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之一丨紫牛新闻记者带您看《源·流》
2019-11-09 01:43


    眼下南京最受关注的文物展览,当属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在展出的《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几十年来头一次长时间展出的汤山直立人头盖骨化石、1000多年前的木简、明代绸缎补服……这些文物是如何来到观众面前的呢?南京市博物总馆的专家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正是因为严谨的文保技术,公众才能一睹众国宝风采。 实习生 张令卓 杨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1、“我新鲜而脆弱,头回出门这么久”

汤山直立人头盖骨化石



    所有讲述南京地区人类史的叙述,都要从汤山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开篇。近几十年来,头盖骨化石的原件除了2014年曾展出过半天外,就一直藏身“库房深闺”中。此次《源·流》展,还是直立人头盖骨化石的原件十几年来第一次同时在展厅里正式展出。

    据介绍,1992年头盖骨出土时,中法联合发掘团队在鼓楼医院对骨骼进行了X光检测。其中男性的为智人化石,女性的为猿人化石,比男性的年长十几万年。

    “汤山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不轻易展出,一方面在于其本身具有极高的珍贵性和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和文物本身的特点有关。”南京市博物总馆副总馆长吴阗(音tián)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虽然是展览中年头最久的文物,但和其他古生物化石相比,汤山直立人头盖骨化石比较“新鲜”、石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完全从骨头变成化石。文物最怕的就是展出时环境发生剧变,导致头盖骨化石“掉渣儿”,造成文物破坏。此次展出则通过反复论证评估,为两件化石定制了展陈方案,可谓“一环套一环”的多重保护。

“多亏有它罩着,我才敢出现在你面前”

    南京市博物总馆策展工作室主任、《源·流》展策展人徐佩佩介绍,两件头盖骨化石在库房时,是放置在类似医用的玻璃管中,并且是真空保存。这次展览,头盖骨化石陈列在独立的展柜中,同时又用钟罩形的“盒子”将化石罩住。徐佩佩介绍,展柜下方安装有温、湿度的控制设施,同时“盒子”不仅是抽真空的,而且底部放有特殊“药剂”用以除湿抗氧化。“这种药剂是从德国引进的,只能使用一次,这次展览结束后再打开玻璃罩就失效了。”

“为了让你看清,我待在特殊玻璃做成的展柜里”

    在展厅中记者看到,观众可以360度近距离观察展柜中的化石,上面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原来此次展览中所有的独立展柜都使用“低反射玻璃”。“就是你站在展柜玻璃前,几乎看不到人影的反射,大家拍文物也很方便。”

    徐佩佩介绍,这种低反射玻璃的发生率在2%以下、透光率达到80%以上。但这种材质的玻璃非常昂贵,此次展览,只是展陈最珍贵文物的独立展柜上使用。

2、“整个展览展多久,可得取决于我”

明代天鹿文素绸缎补服

    古代墓葬中出土的纺织品文物,不仅清理修复如剥丝抽茧,难度极高,拿出来展陈更是要小心翼翼。此次展览中的明代天鹿文素绸缎补服,被倾斜地放置在展柜中。这件明代补服出土于南京板仓的徐俌墓。徐俌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五世孙,补服上的补子图案是被明代人视为“麒麟”的长颈鹿,这种原生于非洲草原的动物通过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运回,一时轰动南京。

    徐俌墓的发掘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明代的胶浆墓用糯米汁填充了墓砖之间的缝隙,封闭性很好。我还是听我师父告诉我的,当时徐俌墓打开时,里面陪葬的衣物红红绿绿,都还保留着原色。但在短短十几分钟里,衣物迅速发生了氧化,甚至能听到‘嘶嘶’的声音,原色很快褪光,变成了现在看到的暗黄色。”吴阗说,即使到了4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技术控制这种发掘过程中文物因氧化而造成的破坏,因此考古行业始终遵循不主动发掘的原则。

    明代绸缎补服可以说是整个展览中最“金贵”的文物之一了,其他展出的“小伙伴”都要迁就它。本次《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展将持续到2020年1月,展期约3个多月。“博物馆界有一个通行的要求,纺织品、古代字画的展出3个月左右,就要回文物库房‘休息’,因此书画、纺织文物在库房里都是放在函中,肯定不能长时间光照。”徐佩佩透露,“展览的展期长短一定程度上就因为补服的展期限制。”

