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 ——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印象运河”美术作品展 暨李沃源美术作品展开幕
2022-01-05 09:03:54

一元复始,朝来启新。2022年1月4日下午,由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台湾港澳台美协、台湾中国美协、台湾北岸艺术学会、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古漕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印象运河”美术作品展暨李沃源美术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院长朱晓进,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瞿超,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台湾艺术家代表李政天、詹丽芳共同为画展揭幕。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瞿超主持了开幕式,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省各统战团体负责人,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领导和同志们,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代表,苏台两地艺术家代表及艺术爱好者出席开幕式并观展。

瞿超主持开幕式


朱晓进院长致辞

朱晓进院长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最深沉、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正是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才让苏台两地的艺术家一次次跨越山海、心手相牵。这种文化基因也将激励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坚守初心,克服困难,持续为两岸艺术家创作、交流、联谊搭建平台,不断扩大苏台两地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与情感认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李沃源先生

台湾知名画家、台湾港澳台美协主席李沃源特地为画展录制了视频短片。他说,“古漕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交流活动举办几年来,在台湾艺术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许多台湾书画家在交流中更加认同中华文化,也增进了家国认同,他对活动充满热情也充满感激。他期待台湾更多的文化艺术界人士能够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坚定地热爱祖国,坚定地走到一起。

李政天先生

台湾港澳台美协青年部主任、李沃源先生之子李政天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说,为参与本次画展,台湾的艺术家朋友潜心创作,做了认真的准备,参展的作品精致且具有创意,都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称得上是台湾艺术家的代表之作。他表示江苏人文丰厚、历史悠久,发展传承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的条件很好,期待未来两岸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一起让艺术更加生活化、更加精致化。

詹丽芳女士

台湾艺术家代表、港澳台美术家协会台湾理事、旧金山中华艺术学会海外理事詹丽芳女士在致辞中提到自己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长期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进行写生创作,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热情,能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为两岸书画交流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捐赠作品

“古漕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交流活动是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台湾港澳台美协、台湾北岸艺术学会联手打造的苏台两地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活动以运河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寻文化之根、促艺术交流、画江苏新貌、叙乡情友情”展开,旨在通过对运河沿岸城市的参观游览、采风写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艺术家交流交往,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两岸同胞实现心灵契合。活动举办四年来,苏台两地300多名艺术家在运河名城南京、无锡、苏州、扬州等地采风,感受运河文化,描绘运河风情,搭建了苏台两地交流的常态化平台,既深化了艺术合作交流,又增进了同胞亲情友情。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反复无常,线下的采风活动受到影响。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共同商定,以“印象运河”为题,描绘心中的运河风情及宝岛风光,借助作品见“画”如面,继续深化交流合作。此次画展参与广泛,来自台湾港澳台美协、台湾中国美术协会、台湾北岸艺术学会、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书画家联谊会、江苏省民主党派书画院的一批青年才俊踊跃参与。画展特别面向青年艺术专业的师生,举办了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共评出33幅获奖作品。

画展吸引了不少艺术专业师生和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画展现场大家不时驻足品评,整个展厅翰墨飘香,洋溢着浓浓的文化韵味。此次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共展出180多幅作品。其中,“印象运河”展区展出了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的126幅作品。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江苏风情,又显台湾特色;既传承中国书画的传统精髓,亦在追求时代风貌中探索创新;既展现了运河沿岸风情及宝岛台湾风光,又体现了两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显示了文化多元的魅力。“李沃源美术作品展”则集中展出了知名画家、台湾港澳台美协主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李沃源先生的60件作品。李沃源的作品,落墨处雄浑大气,光影色墨结合巧妙,浓淡干湿展现得宜,画面江山雄浑、草木华滋,由衷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深情热爱。同步举办艺术家个人作品展,是本届交流活动的一次新尝试,也是苏台文化交流的深化与拓展,带来了更丰富的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

开幕式上,李沃源还向省现代美术馆捐赠了作品。另据了解,此次画展为期五天,将于1月9日结束。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