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丰碑|她是真·隐形守护者
2019-08-31 21:22

      图片

谍战剧《风筝》最后一集结尾出现了一系列人物的黑白照片,她们都是我党情报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英雄。

图片

其中一位是沈安娜,人们喜欢称她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图片
1948年4月4日,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国民党中央全会,主席台右二为沈安娜。这张照片同年4月14日发表于《中央日报》。

熟悉热门谍战题材游戏《隐形守护者》的人都知道,游戏里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选择,可能都生死攸关.....

而真实世界中的“隐形守护者”沈安娜,可以说,其人生路上布满了选择和考验。但她凭着速记员的一支素笔,潜伏敌营十四载,从未暴露。


19岁的选择
放弃明星梦想 孤身前往杭州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在江苏泰兴县城的一个书香门第、世族大家。她从小就很倔强,拒绝家人为自己裹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同时为了帮姐姐沈珉摆脱包办婚姻的压迫,沈安娜陪姐姐离家出走,前往上海。

图片
南洋高级商业中学旧址(1934年摄)

在上海,沈安娜考入了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她的同学中,有好几个已是电影明星,如王人美、黎莉莉。

图片
左:王人美 右:黎莉莉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我母亲当时的一个最好的闺蜜叫叶露茜,她正和赵丹热恋中。所以,我母亲受到影响也曾有去拍电影的想法。

图片
19岁的沈安娜,1934年摄于上海

1934年夏天,才读完高二的沈安娜因为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去了学费较低且只需半年即可毕业的上海炳勋中文速记学校。

临近毕业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来招速记员。校长挑选了三名实习生,成绩优异的沈安娜也在其中,可沈安娜却不愿意去,她觉得“怎么能去衙门伺候官老爷呢!”

图片
沈安娜在上海炳勋中文速记学校求学时所用的课本和词典。

“到底是去当一个电影明星?
还是学会了速记,到社会上谋生? ”
年轻的沈安娜心中产生了彷徨。

就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在“南洋高商”的学长——华明之和已与沈珉结为夫妻的舒曰信,带来了一个消息。

图片
左:舒曰信;右:沈珉(沈安娜姐姐)

沈安娜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两位学长就是她所敬佩的、为国为民的“共产党”。他们都是接受中共中央特科王学文领导的共产党员,现在,党组织希望“沈安娜去应试浙江省政府的速记员职位,打入国民党内部为党做情报工作。”

图片
王学文,摄于1927,日本京都

1934年的11月,原先就向往参加革命的沈安娜接受任务,只身一人,从上海前往杭州。

那一年,她19岁,没有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却成了革命工作中一位演技绝佳的“女主角”。

图片
1948年,沈安娜,摄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楼大门前


爱情的选择
追求共同理想 情报催化爱情之花

根据党组织的指令,沈安娜到了杭州,成为浙江省政府里唯一的一名速记员。

当时华明之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当业务员,实际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图片
1934年 21岁的华明之

考虑到沈安娜的安全,王学文特别指派华明之做上海和杭州之间的交通联络工作,由他来传递沈安娜获得的情报。

华明之就常常在节假日清早乘火车去杭州,晚上再乘夜车回上海。浪漫的“约会”其实是传递情报的掩护。

1935年的5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主题曲是《义勇军进行曲》。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我父亲带着一个口琴,然后带着一个歌片,就到了杭州,在九溪十八涧,他们两个人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我母亲也就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们的革命之歌,也是他们的爱情之歌,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目标。他们在一起,情报工作是爱情催化剂。

1935年秋天,经过组织批准,沈安娜与华明之在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他们成了一对真正的“情报夫妻”,并在之后相濡以沫、休戚与共近七十年。

图片
1946年 华明之与沈安娜

图片
1989年,华明之与沈安娜被评为全国金婚佳侣。

图片
左:华明之与沈安娜金婚证 ;右:金婚获奖交颈鹤

华克放将父母的默契配合称为“流水作业法”。沈安娜在“前台”,白天搜集情报,晚上回到家里把原始速记稿翻译成文字;华明之在“后台”,后半夜负责整编、浓缩、密写、密藏和传递情报。

 

职业的选择
磨练业务能力 誓做“无名英雄”

为了使情报工作做得更好,沈安娜和华明之曾有过一个“五条原则”。第五条就是不断磨练业务能力。

图片
图片摘自:《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每分钟200字的速记技能,出色的文字功底和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是沈安娜在国民党内部“站稳”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
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 重庆

1938年,重庆,沈安娜已“潜伏”进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处,开始参与有蒋介石主持的国民党高层决策会议,获取了更多国民党高层机密。

图片
1939年1月21日,沈琬(沈安娜)记录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有关文件(台湾国民党史馆保存)

为了提高记录速度,也为了保密,沈安娜还自创了一种速联符号,即使与炳勋速记教科书对照,别人也无法识别,如同独创了一种密码。

图片
沈安娜使用的速记符号

而就在顺利在国民党内部“站稳”之时,沈安娜却“闹起了脾气”。

看到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到革命圣地延安去了,沈安娜内心也非常向往延安,还想到一线去“打鬼子”。

