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乡村(17)|昧洋村:老豆腐的“产业经”
2021-05-11 16:39:15

“山下农家舍,豆腐是佐餐”。作为古老中国的传统食材,豆腐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爱的美味佳肴。而在盐城市滨海县的正红镇,就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把豆腐做出了文章,它就是昧洋村。

追本溯源 老豆腐还是老工艺

昧洋村做豆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据《朱氏宗谱》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昧洋朱氏祖先佩璋公迁至昧洋居住时,夫人刘氏也将娘家做豆腐的手艺带到了昧洋,因为当时的昧洋附近有很多盐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盐卤资源,因此,做出来的豆腐也比其他地方更加的美味可口,深受周边百姓的喜爱。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沉淀,昧洋豆腐的名气越来越大,昧洋村历史上有据可查的豆腐坊就有100家以上。

“我们的豆腐非常的嫩,你去用它炖汤,都可以炖出孔来,豆香浓郁,非常美味。”昧洋村党总支书记蒯红冰说,昧洋村的豆腐坚持使用传统工艺,而所谓的传统工艺,不是指用石磨人工磨豆浆,是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人工点卤、压榨等,很多关键步骤都是人工操作,而不是流水线生产。

但是,这些豆腐坊大多都是村民们自己小范围经营,“这样没办法让我们昧洋豆腐走出去,村民自产自销,最远也就是把豆腐卖到了镇上。”蒯红冰说,传统的线下售卖方式,加上村民有限的运输能力,想把豆腐卖到县城都很困难。

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加速培育

2017年,昧洋村把正在外地做生意的昧洋村豆腐朱氏传人朱石岑请回家乡,创办“昧洋村豆腐坊”,同时申请注册“昧洋村”品牌商标,在镇村支持下,成立滨海县水绿生态有限公司,希望以昧洋村豆腐为品牌,从生产加工、产品包装、配送物流、电子商务等多方面发力,做大做优豆腐产业。

有了品牌的加持,除了生产鲜美的豆腐,昧洋村开始在豆制品深加工方向下功夫。经过前期反复的实验和调试,昧洋村豆腐坊上新了豆腐皮、豆腐干等多条生产线,豆腐皮、豆腐干、千层、素肠、素鸡等产品陆续上市。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昧洋村豆腐坊所有的产品,都是使用本地种植的优质大豆,“我们本地的大豆比进口的还要好!”蒯红冰介绍说,村里有很多老人,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很深,村里的产业做起来了,他们在自家门口种着地,所有的大豆我们直接收购,根本不用愁销路,是真正在帮助村民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

每天中午12点,工人们在飘散着浓郁豆香的豆腐坊里忙碌着,他们哼着小曲,把做好的各类豆制品分类、包装,第二天一早,新鲜的产品就会由村里专门筹建的物流队伍送到周边销售点,它们不仅卖到了县城,就连在市区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也已经屡见不鲜。以精美的外包装和富有乡土特色的商标名称,一个“村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豆制品产业链形成了。

如今,  “昧洋村”绿色农产品品牌已经是昧洋村实施“一村一品”工作的重要项目,“昧洋村豆腐”也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慕名前来“昧洋村豆腐坊”参观体验,学习豆腐文化、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此外,昧洋村豆腐坊还会不定期去县城的公园,免费为大家科普,让更多的人可以现场体验到豆腐的制作过程,了解到本地传统工艺的魅力。用蒯红冰书记的话说,酒有文化,我们豆腐也要做出文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