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光》第一集:为苦难立碑
2019-12-11 20:13

1982年,万人坑的发现震惊中外,万人坑的发现地后来成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在地。发掘者之一陈平如今已是81岁的老人,但说起37年前那一幕,她至今仍历历在目。发现万人坑的当天,一位老太太在坑边的哭诉更是令人动容。

从那时起,南京市委市政府便打算在万人坑的发现地建立一座纪念馆,以悼念在那场世纪浩劫中遇难的人们,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1985年,纪念馆一期工程竣工,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建筑大师齐康。齐康的父亲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担任难民收容所所长,救助了许许多多的难民。带着这一份家国情怀,齐康先生接到任务后表示:分文不取、随叫随到。他设计的十字碑、大块鹅卵石、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的“遇难者:30万”,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期工程竣工后的20多年,纪念馆又经历了两次扩建。2005年,二期工程期间,纪念馆打算新增一组雕塑,当时的朱成山馆长找到了43岁的雕塑家吴为山。接到邀请后,吴为山全情投入,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受难者,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晕倒在雕塑架下。落成后的群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深深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从万人坑的发现,纪念馆的设计建造,群雕的落成、公祭日的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民族的苦难一幕幕地展现,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