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次集中展出真迹!林散之书法、《千字文》作品精品展在马鞍山市隆重举行
2019-10-09 18:31

图片

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劲松出席活动并致辞

10月8日上午,作为第31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采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当涂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林散之书法、《千字文》作品精品展在市博物馆和图书馆分别开展。林散之书法真迹大规模集中展出,这在安徽省还属于首次。
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劲松,市人大副主任章正,市政协副主席宋金虎,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方文,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平,市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支农,市文联主席吴大巢,当涂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周开林,当涂县副县长袁敏出席开幕式。
 
图片
林散之本人及其作品介绍
 
林散之是马鞍山市和县人,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书风苍劲朴茂,刚劲隽秀,真草篆行诸体各有妙趣,其中尤以草书成就最高,被誉为“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半生飘零,但在艺术上一直勤奋不止、孜孜不倦,尤其在书法上更是秃笔成丘、精益求精。他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气、韵、意、趣均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体现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此次遴选林散之先生40余幅墨宝予以展示,意在宣传林散之的艺术成就和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以及“淡泊名利、不务虚名”的高尚品质。
 
图片
林散之作品真迹展示
 
走进市博物馆的林散之书法艺术展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散之先生的巨幅照片及生平略传。16岁开始学唐碑、魏碑,30岁以后开始学行草,60岁以后才开始写草书。作为20世纪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诗人,林散之的一生虽历经沧桑,但在艺术上的造诣却是至高无上的。
 
图片
林散之作品真迹展示
 
林散之先生苍劲朴茂、刚劲隽秀的书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令现场观展的书法爱好者们若有所思、啧啧称赞。站在作品前,他们有的拿起手机或相机拍摄留存,有的细细品味每一个字的起承转合,停留许久也不愿离去。
“不随世俗任孤行 翰墨风骨写春秋。”了解林散之先生的人都知道,老先生半生飘零,但在艺术上却一直勤奋不止、孜孜不倦,尤其在书法上更是秃笔成丘、精益求精。他的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气、韵、意、趣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体现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当代草圣”。不仅如此,林老一生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用“德艺双馨”四个字来形容他最为贴切。
“此次林散之作品展不仅是诗歌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展,45幅作品全部是林老的书法真迹。”市博物馆馆长李军说,此次共展出林散之先生生前书法真迹45幅,有他的自作诗作品,也有他手书的李白、杜牧、毛泽东等名人名家的诗歌作品。此外,现场还展出并介绍了林老生前用过的部分物件及他与佛教界、文艺界人士的结交之缘。
《千字文》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南朝“姑孰才子”周兴嗣,以书圣王羲之所书一千个不同的字连缀而成的四言韵文,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修身等方方面面,融知识性、可读性和教化性于一体。《千字文》从诞生之时起便广为流传,后经“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流传到西域和东南亚,在时间与空间上产生强大的辐射力,成为我国保存最完整、使用最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少儿启蒙教材,被誉为“蒙学之祖”。南朝以后,智永、张旭、怀素、赵孟 、文征明等历代书法家均曾手书《千字文》,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艺术瑰宝。
在紧邻市博物馆的市图书馆,历、现代名家《千字文》作品展也在同时举行。作为我国问世最早、流传最广的蒙学经典,《千字文》作品展展出的60件作品不仅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读文学字的好机会,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回味古人忘我的日常抄录状态,从而更好地传承经典,让经典永流传。
 
图片
马鞍山市民在欣赏大师作品
 
一个是德艺双馨、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我市著名书画家、诗人林散之,一个是被誉为“蒙学之祖”、出自南朝“姑孰才子”周兴嗣之手的《千字文》,两项精品艺术展作为第31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无疑是马鞍山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喜事、盛事。
整个展出将持续展出至10月16日。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