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家林:想要写好字没有文化修养是万万不行的!
2022-01-09 16:17:16

2022年1月8日下午14:00,作为“水韵江苏·一景一诗一书”江苏省书法院精品巡展淮安站系列活动之一的宇文家林学术讲座《从评审看草书创作的几个问题》在淮安市美术馆三楼报告厅开讲。

作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的委员,宇文家林老师曾参加过多次国展评审,本次讲座他就在草书评审中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

讲座现场,宇文家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第四届全国草书展的评审感受,他讲到一件作品能够成功入展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草书创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字作品量大风格少

可以说,评选场地满眼皆小字草书,几乎占到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而书风又主要集中在几家。一般以王羲之《十七帖》、怀素《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书风取法为多,因为取法单一,感觉作品雷同寡味。

二、大字作品少,精彩的更少

四届草书展中,来稿的大字作品非常少,精彩的更少。黄庭坚书风唱了主角,且大多生硬,缺少自然书写状态。作者自我消化后的随性、随意、随心作品比较罕见。当然,来稿中也有旭素,晚明王铎、倪元璐等人书风,只是以一种临仿拟写的面貌出现。

三、作品拼接多,做旧多

作品拼接,对于小字竖式作品而言,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在评审现场,确实“豆腐块”多了点。有些作品过度做旧,给人的感觉像假古董。这一类作品,量大,优劣在仲伯间,相互抵消,反而不宜出彩!

四、整纸少,纯生宣更少

来稿中整纸书写的作品少,大多是半生熟的加工色纸书写。因为加工纸不易洇墨,墨色层次差,作品或灰暗或乌黑,不能尽显大字草书的风神。用纯生纸书写的作品那就更少了。

五、草法不准,错字漏字

在作品审读环节,发现不少问题,很多作品经不起审读。草法混淆,张冠李戴,漏字掉字,自创草法,文句不通。不少作品写得不错,最后一关却栽在文字审读上,真为这些作者感到可惜。

六、学当代获奖者与名家的现象较为突出

评选中发现,学当代获奖作者和名家的现象较为突出,甚而有些基本就是临仿。形式上改头换面,横幅变成条幅,手卷变成册页,如此等等。面目雷同,手法相似。有些已经等同于抄袭。评审中这类作品是要吃亏的。

 

宇文家林老师讲到,对于书写,他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如同生活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不可或缺,总会写上几小时,或临帖或抄书或创作。他认为,书法,一方面要抓紧时间好好补课,将多种书体纳入重新学习的范畴。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史、哲的学习。有文化修为不一定能搞好书法,若想要写好字没有文化修养是万万不行的。

讲座最后,宇文家林老师说到,我们平常临帖练习时,对经典名作,也包括一些民间书手尚好的墨迹,从笔法字法到章法,再到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品格意韵,都应用心玩味、细心观察,日月积累化为自己所有。书法之路漫长,愿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本次讲座活动由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馆(院)长李德会主持

李院长讲到,本次“水韵江苏”系列活动安排紧凑,项目丰富,其中讲座时间比较短,没有让宇文家林老师尽兴,但是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已经是提供了极好的营养,相信大家在此次第五届草书的投稿作品打造上会有启发,会有收获!大家有意犹未尽的地方在具体作品点评的时候继续进一步交流。

●图片、编辑丨葛研

●视频丨胡轩齐

●文字丨张俞顾师颖

●审核丨李婷婷

文章来源:“淮安市美术馆”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