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和平之光》上线
2019-12-12 08:06

 图片

图片

扫码看紫牛新闻

《和平之光》专题

  扬子晚报讯(记者 陈太云 冯秋红 张艳 殷小平)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也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史为鉴、珍视和平,扬子晚报联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和平之光》系列微纪录片。

  《和平之光》延续《时间证人》而来。去年,扬子晚报打造的系列微纪录片《时间证人》,包括《雕刻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辈子没学会笑》《重拾碎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亲撰特殊“传家宝”》《祈愿和平|为历史作证的决心从未动摇,夏淑琴向世界呼唤和平》等,不仅是记录历史证据的资料片,更是呼吁和平的公益片,传播量突破2.5亿。

  《和平之光》系列微纪录片共三集。

  第一集《为苦难立碑》,通过对众多为铭记那段苦难历史而作出贡献的人士的走访,讲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前世今生。

  第二集《为历史传声》,从家祭的画面开始,以一系列祈愿和平的声音收尾,通过对幸存者及死难者后人、志愿者等人士的走访,展现了许许多多后来者在传承历史记忆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三集《为和平播种》,从当年城内唯一一家为平民提供全面医疗救治的医疗机构——鼓楼医院展开,带出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而出的国际友人的故事。如今,布莱迪医生、马吉牧师以及约翰·拉贝的后人都来到南京,他们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世界,并以歌曲、影像的方式,呼唤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该系列微纪录片的拍摄历时两个多月,走访了许许多多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幸存者、幸存者及死难者后人、当年万人坑的发掘者、江东门纪念馆(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计者、纪念馆群雕作者、当年在安全区救助难民的外国友人的后人、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负责人、江东门纪念馆馆长等等。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相关故事让人动容:建筑大师齐康在设计纪念馆一期工程时的分文不取、随叫随到;雕塑大师吴为山花费两年心血、全情投入到群雕创作之中,甚至晕倒在雕塑架下;还有死难者后人家祭时那一声声对亲人的呼唤;国际友人的后代饱蘸深情写出的“和平之歌”……

  82年前那段黑暗沉沉的岁月已成过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正在老去,目前登记在册尚在人世的只剩78人。时间虽然终会带走证人,但是时间本身就是永恒的证人。我们铭记历史,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岁月——这也是拍摄《和平之光》的初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今天推出《和平之光》系列微纪录片的第一集《为苦难立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受访当事人·幕后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人坑发掘者陈平:

  名字里的“平”字 决定了一生守护

  1982年,江东门万人坑的发现震惊中外。这处万人坑后来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在地。说起37年前那一幕,发掘者之一陈平至今仍历历在目,她清晰记得发现万人坑的当天,一位老太太在坑边的哭诉让人心碎。

  陈平是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1982年,调去文管会不久的陈平被安排到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当时,南京大屠杀历史遗迹的寻报也被列入重点普查内容。为此,文物普查办联合公安、规划、地方志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成立了专门的南京大屠杀调查组,前往南京各区,寻找南京大屠杀遗址。她也因此成为当年万人坑的发掘者之一。

  陈平的父亲陈勉承是一位土木工程师。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修通滇缅公路,在交通部工程处工作的陈勉承曾被派往修路一线。抗战胜利后,陈平一家从昆明辗转到武汉,后坐船回到南京。“从码头去下关车站的路上,看到3个解除了武装的日本兵,父亲严肃地命令全家人:抬起头,挺起胸,走过去!日本兵立马侧过身给我们让开了路,并九十度鞠躬。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

  陈平的名字是全家人渴望和平的见证,“我小时候,有一次随手在地上写自己的名字,把‘平’写成了‘萍’,女孩子嘛。结果父亲见了非常生气对我说:你要记住,你的名字是‘和平’的‘平’,就是为了祈求和平才起了这个名字!他告诉我,我姐姐原来也不叫‘陈定’,是后来改的,我们的名字寓意就是:一定要和平!我父亲说:你们的名字,永远不要写错!”

  纪念馆一期设计者齐康:

  让我设计有要求 分文不取、随叫随到

  1985年,江东门纪念馆一期工程竣工,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建筑大师齐康。带着家国情怀,齐康先生接到任务后表示:分文不取、随叫随到。他设计的十字碑、大块鹅卵石、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的“遇难者:300000”,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齐康教授今年88岁了,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他是中国建筑界的泰斗级人物、“纪念馆之父”。

  齐康跟记者首先提到的不是他设计的纪念馆,而是他的父亲,“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我父亲是难民收容所的所长,和拉贝等外国人一起救助了许多难民。”

  据齐康介绍,他父亲齐兆昌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设计师,曾任金陵大学工程处兼校产管理处主任,和当时在南京的很多国际友人关系很好。齐康回忆:“拉贝还在我家住过,我小时候就认识他。”1937年,面对日寇步步紧逼,齐兆昌临危受命,负责留守,照管金大校产。他还勇敢地与国际友人一道成立了国际救助机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为拉贝的得力助手。

  1983年底,南京市打算在江东门万人坑发现处为遇难同胞建立一座纪念馆,有关方面找到了齐康,齐康只说了一句话:“我做设计可以,但我有要求:分文不取、随叫随到”。

  这八个字可谓一诺千金,在前后约20年期间,但凡有关江东门纪念馆的活动或需求,齐康随叫随到,设计费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他甚至还对自己的弟子们作出过不成文的规定:谁要是收取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分钱,就不是他的学生。

  纪念馆群雕设计者吴为山:

  纪念馆这组雕塑 我没有遗憾

  一期工程竣工后,纪念馆又经历了两次扩建。2005年,二期工程期间,纪念馆打算新增一组雕塑,当时的朱成山馆长找到了43岁的雕塑家吴为山。接到邀请后,吴为山全情投入,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受难者,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晕倒在雕塑架下。落成后的群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深深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雕塑大师吴为山除了忙雕塑老本行,现在他还是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创作之初,很多人建议,在江东门纪念馆用雕塑还原当年日本侵略者屠杀平民的景象。但是吴为山不以为然,“我不希望狰狞的日本兵侵略者的形象再出现在纪念馆里,我要展现我们自己的同胞,展现受难者的形象,用叙事性、史诗般的组合来表现民族的苦难。”他说,“雕塑是遗憾的艺术,但是在江东门纪念馆的这组雕塑,我没有遗憾!”

  2007年重阳节那天,吴为山晕倒在雕塑架下。那天,吴为山发着高烧,“但一想到遇难者的雕塑,我还是来到设在铁心桥一处废弃工厂车间的工作室中,继续进行创作,工作到凌晨两点的时候,我晕倒在工作室,后来还是司机找到了我,把我背了出来。”

  “艺术家在创作这组雕塑时,应该全身心地投入,用真正的情感来创作。”在吴为山看来,进行这样的创作,需要将个人情感和民族情感融为一体,进而汇入到人类对和平追求的情感中。

  如今虽然身在北京,但吴为山告诉记者,“每年的清明节和12月13日,我在北京都会遥望南方,为那些受难者默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冯秋红 殷小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