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蝶变”连樟村
2020-07-01 13:49

“现在的生活好舒畅,

连跳起广场舞来都更有动力。”

“心里面有一种甜的味道出来,

那是一种幸福感。”

从昔日的贫困村 到如今百姓安居乐业

连樟村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

昔日的连樟村

连樟村位于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这里地处粤北山区,山多地少。在2015年,连樟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0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0元,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陆大姐是土生土长的连樟村人。因为村里穷,九十年代婚后不久的陆秀媚就和爱人一起来到英德做起了小生意,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成长,挣了钱他们又在英德市买了房子安了家。但在2018年底,离开村子20多年的陆秀媚回到了村里创业。

”转变“的到来

2018年,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连樟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更有保障。

在离村口不远处的购物街上,陆大姐开了小档口卖特产。她和周围档口的村民销售的几乎都是自产的花草茶、笋干、干菜、花生等土特产。

图片

△在村口开小档口的陆秀媚

尽管六月的广东烈日炎炎,但是来自各地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天气热,大家过来喝点茶。”忙得满头大汗的陆秀媚大姐热情地吆喝着。

白天收了摊,晚上八点,陆大姐每天还会和村里一帮姐妹们相约在广场上跳舞,作为队长的她尤其活力四射。

图片

△村民陆秀媚带领村民跳广场舞

现在家里新盖的4层楼房只差装修就可以竣工了,“除了自己住,我想将来做农家乐和民宿,对未来生活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向小康生活稳步迈进

如今,像陆大姐这样选择回村工作、生活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扶贫车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扶贫项目,让连樟村慢慢形成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乡村振兴模式。

图片

△村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

截至2019年底,全村54户130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去年10月31日,连樟村成为全国第一个5G覆盖的行政村。连樟客厅、智能停车场、村民活动中心一一落成,农家乐也在规划建设当中。

图片

△今日连樟村村景

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了,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期待。

就像陆秀媚说的那样:“村里是一天一个样,道路也整修了,游客越来越多,我就想回家乡做点事。”

记者 | 徐珊

摄像 | 清远台 纪新锋

视频|刘仕然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