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大男婴胃“钻”进胸腔把肺“挤没了”
2022-05-16 14:10:22

扬子晚报网5月16日讯(通讯员 刘威 孟红艳 记者 朱鼎兆)出生76天的男婴浩浩(化名)因为反复呕吐到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检查,检查发现他的左肺“失踪”了,15日,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失踪”的肺又“长”了出来。原来,浩浩患有“先天性膈疝”,胃从膈肌缺损处“钻”入左侧胸腔,把肺“挤没了”。

浩浩出现反复呕吐症状后,在当地医院检查,提示是“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缺损,腹腔脏器疝入胸腔,挤压肺脏及纵隔,对心肺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夏顺林介绍,孩子转入该院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疝入左侧胸腔的是胃,疝入的胃大概占整个胃的五分之四,而且从造影片上看,膈肌缺损比较小,容易导致突入胸腔的胃发生坏死。同时疝入的胃里面充满气体,基本占满了整个左侧胸腔,影像上看心脏向右侧推移,这种情况会导致呼吸和循环发生严重的问题,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刚出生76男婴疝入的胃几乎占据他整个左侧胸腔

情况危急,需要急诊手术尽快解除小患者存在的胸腹腔内解剖关系异常,让胸腹腔内的器官回到各自的位置。“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孩子的胸腔空间较小,要完整的无损伤的把胃从胸腔回纳到腹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相当高,对手术抓钳的摆放也很讲究”夏顺林说,手术非常顺利,目前医护团队正在密切观察患儿被挤压的“肺脏”复张后的发育情况。

医生表示,“先天性膈疝”在小儿先天性结构畸形种算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不及时处理,又非常凶险。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存活率,有赖于多学科在合作的基础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膈疝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另外,出院后应对新生儿膈疝患儿在门诊建立稳定、长期的复查随诊方案,可显著提高患儿肺发育的追赶水平。

校对 徐珩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