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发声明了!《唐宫夜宴》被指抄袭《国家宝藏》?
2021-10-16 22:14:57

2月20日,央视文艺发布的一则声明,令春节期间爆火的《唐宫夜宴》卷入抄袭风波。对此,记者找到网友所称“被抄袭方”《国家宝藏》节目来看,节目中复原唐代服饰妆容,与《唐宫夜宴》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也存在差别。

《唐宫夜宴》被网友“内涵”抄袭

央视文艺发布声明称,“感谢各界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艺节目的关心和鼓励。我们注意到近期地方台有关节目与我们几年前播出的节目‘撞脸’等情况。我们愿意重申,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当然,这与抄袭模仿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央视文艺播出的节目(包括舞台布景等)均受版权等保护。特此声明。”

虽然央视声明未具体指出是哪个节目“撞脸”,但据媒体此前报道,有网友质疑: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与三年前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思路和表现手法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该声明被“对号入座”为《唐宫夜宴》抄袭了《国家宝藏》节目创意。

2月12日大年初一,河南卫视春晚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唐宫夜宴》单个视频在微博有累计1000万次观看,“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话题在微博有近亿次阅读量,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据晚会总导演陈雷介绍,《唐宫夜宴》由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改编而来,整体上风格诙谐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蕴。

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节目中,参加夜宴的宫女们如同在古画中穿行,她们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当场景切换到正式的宫廷表演时,宫女们的舞姿又不失大气恢弘,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尽情展现。为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而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据悉,《唐宫夜宴》“火”的同时也给文物带来热度。连日来,前去河南博物院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与《唐宫夜宴》一同出圈的“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等尤其吸引游客。

《国家宝藏》节目组未作出回应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网友认为《唐宫夜宴》抄袭的截图来自《国家宝藏》第二季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集中,展现了绢衣彩绘木俑等文物。网友所指抄袭的地方,是《唐代服饰艺术再现》部分,也是采用真人“复原”服饰和化妆的演出形式,但似乎还不到“抄袭”的地步,如果只是相通的艺术手法就是抄袭的话,网友的脑洞开得有点大。采访中,被“内涵”方《国家宝藏》节目组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据悉,在2021年春晚播出前,央视就发表声明,未经正式授权,任何机构不得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网、IPTV、互联网电视、移动媒体电视、各类应用软件及其他任何传播平台,以直播、延播、点播、轮播、公开放映等方式使用总台2021年春晚及历年春晚节目,亦不得通过复制、编辑、删截、改编、配音、翻译等任何方式开发、利用前述总台春晚节目。

各依法获权使用总台2021年春晚及历年春晚节目的机构和平台,应当按约定规范使用,标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并注明来源,不得对节目内容和/或画面进行遮盖、删改、替换,完整保留节目中的台标和/或版权标识,不得对台标和/或版权标识进行涂抹、遮盖、删减。你觉得,是哪个节目“撞脸”了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