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南京图书馆展·九周年
2021-04-21 11:17:3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朝艺术交流展

惟美无界“南图”九年—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南京图书馆展·九周年

展览日期:2021.4.15-2021.5.6(9:00-18:00 节假日不休)

展馆:南京图书馆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189号 南京图书馆东门负一楼展厅

朝鲜油画,民族化取向的努力

包贵韬(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油画艺术原生于的西方语境,令所有从事这一手艺的东方艺术家都不能不有所面对。作为泊来艺术,在新的场域、新的语境中,也必然产生新的变迁。于是,有些变迁就祭出“民族化”的新的身份信息出场。这首先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之后的现象,其次是意识形态的重塑。由此,油画艺术在东方或者说在亚洲,尤其在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有了不同的“民族化”的标签。而亚洲美术史范畴最为独特的现象,则是朝鲜油画。

朝鲜半岛国家接触到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几乎同步。但是,一九五三年以后的朝鲜油画发展,则完全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同。也就是说,七十多年的朝鲜发展历程,在其国内,努力“独立”、“自主”走出了油画艺术的朝鲜样貌。至今,油画艺术的朝鲜样貌,仍在塑造之中。略有不同的是这种塑造开始了一些“修正主义”的路径。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朝鲜艺术输出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呼应,从而部分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尤其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致使他们开始思考朝鲜艺术在朝鲜之外,应该是一种什么形态。

但是,当下朝鲜现实语境并未无某种改变,比如很像中国二十世经七八十年的状况。所以,尽管朝鲜艺术输出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但艺术家们仍继续在完善油画艺术朝鲜化的征程。面对朝鲜油画艺术现象,目前主要有两种角度的观看,一种是认定朝鲜艺术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前提下的创作,其“工具属性”大于艺术价值,当然极少部分重要艺术家的价值和意义仍面临更长时间的观测。另一种认为朝鲜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其艺术价值生成于其艺术特点,也就是说自说自话的朝鲜油画艺术,形成了一个特殊现象,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艺术史关于架上绘画部分的当下属性,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似乎架上绘画在新世纪的苟延残喘是垂死挣扎。但情况正如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衡,甚至可能就是一种常态,亦如世界经济,在衰退和复苏之间的游戏。最为重要的是,无论艺术史书写是否追寻“发展”这一指标,存在所谓“活化石”艺术这一现象不会改变。甚至还不包括政体、政治的影响。这就是当前朝鲜艺术或第三世界某些国家艺术。不管其处于可以类比的艺术史哪个阶段,都是正在进行时,将之视为“生物多样性”倒是一个有趣、有意义的比喻。

近二十年,朝鲜国内油画生产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事实上变成了面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规模输出。主要有两部分操作实现、一是派出大量艺术家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每年时间由三个月到五个月不等。还有少数画家分可以长期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甚至长达数年。另一部分是源源不断的作为边贸“货物”进入中国。这种改变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庞大吸纳能力,成为朝鲜的艺术产业化的支撑。并真正意义上催生了艺术家的自主性。一方面艺术家可以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不仅仅是作为过去的“宣传工具”。另一方面,艺术家可以通过私下的努力,为自己创造财富,事实上一小部分优秀艺术家的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他们甚至可以谋求以创作获取收入之后,大部分并不交给国家。

尽管朝鲜艺术形成了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长期输出,但朝鲜艺术在亚洲、乃至全球化进程中被冷落是一个事实。这至少说明朝鲜艺术七十余年历程的重要性。还缺乏一个客观、详实、准确的评估。因此外界对朝鲜艺术的价值建构向必然所知了了,而这一点,无论从地缘政治、东北亚格局及未来中日韩朝关系等等,均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在场”,对各方至关重要。看似简单的艺术交流、艺术输出或市场需求,其实朝鲜艺术极有可能正是各方增进了解的润滑剂。近年来不断在北上广深巡展的朝鲜艺术,已经让大家对朝鲜的当下,有了问询、关切的热度。

所谓民族化,是东方世界的关键语境建设,是后殖民主义背景下的身份探寻。尤其在油画领域讨论这一课题,在东亚区域是一个并未完成或完善的旅程,更多时候是作为文化策略意味的强调,一方面推进某种地域性,另一方面又产生某种忧虑,即民族化是否竟未着广度和视野的压缩。不管怎么说,在艺术范畴,朝鲜艺术需要更多的关切和交流,甚至周边应更加热衷于促进这种交流。因为目前对朝鲜而言,尽管艺术输出规模不小,却是相对被动的状况。

也许,亚洲艺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中日韩的带动下,会有一个相对欧洲、美国的上升空间。由此,朝鲜艺术的识别与研究也会有一个后发的建构历程。这是一个期望,也是一个事实。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