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能否带起超炫中国风?
2021-10-18 10:42:12

从庚子跨入辛丑之际,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中,14位活泼泼的唐宫小姐姐成了网络上一群最大黑马,将演艺圈与各大网站霸了屏。正月十五之夜,河南卫视2021元宵节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中,小姐姐们再次出镜,古今交汇,穿越次元,实景拍摄,美伦美奂。短短五分钟的节目播出后,迅速转化成一系列可观的数字:据媒体统计,该节目共计斩获5次微博热搜、108万讨论量、20.4亿播放量、25亿阅读量;从初一到十五,这个让“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破圈相拥”的创意一直在持续蒸发中,唐宫小姐姐们频频用舞蹈打卡清明上河园、郑州东站、炎黄广场等文化地标,不仅带火了河南省博物院,还带火了“考古盲盒”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二次元唐宫小姐姐漫画大赛以及“河南旅游”。

《唐宫夜宴》是由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改编而来。舞蹈以唐代仕女陶俑为创作灵感,生动展现了盛唐时期仕女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节目辅以“5G+AR”技术,将博物院精品馆藏“妇好鴞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级文物搬上了舞台。节目舞蹈音乐与动作设计诙谐幽默,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风格呈现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观众带来“博物馆奇妙夜”的视听盛宴。编导陈琳介绍说,2017年,她去河南博物院参观时,一组隋代和唐代歌舞人俑引起了她的兴趣,于是想到创作一部以它们为原型的作品。

以精品文物为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历史上也曾有不少,细数下来,也可谓是精品叠出。例如,湖北省歌舞团“编钟乐舞”从上世纪80至90年代起,一直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享誉世界,同时,也成为赴湖北省博物馆必看项目,每年演出近千场;甘肃省歌舞剧院以敦煌飞天为素材创作的《丝路花雨》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该剧首演于1979年,但是,在08年北京奥运会,09年国庆60周年,10年世博会,11年亚运会等重大场合,都被选择作为献礼演出;在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上,黄豆豆的舞蹈“秦俑魂”震惊四座,常演常新,被称为中国民族舞蹈的里程碑!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确是一座宝库,如何让这样的传统文化热潮一波一波此起彼伏长盛不衰?如何能让更多的艺术家从博物馆获得艺术灵感,确实是一个值得文化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由此,我联想到2019年初赴澳洲昆士兰博物馆曾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位女士在展厅一角静静坐着,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不停的写着什么。见我走近,她微笑着主动给我介绍了她的工作:以展厅里的一个藏品为线索,写一个小说。她带着我去看了那个展品,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螺丝帽,说明牌上只简单的写着来自一艘大型轮船。她说,布里斯班是个港口城市,那个螺丝帽所在的轮船走过很多地方,一定有很多故事。我在这里与观众聊天,会聊出很多有趣话题。我问:这么好的主意,是你自己想到的么?她告诉我:她在这里进行的创作,属于一个叫做ArtistInResidenceProgram(艺术家驻馆计划)项目。点开博物馆的网页,果然有详细的介绍:这个艺术家驻馆计划主要内容是博物馆邀请艺术家驻馆一段时间,以一种与博物馆参观者互动的方式进行创作。他们在博物馆背景下获得灵感,可以表演、演示,也可以参与研讨与活动。游客可以参与并观察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通过艺术家的思考,为艺术研究和观众参观提供新的独特的见解,在与观众互动的同时也创作出新的作品。无论是作家还是音乐家、画家、设计师,都可以申请ArtistInResidenceProgram。这项活动的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支持布里斯班创意实践的发展;二是肯定艺术家和创意从业者为社会事业的价值;三是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四是重新解读藏品,重新想象博物馆环境,为艺术研究和观众参与提供新的机会。布里斯班博物馆这一计划是由捐赠人支持的。

这个项目让我倍感新鲜,回国之后,我上网搜索了ArtistInResidenceProgram,发现这在很多国家已不是新生事物,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不仅博物馆,很多研究所、剧院、图书馆等文化机构都有。例如,旧金山探索博物馆(Exploratorium)自1974年成立以来,其常驻艺术家计划(AIR)已发展了数百名艺术家和表演者。博物馆与对跨学科对话感兴趣,并愿意开发新的工作方法的个人和艺术家团体进行合作,项目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比如多媒体表演、戏剧作品、动画电影、沉浸式装置、徒步旅行和在线项目等。该计划允许艺术家融入博物馆独特文化中,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多元化博物馆员工,同时,也为艺术家与公众提供了相互启迪的机会。

当我在朋友圈将布里斯班博物馆的这个项目发出后,立即得到无锡博物院肖炜书记的关注,也给了他带来了灵感。2019年初,无锡博物院启动首届“锡博英才行动”青年人才资助计划,吸引青年人才走进博物馆开展创作与研究,让文化遗产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这个项目一经公布,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加,经评选,最终有五位青年艺术家和五位青年学者成功入围。在此基础上,无锡博物院又策划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与古为新——锡博2020艺术新空间特展》。这个展览展出了激发青年艺术家创作欲和研究欲的馆藏文物及创作成果,可谓融古汇今于一堂。艺术家们通过参与展览,向公众阐述了创作的过程与心得,使人既可从中欣赏到无锡博物院最具特色的馆藏精品,又可窥见江南文脉在赓续绵延中的传承创新。有学者评价这个展览是创造性的发掘出馆藏文物资源的当代价值。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托马斯•霍文(ThomasHoving)曾在2012年出版一部《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文章虽然主要是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内部管理改革等,但更重要的是提出要将其转变成美国最有活力的文化机构的命题。《唐宫夜宴》的成功,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让木乃伊跳舞”这个词,它让无数人瞪大眼睛,连连惊呼:“文物活起来”了。我们不希望唐代陶俑走红之后,舞台上接着再来一系列照搬照抄的汉俑、胡俑等等作品,更不希望那些盗墓剧、穿越剧、宫斗剧等等带歪了当下社会整整一代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因此,是时候促生一个好的平台,让艺术家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把握好艺术创作的主流与方向,让《唐宫夜宴》这样的文化盛宴滋养民众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要义,是文旅融合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新使命。“ArtistInResidence”缩写是“AIR”,中文是空气,也是孕育地球生命最最重要的元素。艺术是有生命的,需要土壤也需要清新疏朗的空气。如果说,这一场“唐宫夜宴”是陈琳编导偶然间的灵感迸发,那么,如何让这除夕的“夜宴”持续火爆成为红遍全球的“满汉全席”?“ArtistInResidence”应该可以成为一种孵化器,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打造成为艺术创造的一方乐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获得深度发掘与传播构筑一个平台,让真正的“中国风”吹遍全世界。

作者江苏省文物局车宁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