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杂志刊登“环形ecDNA”研究新发现
2019-12-03 01:07

 “Nature重磅发现癌基因存在于环形ecDNA,是否会带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第四次革命?”近日,Ludwig癌症研究所博士后吴思涵所在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首次正面解析癌基因所在环形ecDNA的结构和基本功能,为后续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科研重大突破,使得“环形ecDNA”成为科研圈的高关注话题,并引发网友在知乎热情发问。
论文的第一作者,Ludwig癌症研究所博士后吴思涵是一位知乎深度用户。在论文发表后,他亲自解答网友对论文新发现的疑问,并分析讲解了“环形ecDNA”与癌症治疗的关联,众多科学爱好者与科研从业者参与讨论。

图片
攻克癌症是当今医学领域重要研究课题,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探索癌症背后隐藏的真相。ecDNA在之前已被发现,那么,极具声望且注重创新的《Nature》为什么会再次选中以“环形ecDNA”为题的吴思涵团队呢?
在“Nature重磅发现癌基因存在于环形ecDNA,是否会带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第四次革命?”问题下,吴思涵分享:“我们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3D结构照明+二代测序+optical mapping结合在一起,证明了ecDNA的环状结构,这个工作体量十分巨大。”并且,吴思涵的团队还以大量数据、案例为基础,证明大量转录的癌基因mRNA,与ecDNA之间的因果关系。
科学不仅需要发现,证实和大量案例再现更为实践应用建立了牢固实验基础,恰恰是吴思涵团队的成绩所在。
“CNS”(《Cell》、《Nature》和《Science》简称)作为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主要报道和评论全球科研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去年10月,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由华大集团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对外发布,并发表在专注生命科学领域的《Cell》杂志。
团队核心成员、遗传学博士黄树嘉,在知乎上讲述了这一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规模组学背景数据库”。他表示,大数据的发布不仅将推动国内精准医学科学的发展,也能加强中国科学国际影响力和领域话语权。
同时黄树嘉指出,这篇论文也为组学大数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避开长周期、高成本的人群队列式研究,而是尝试使用大规模超低深度测序数据,构建一个代表普通国人的基线数据。

除了吴思涵与黄树嘉两位专家的分享外,近日,知乎将相关内容整理成“谢邀,人在知乎,刚发《Nature》”主题专题。在专题中,你还能看到三文连发《Nature》的曹原讲解石墨烯三篇论文的不同原理,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实验室博士后严实针对知乎用户的提问一一解答关于“汉语分支”、“汉藏语系”的各类问题,及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赵思家阐述脑科学的“拓荒旅行”等,诸多科学家都亲临知乎,与网友们分享科研经历和成果。
他们的讲述,让更多人看到,科学不仅仅是一篇论文,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非凡的经历、一场激烈的竞赛,严谨而不失魅力。
除了聚集众多科学领域专家,知乎还积累了大量相关优质内容。据统计,在“科学”话题下,知乎已积累了超过103万个问题,用户们通过问答、课程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了解最新科研成果、领域热点事件。知乎理性专业、轻松有趣的讨论氛围,吸引着对科学抱以热情的科研者与爱好者,优质的内容持续产生,使科学问题获得更加专业、深入的解读。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