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旅•无锡篇】让非遗坐上“时光机”, 去看看淹没在时光中的爱马仕
2019-12-11 21:25

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协力打造的融媒体微纪录片《非遗之旅》推出“无锡篇”。无锡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省级非遗项目51项、市级非遗项目133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23位、市级非遗传承人261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无锡2014年就领先开启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把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等项目纳入数字化保护“记忆工程”,不啻为让非遗坐上“时光机”,拿到活态“教科书”。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图片

无锡留青竹刻:刀刃与青竹碰撞出的奇葩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有点让人想起《舌尖上的中国》——深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竹时节。无锡留青竹刻国家非遗传承人乔锦洪,带着弟子们向珠海进发,寻找自然馈赠给艺术的创作之源。

明清以来,梅兰竹石为题材的留青竹刻,在文人中传承流播,成为文房富于艺术情趣的雅玩。江南竹刻家树立以画法刻竹的创作理念,使竹刻由民间工艺,上升为一种专门的雕刻艺术。当刀刃与青竹摩擦碰撞,洒落丝丝碎屑,指尖微动,优美的线条便被留在上面。

无锡留青竹刻是江南竹刻的一朵奇葩,它以刀代笔,似在绢帛宣纸上自如挥毫。竹刻艺人在未经刮去外皮的竹子表面写字绘画,然后将图文以外的表皮铲掉,形成以竹青为凸起图纹,竹肌为衬底的阳文雕刻,这种雕刻方法就称为“留青”,也称“雕皮留青”或“皮雕”。

图片

竹刻艺术传入无锡并形成传承体系是在清代末年,“双契轩”把竹刻技艺作为家学,至今已传承了四代。120余年来,名家辈出,他们的竹刻是精细、古雅、秀丽的代名词,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无锡人的细致。

据说,学留青竹刻不是一般人能学,既要坐得冷板凳练得一手绝技,还要有深厚的修养。因为竹刻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比较特殊,诗书画印都在这块小小的竹片上,对工匠自身艺术修为要求很高。受到家传的影响,年逾七旬的乔锦洪喜爱文学,也喜爱传统书画。女儿乔瑜则是“双契轩”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江苏省级非遗传承人。书法精于晋唐小楷,绘画擅长工笔花鸟,文学作品以散文随笔、古典格律诗及翻译见长。

双契轩竹刻世家四代人真正做到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使这门传统技艺流传下来。无锡留青竹刻的传承方式,除师傅带徒弟或家族传承之外,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与高校展开合作,依托本地专业院校开展职业化教育与非遗项目研讨传承等方式进行保护。

图片

无锡精微绣:淹没在时光中的爱马仕

世人皆知苏绣好,但当你见过精美绝伦的《丝绸之路》,听过大师赵育红描述制作的过程和艰难,便从内心觉得,能耐住寂寞将已经在金字塔顶端的苏绣技艺潜心推向极致的工艺人,给再多的褒奖也未为过。

无锡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有两千多年历史,无锡刺绣因地而名,被称为“锡绣”。无锡地区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刺绣艺术,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累,形成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

到明清时期“闺阁绣”蓬勃发展,书生于书香门第的绣娘,得到书画艺术的浸染,以画理指导刺绣。在绣作中融入绘画的艺术手法。1980年代初,对锡绣传统技法进行系统梳理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代表作,定名为无锡精微绣。

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红育从1973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学习刺绣。凭着对刺绣的天分和灵气,她最先学会难度较高的双面绣技术,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精细微妙,无论是蝇头小楷,还是寸豆人马都形神兼备。

图片

要在一元硬币大小的绣布上,绣出一只老虎?精微绣,顾名思义,精致微小的双面刺绣,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构思巧妙,锈工精湛。作品往往在很小的画面中,精心构画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案,经由绣娘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无论细若蝇毫的文字,还是寸人豆马,都显得形神兼备、意趣无穷,令人爱不释手。所以有人说,无锡精微绣堪称“淹没在时光中的爱马仕”,这是真正的顶级奢侈品。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赵红育如今也年逾6旬。她说,精微绣全国各地没人能模仿得了,因为技艺难度太大。“线的粗细决定绣品的好坏,最小单位是蚕宝宝的丝,最细的丝是两丝到三丝的时候。双面绣是一次完成两面的,所以反面没有结。写字的时候要屏住呼吸,因为字太小了。”

画绣结合,是锡绣的艺术传统。精微绣,善于从传统绘画中汲取艺术营养,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妙画意,在方寸之间的绣品上,栩栩再生。因此,要求绣工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而真正培养一位大师则需要二三十年。现在无锡精微绣不仅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获得广泛赞誉和认同,代表性传承人也多次去海外进行演示,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

图片

惠山泥人:黄金搭档融入人生悲喜

《如懿传》中,颖嫔向皇后如懿献礼,送的就是无锡大阿福。阿福是惠山泥塑的典型形象,神话传说中有吃小孩儿的妖祟,于是上天派了具有神力的沙孩儿来降服怪兽。惠山泥人艺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可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通常用模具复制生产,其造型简洁拙朴。细货,即手捏泥人,题材以戏曲人物造型为主,又称手捏戏文。手捏戏文的产生与发展,把惠山泥塑艺术推向顶峰。1950年代,蒋子贤、王锡康、陈毓秀、陈浩泉等老艺人培养了喻湘涟、王南仙等优秀传承人,使惠山传统泥塑艺术得以延续。

“我6岁就没有爸爸,就跟着母亲到惠山外祖父家蒋金奎老先生家里生活,我外祖父呢是做泥人的。代代相传,我就是一直从事泥人创作。”泥塑惠山泥人喻湘莲是惠山泥人第四代传人,你看泥胎在她手里轻轻一推,手捏戏文的身段就出来了。她将自己的悲喜苦乐,将那些曾经的岁月都浓缩、升华、融进方寸之间小小的泥人中。

制作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要全神贯注,打断思路就会“不贯气”,伤害整个作品的韵味和神采。捏泥人是个既花脑力又花体力的苦活儿。因为泥怕风吹干,夏天不能吹电扇;冬天捏着连水带冰的泥巴,寒气从手指直透到心里。

为了掌握惠山泥人的传统制作工艺,喻湘涟曾每天在南京博物院库房里修复和临摹“手捏戏文”。之后,她踏遍整个中国研究泥塑艺术。而她制作的惠山泥人,也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机构收藏。

惠山泥人有三分胚子,七分彩的讲究,喻湘涟捏好的穆桂英,经王南仙上色,“画龙点睛”,安上须须、刀、令旗,真正“生动”起来。1955年,因为新中国号召抢救民间传统艺术,江苏省成立了泥塑彩绘研究班,招收40多名学员,于是喻湘涟和王南仙成为同学,她们一个学习捏塑,一个学习彩绘,两人之间的默契历经半个世纪以上。

图片

今天深受人们喜爱的惠山泥人,蜚声中外,从官方的文化交流活动,到民间的迎来送往,惠山泥人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高超的手工技艺,发挥文化交流作用,扩大国际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由于采用石膏材料和模具,制作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惠山捏塑带来更广泛的影响,但“手捏戏文”等需要精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仍期待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总策划:王健 冯秋红

统筹:殷小平 张楠

剪辑制作:赵雨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