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原指男儿,“凤毛”寓意才子,都出自谢姓典故(《江南百家姓》66)
2020-01-08 22:34

“旧时王谢堂前燕”,六朝时期,王、谢是并列的顶尖豪门,两大家族都是起源于北方,在南方达到鼎盛。谢家能人辈出,既有宰相、文士、武将,还有皇后、才女、女侠。史上咏谢家的诗词层出不穷,比如:“谢家子弟如兰玉”、“谢家女子强多才”、“谢家兰树有清芬”。

来源与堂号

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源于任姓。相传黄帝之子有25人,14人被分封得姓,有4人分得两姓,共12姓,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国,其中之一为谢国,谢国被灭后,子孙亡散,以国为姓。 不过,在“夏商周”三代之际,这一脉就几乎湮灭了。

第二源于姜姓。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姜太公为炎帝后裔,有一儿子叫姜佐,西周时期,姜佐被封为西申国国君(今陕西宝鸡眉县)。传至姜恩,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叫姜诚,一女嫁给了周宣王为妃。西周末年,西申国被秦国所灭。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封妻舅姜诚为“申伯”,重建申国,因处于南边,故称南申国(这段历史说法有争议)。首都定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谢营村),所以也叫谢国。后来谢国被楚国所灭,国人为表怀念,以谢为姓。这一脉被认为谢氏正宗,“申伯”也被尊奉为得姓始祖。

谢姓还有其他来源,就不多说了。

谢姓的堂号众多,如会稽堂、威怀堂、安晋堂、东山堂。这都和东晋名相谢安有关。谢安在中年以前长期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东山,看到谢氏家族危在旦夕,才踏进仕途,史称“东山再起”,后任司徒、侍中等,类似于宰相。在他的指挥下,淝水之战中击溃北方前秦大军,晋朝转危为安。谢安的忠诚和威风使朝廷上下都敬佩他、怀念他,于是有了“威怀”和“安晋”的堂号。

谢姓还有宝树堂,与两则故事有关。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府邸,看到庭园中有一株大树,青翠茂盛,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说:“此乃谢家之宝树”。另一故事在《晋书·谢玄传》中,谢安问子侄们:“孩子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父母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原文为“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对这句如何翻译有争议)谢玄答:“这就好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总希望长在自家的庭院前。”(“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谢姓众多典故

谢姓宗祠前挂着的对联,都蕴着典故。比如“庭生玉树;世济凤毛”。上联指谢玄,下联指谢超宗。谢超宗是南北朝宋著名的文人,勤奋好学,具有文才,宋孝武帝大加赞赏:“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称赞他如凤凰的羽毛一样,好像谢灵运(谢玄孙子、大诗人)复出。后来演变为成语“凤毛麟角”。

谢灵运有个侄子叫谢庄,7岁就能写文章,代表作为《月赋》,最有名的句子为“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的儿子叫谢朏(fěi),自幼聪慧,10岁时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谢庄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真吾家千金”)谢朏长大后名重一时,还当上了尚书令。

“千金”一词,由来已久,原指很多的钱财,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此,“千金”都用来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是元明以后的事。比如元代曲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大户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称为“千金”,“千金”也因此由男变女,沿用至今。

谢家还有出类拔萃的女子。“托佣复仇;蔽障解围。”上联指谢小娥,谢小娥是唐代传奇中的人物,父与夫同时被强盗杀害,谢小娥也受了重伤,落水被救。她立誓报仇,乔装打扮为男子,到仇家去做佣人,最终手刃仇人,报了大仇。下联说的是谢安侄女谢道韫,王献之曾与宾客争论,一时理屈词穷,颇觉尴尬。幸好其兄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经过,因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她就坐在青绫幕帐之后,将王献之的前议加以肯定,然后引经据典进一步发挥,说得客人甘拜下风,无言以对。

谢氏家训

谢家祠堂有一幅对联:“程门道学;江左风流。”下联指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上联则指北宋谢良佐。谢良佐生于1050年,是北宋的官员、学者,蔡州上蔡(河南上蔡县)人,师从理学家程颢、程颐,他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

1078年,29岁的谢良佐专程到河南扶沟找程颢求教学问。程颢以为他只是来访的客人,只是普通对待,谢良佐却表示自己要拜程颢为师。程颢将他安排在一间小屋子里居住,四壁透风、房顶漏雨,时值寒冬,屋子里晚上没有蜡烛照明,白天没有炭火取暖,也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谢良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言行,说:“要克制自己,必须从本性最难克服的地方克服。”他认为修身的最大障碍在于“矜”,刚愎自用、自欺欺人、骄傲自满都是由“矜”引起的。一年后他与程颐相见,程颐问他有什么收获。他从容回道:“唯去得一‘矜’字。”程颐听后非常高兴,夸他已经学会独立思考了。“良佐去矜”的故事也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谢良佐给后世子孙留下了简短家训,为:“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莫为婴儿之态,而在大人之气;莫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生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但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大意是:脱离凡俗的那些人,去结交有识之士;不要做小儿女的姿态,要有所追求,以成大器;不单单为自己一生而谋划,要有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志向;不为此生而蝇营狗苟,要考虑身后的清名;做事不求人们认可,但要敬畏上天,不追求世俗的一致,要追求世间的真理。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今天已无法看到。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如今中国已发现谢氏族谱上千部,藏于民间未发现的族谱数量应在1万册以上,可见谢氏的影响深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民仆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