与此同时,她每天见到的中央党部里的国民党官员,不是抢房子,就是抢官职,甚至于老婆没有带来的,还要抢老婆——她觉得乌烟瘴气。于是,她真的就跟共产党重庆通讯处的领导说,不想再干了,她要去延安。

图片
1938年,周恩来、邓颖超在重庆

几天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把沈安娜专门请到他们在重庆的家中,和她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最后,邓颖超同志说了一句:“小沈,你要好好努力,要甘当无名英雄。”

“什么是甘当无名英雄?”当时的沈安娜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她记住了。

图片
1979.12.27 沈安娜与邓颖超在西花厅


信仰的选择
两度与组织失联 忍耐与希望同在

在沈安娜长达14年的潜伏生涯中,夫妻俩经受过无数次危险的考验,期间,还两度失联......而坚定的信仰是“定海神针”。

1937年年底,杭州沦陷前,他们同中共上级组织失去了联系。之后,他们从报纸上寻找线索,决定先到武汉寻找组织!

1938年春,沈安娜终于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并接到一个更加重要的秘密任务——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此后,沈安娜又根据上级指示,从武汉迁往重庆。

图片
沈安娜、华明之与华克放摄于1941年,重庆。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
在重庆,我的父母住在上清寺街75号。我后来就生在这个地方。在重庆的这个家大约只有9平米大。夏天湿热、冬天寒冷,有很多老鼠。

图片

情报就藏在一个铁皮小箱子里

1942年秋的一个星期天,到了和上级领导徐仲航约定接头的日子,可是时间已过,人还是没有来。沈安娜和华明之猜测应该是出事了。

图片
徐仲航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正中书局总管理处业务处长,但他其实是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秘密党员。在狱中他经受酷刑却坚不吐实,保护了沈安娜和华明之。

在与上线失去联系后,他们按下了一个“静默的键”,就是不能去找党组织,而是要静静地、耐心地守住自己的岗位,等待组织来找他们。就这样,熬了三年。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
我问过母亲,那三年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过了很久,她才说了这么一句话:怎么熬过来的?希望与忍耐同在啊。

“忍耐”是什么意思?
沈安娜说:“什么都要忍耐,在中央党部,听到反共叫嚣,要镇静自若,不能暴露。”

1942年11月,国民党在陪都重庆召开五届十中全会,会上一片反共叫嚣。突然,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国民党元老张继站起来,手指蒋介石大声嚷嚷:“共产党就在你身边,你还不知道呢!”而当时,沈安娜就坐在会场的速记席上。

沈安娜心中一惊,但迅速镇定下来。她想,这一定不是说的自己,要是的话,早就被抓起来了。

那“希望”又是什么呢?
在“蛰伏”的这3年中,国民党中央党部曾考虑给作为速记骨干的沈安娜换一个好一点的宿舍。但沈安娜夫妇选择守着破烂的9平米小屋,因为这是他们同上级党组织联系的唯一联络点。

直到1945年10月的一个晚上,期盼已久的敲门暗号响起来了。

当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情报部副部长的吴克坚来国统区领导秘密情报工作,沈安娜夫妇终于重新和组织接上了关系。

藏在小铁皮箱里的情报又可以传递出去了...

图片
吴克坚在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务委员、《新华日报》总编辑;右:重庆《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

沈安娜的情报很特别,她不仅会记录国民党中央开会时的一些重要战略决策,还会根据上级要求,把会场当时的气氛及核心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气,包括蒋介石骂人,都仔仔细细、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于中共中央掌握敌人的内部矛盾和派系斗争。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
恢复联系后,从1945年的10月一直到1946年的5月,差不多半年时间里,国共合作期间,我父母提供了很多很重要的情报,在国共互相辩论的时候,我们党总是占上风。

图片

沈安娜之女 华克放 :
我父亲有一块非常老旧的怀表。他会准时准点的,大约是在12点左右,和吴克坚同志接头、会面。两个人相向而行,手一搭,我母亲获取的情报,就从我父亲的手里到了吴克坚同志的手里了。

被誉“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沈安娜自己却说“我不是”

解放后,沈安娜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从旗袍换成了军装,戴上了军帽,把自己长达14年的地下秘密情报工作,就像换衣服、翻书一样轻飘飘地翻过去了。

图片
穿上军装的沈安娜

但这14年里,沈安娜没有一天不紧绷着神经,没有一天不承受着暴露的压力。

图片
1951年沈安娜的保健证,上面注明患“严重胃溃疡、神经衰弱、贫血”。

弥留之际,照顾沈安娜的小护工听见她在昏迷的时候,嘴里还在喃喃自语:“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

2010年6月16日,沈安娜与世长辞,在生命的尽头,依旧牢记自己的使命:隐蔽!守护!

而对于“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这样的称号,华克放透露:母亲经常嘱咐,“不要把我拔高了。”

图片
图片摘自:《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华克放撰写的后记

沈安娜去世前特意嘱咐家人将自己省吃俭用积蓄的10万元捐赠母校——江苏省泰兴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发放。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9年。


*图片由受访者华克放提供,授权“红色丰碑”专题报道使用*

采写:景洁、邱悦、王国柱
本期责编:王梦航
专题统筹:刘璞

图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