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独处,是她送自己的母亲节礼物
2021-05-11 10:40:05

“想当年,不识情滋味,一个人也过得活色生香。可是做了母亲之后,有了牵挂和羁绊,慢慢地,我开始压抑自己的欢喜和向往,忽然发现忽略自身需求久了,我都不知怎样爱护自己了。”心理聊吧收到了这样一封倾诉邮件,读者“恒恒妈”在刚过去的母亲节给自己送了一份礼物:久违的独处。现摘录如下,看她如何获得自怡自知的心境。

图 | 视觉中国

假期,天气晴朗,景色诱人,好想出去赏花看水。奈何孩子只想宅家,看闲书睡懒觉;爱人只想躺着玩手机,誓死缠恋沙发。威逼利诱半晌也无济于事,两人都坚持不出去。爱人不客气地说:“不要用你的想法来绑架我,我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真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伤害了彼此的感情,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明媚的春光,我问自己:“是要充满怨气地留在家里,还是自己一个人出去玩?”

想起一个朋友,特别怕孤独,逛个街吃个饭赏个景都要人陪,她跟我们吐槽最多的就是她老公,不陪她唱歌,不陪她旅游,不陪她散步,而她宁可跟她老公吵架冷战,也不肯独自出去。我们鼓励她自己出去玩,她说自己不好玩呀,没什么意思。

劝别人容易,轮到自己才知道很难。结婚十余年,早习惯了一家三口集体活动,如今我好像已经丧失了独自寻欢的能力。迎合他们的喜好,惦记他们的安全,我都忘记一个人随心所欲的感觉了。

想当年,不识情滋味,一个人也过得活色生香。一个人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迁就别人的口味;一个人去图书馆,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用考虑别人的课程安排;一个人去逛街,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往哪走就往哪走,不用顾虑别人的体力和喜好。那些年任性又自我,从来不在乎不相干之人的眼光和嚼舌,不用负担别人的悲喜愁怨,不用花费时间去等别人,也不用抱歉地让别人等我,一个人活得惬意潇洒,从不觉得寂寞。

可是做了母亲之后,我不再仅仅属于我自己,要对孩子的成长担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有了牵挂和羁绊,当孩子的快乐和我的快乐相悖时,我只能选择成全孩子。慢慢地,我开始压抑自己的欢喜和向往,努力做一个奉献和无私的合格母亲。

最近,因为孩子青春期叛逆,我俩频频爆发冲突,怒吼有之,痛哭有之,连动手都有过,当然愧疚和自责更有之。我本是全心为了他,却陷进艰难境地,春干物燥,身体里一直有火退不下去,因为孩子的月考成绩,因为孩子的不懂好赖,因为孩子的冷漠与暴躁……

是不是我已经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活着的意义所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部押注在孩子身上?这种沉重的压力让他亏欠于我,在我这里,是有所求必有所苦,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在孩子那里,这种爱就是束缚,是压制,尤其在渴望挑战权威的年纪里。

贾宝玉曾说:“女子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子。”难道我早已沦为毫无光彩的死珠子,还不自知?一思及此,不由惊得心下一凉。忽然记得几年前,曾经和朋友一起看电影《东京塔》。片中的儿子读书时不上进,工作后不着家,母亲一生辛劳,挣的钱全给儿子花了。手头最紧时宁可停了自己养老金的续费,也要给儿子买一张床。直到母亲身患重病离世,儿子才想起,母亲想登东京塔的愿望都没来得及实现。

当时,片中母亲的牺牲令我心酸,我还曾和朋友说:“自己的梦想就要自己去实现才行,我才不要做那种丧失自我的母亲,我应该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一个母亲。”言犹在耳,怎么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给孩子买什么东西都舍得花钱,给自己买双鞋子却一直犹豫。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电影,我都习惯性地考虑孩子的喜好和兴趣,忽略自身需求久了,我都不知怎样爱护自己了。难道我还要继续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捆绑在孩子身上吗?想想我那位在老家独居的老母亲,如果她每天都依赖我的电话活着,舍不得吃喝,一心为我操心上火,我的心又该多么煎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刻穿衣下楼,独自去找乐。碧空如洗,微风和煦,柳绿花红,湖水清澈,银波粼粼。原来,一个人也可以看到美景。兴起跑一会儿,喘了就快步走一会儿,出汗的感觉真爽利。行到水穷,兴致不减,干脆去逛街。在实体店里试到几件心仪的衣服,听到几箩筐的好听话,就是得等减肥成功才行。在书店里流连忘返,翻看了几本畅销书,颇为有趣,淘到两本笔记本,又买了一支钢笔,想着以后可以在好看的本子上写很多字,很是期待。

逛够了往家走。阳光灼热,街旁有一冷饮店,就买了一支冰淇淋,边走边吃,真甜。我有多久没有独处了?我有多久没有思考了?今天跳出日常,才觉察自己往日的萎靡懒惰。一个人出来走走,竟然找到了久违的自由和希望,对未来有了新的想法。

回到家,爷俩对我表示了难得的热情,感谢我赐给他们一段安静的时光。爱人起身去给手机充电,揉着酸胀的眼睛,问我:“玩啥了?”我用陶弘景的诗答他:“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孩子问我出去干什么了,我简单交代几句,他竟然也有些动心,张罗第二天也出去玩。我淡然笑笑,你来,我们同往;你不来,我就独去。不怨不忿,自怡自知。我们各自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恒恒妈

栏目主持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