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智慧温室种植大赛预赛揭晓 五支获胜队开启AI番茄种植
2019-09-20 17:41

9月20日,腾讯与欧洲顶级农业大学 WUR(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举办的“国际智慧温室种植大赛”预赛结果揭晓,经过24小时黑客马拉松温室算法模拟赛的激烈角逐,成员来中国农科院、首尔大学等的5支队伍脱颖而出。

他们将从 12 月起挑战用 AI 和 IoT 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远程控制温室种植番茄,达到五大目标:品质好、产量高、能耗少、自动化、技术可迁移,探索未来智慧农业的最大技术可能。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顶级的农业与 AI 领域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组成来自 26 个国家的 21 支团队,超过 200 名专家与学生。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先生表示,当年轻的AI技术与古老的农业碰撞,会有诸多挑战与难题,这需要我们的耐心、创新、甚至是灵光一闪,才能把握背后的无限机遇。希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跨界人才通力合作,用技术为地球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在去年的首届大赛中,AI算法展现了巨大潜力,在4个月的黄瓜生产中实现了17%的净利润增长。今年大赛将继续利用AI和IoT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挑战在6个月内远程控制温室种植番茄,并向5个目标不断迈进:品质好、产量高、能耗少、自动化、技术可迁移。

从12月开始,这5支优胜团队要将虚拟数据与瓦赫宁根大学的真实温室结合,利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器等收集温室气候及作物生成数据,打造 AI 算法优化作物种植决策与温室远程控制方案,再利用仿真温室环境的模拟器进行效果测试与模型迭代,从而创造一个可控环境下的通用人工智能种植方案。

专家介绍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渐渗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在产前阶段,人工智能可通过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分析,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合理施肥。另外,还可帮助筛选和改良农作物基因,达到提升口味、增强抗虫性、增加产量的目的。

在产中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可识别作物品种、病害程度和杂草生长情况,实现智能预防和管理病虫草害,减少经济损失。而针对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缺陷,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处理卫星图像数据,可预测天气等环境变化对作物的影响,提前应对。

在产后阶段,具有计算机视觉的机械臂可进行农产品售前品质检测、分类和包装等工作;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行情,可帮助农产品电商运营,引导企业制定更灵活准确的销售策略;通过人工智能遗传算法和多目标路径优化数学模型,可对物流配送路径进行智能优化,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等。扬子晚报/紫牛记者  徐晓风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