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 | 少年辣
2021-09-22 16:18:15

图 | 视觉中国

向墅平/文

去餐馆吃面,特地提醒师傅不加辣料,清淡为宜。望着搁在面前餐桌上的油酥干辣椒粉,暗自叹着气,将它轻轻拂到一边,像拂去一段不堪回首的前尘往事。

曾几何时,原本嗜辣的那个自己,去了哪儿?

最是生猛少年时。

彼时的我,一日三餐,离不了辣。可以说,无辣不动筷,无辣不成菜;少了辣味,再好的饭菜,也提不起食欲。

偏偏母亲也挺体贴我,她变换着法子,来满足我吃辣的口味。她巧手做出了以辣为特色的一些下饭菜,其中有三种最让我解馋。其一,辣豆瓣酱。用辣椒为主、辅以豆瓣、盐巴、酱油、姜等做成,可以长年腌制在土陶坛子里,随吃随取,食用方便。其二,渣海椒。仍旧以辣椒为主,拌上姜、蒜、盐巴、玉米面或者米面;有时还加入切成条的肥肠;然后一起腌制在土陶坛子里,也是随吃随取,食用方便。其三,油煎辣椒丝。将切成丝的辣椒,用食用油煎熟,吃起来,香辣可口。有了这三道特色下饭菜,少年的我,胃口超好。常常一顿饭,呼啦呼啦,要吃下几大碗白米饭。

那时冬天身上穿的旧棉袄,不及现在的羽绒服保暖。人常常冻得瑟瑟发抖。但,只要吃上一顿就着辣椒的稀饭,就可以觉着身上热量倍增;然后,甚至可以脱了鞋子到雪地里,和一帮孩子玩雪。上中学时,在校住读。总嫌学校食堂的菜不够辣,也常常轮换着将母亲做的那几样特色下饭菜,用玻璃瓶子盛了,带到学校。除了自己吃,还和同学们分享。嘴里吃得辣乎乎,觉着劲儿也上涌。读起书来,有劲儿;课外玩起来,也带劲儿。

是的,因为嗜辣,少年的情怀里,自然也渗入了“辣性”。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只识辣滋味。那份少年辣,是不知天高地厚,是喜欢不受约束,是习惯不计后果。

然而,渐渐地,人在长大;尤其步入中年后,身体健康状况呈现下滑趋势;开始更多地和医生打起交道。有一回体检后,医生警告我,因为长期嗜辣,我的胃已遭到损害;要想保重身体,最好忌辣。

医生的警告,改变了我。此后,我开始克制自己对辣的嗜好:自己做菜,有意不加辣;外面进食,有意避开辣。其实,我并非不想吃辣,是忌惮于辣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不敢吃辣。人也因此而变得谨小慎微,自觉接受各种规矩的约束。那份少年辣,已然渐渐在岁月里消失。

离开老家进城后,昔日的特色下饭菜,也基本不再出现在我的餐桌上。有时回老家一趟,还是会忍不住吃上一回母亲做的辣豆瓣酱,或者渣海椒。心里琢磨着拼着命再过上一回瘾。吃了,又有些后悔;不吃,又觉着遗憾。如今,母亲已去世,我永远也吃不到母亲做的那些昔日的下饭菜了。人在时间面前,不堪一击。

此时此刻,我坐在餐馆。正慢慢吃着清淡的面条,进来几个生猛少年。他们嫌师傅的辣料加的不够,还再把餐桌上的油辣椒粉直往碗里添;然后,吃得稀里哗啦,吃得汗水涔涔,吃得不亦乐乎。然后,嘻嘻哈哈出门去,没心没肺地嬉笑,无所顾忌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少年不辣枉少年。怀念那份少年辣……

(请勿转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