务员,甚至有不少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或者根本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私域”逐渐成为“半公域”,哪怕是设置分组可见屏蔽一部分人,也有可能会流传出去,发一条朋友圈还需要苦思冥想不触及敏感话题和到底需要设置哪些人可见,这是很多人不愿意频繁发朋友圈的部分原因。也有热衷于开拓私域流量、拓展自己的私域影响力的人,则会热衷于加好友以及每天发十几条乃至几十条朋友圈。

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黄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习惯把朋友圈视为自己的生活足迹记录和私域“日记”,因此每天都会有感而发朋友圈,可能是自己路遇的美景、下厨的美食,也有可能是娃娃的动态和自己的偶感心情,不过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在一些不想让别人看见的内容上会设置“仅自己可见”,也会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又可以在闲暇时翻一翻自己的过去,遇到不喜欢的朋友做营销发链接刷屏朋友圈也可以主动“不看他的朋友圈”,其实“微信这些功能还是挺人性化了”。

话题引发网友喊话微信增加“我需要的功能”

网传的这条热议话题在引发网友晒出自己发或者不发朋友圈的“一千条理由”的同时,也有网友喊话微信方,列出了自己迫切需要的微信功能,比如:想要朋友圈带图评论、好友单删提醒、朋友圈照片可选择加水印、a给b点赞可以设置不要提醒我、新加好友被分到屏蔽组后可以看不到之前的朋友圈、一键已读……每一条几乎都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留言,可见这些功能已经成为微信深度使用者的“刚需”,也希望微信的“程序员”们能够尽快迭代新功能。

多说一句:

有人需要被更多人看见,有人愿意被陌生人遗忘。朋友圈的限流和折叠,发与不发,发什么、如何发,是想通过朋友圈营造个人形象打开社交圈,还是想给内敛的自己一个记录足迹宣泄心情的“树洞”,只要不影响他人,不违反公序良德,自己的朋友圈自己做主就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