“我倾斜的角度,就是我坚强的程度”

   “展览中,古代服饰的状况,你可以根据其摆放的角度来判断。”吴阗介绍,墓葬中出土的古代服饰极为脆弱,如果我们像平时挂衣服一样把它们垂直地挂起来,很可能衣物自身的重力就会造成其撕裂。因此,展出时越是平躺摆放的古代服饰,就说明它的结构越脆弱。

    除了控制温度、湿度外,纺织品、纸张类型的文物都需用尽可能暗的LED冷光源照射“。我们这次陈列明代补服,直接光源的强度比蜡烛还要暗一点,只能通过展厅里其他地方的照明,远远地进行补光,以保证观众能看得清。如果用传统的卤素灯照射,很可能会在表面上留下一块去不掉的光斑。”徐佩佩说。

3、“别的文物用眼睛看,认识我你要用鼻子闻”

宋代乳香


    这件文物乍一看并不起眼,就像用一个小碗盛了一碗灰。其实这碗是玉碗,里面的“灰”是1000年前的香料。这件文物处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的北宋长干寺地宫,和其他文物展示方式不同,策展团队专门在展柜的墙壁上钻了几个小孔,直通到展柜内空间,观众可以在小孔前闻闻1000年前的味道。

通过小孔可以闻闻1000年前的味道



    记者也体验了一下,隐隐约约中似有香味。“其实刚刚开展时味道更浓郁,是一种乳香味,”徐佩佩介绍,在文物仓库中,这碗香是装在密封盒中的,放到展柜里后由于空间更大了,味道就会稀释。不过也不用担心这次展出后香味就会跑光,现在散发味道的是上面一层,下面还有整整一碗呢。”徐佩佩说,未来这件文物还会长时间地香下去。

    我们都知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出口了大量瓷器;而进口商品中最主要的就是香料。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北宋长干寺地宫中出土的铁函和阿育王塔内,就藏有大量香料。此次展出香料属于“乳香类”,是从动物身上提炼而成的。“文物出土时,我们进行了取样鉴定;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是‘木香’,是从植物中提炼的。”徐佩佩说。

    据介绍,古代的动物香料主要从鲸鱼、香獐、灵猫、海狸等动物的分泌物或者腺体中提炼。这件宋代香碗出土前是放在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内,1000年来都处于密封状态,因而香味十分浓郁,至今延绵不绝。


4、“要想在展览中见到我,得等我泡澡泡过瘾了”

东吴“建业宫”木简



    南方土壤性酸,木质文物埋藏于地底下极难保存,除非它们恰好处于淤泥或水中等封闭真空的环境下。本次展览中,有六朝时期的一块木简残片,上书“建业宫”三字依旧清晰可见。三国时期,孙吴在今天的南京建都,称“建业”。文献记录与考古实物相对应,是对历史最好的印证。

    记者在展柜中看到,这件木简只有拇指大小且非常轻薄,为何能深埋地下保存至今?原来,六朝时期长江远比今日宽阔,今日河西、龙江等地区都还在长江之中。木简出土地的颜料坊是当时长江岸边的一座码头。木简正因为落在水中,后又被淤泥包裹,得以保存。展览中,还有颜料坊出土的南朝木屐。

    不过木质文物出土后,还需要一番功夫进行处理。“刚从水里或淤泥里出土的木质文物,其实是吸饱了水分,如果直接风干排除水分,马上就会出现结构性的损坏,就如同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冻豆腐立即下热锅,再捞出来很难有不破裂的。”吴阗介绍,对于这种情况,文保人员会调制特殊溶液作为“洗澡水”,让木质文物“泡澡”,为的是缓慢地将其中的水分排干,原来的空隙替换为这种特制溶液。

    体量越大的木质文物“泡澡”的时间越长。吴阗透露,此前在明代宝船厂作塘遗址里出土的一块大型郑和宝船构件,已经泡了十几年“澡”,目前就要快到“出浴”的阶段了。

链接:参加问卷调查免费看《源·流》展

    此次展览将展出到明年1月5日。观众可以通过参加问卷调查,领取免费入场券。首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南京市博物总馆”,点击下方的“源·流”栏目,跳转新的页面点击“免票券领取”后,完成问卷答题,免费的电子门票就直接保存在“我的优惠券”中。现场直接扫码进场,有效期至展览结束。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