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效机制,南京城管“三连环”管理共享出行行业
2019-08-14 12:40

扬子晚报网8月14日讯(记者  徐媛园)共享单车是我国经济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但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最早一批引进共享单车的城市,南京城市管理部门在共享单车的规划与管理上,也在探索中,率先走出了“三连环”的创新策略。

第一环,实施总量管控,建立国内首个共享出行行业健康生态
从最高峰时13家共享单车企业扎堆南京,城市路面110万辆在运营单车;到如今4家单车企业各司其职,36.7万总份额的“稳定”。 这是一场政企共同执行的历时两年的努力。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叶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行业发展之初,企业的资本扩张规划与城市市场环境不相匹配,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新业态也没有找到扎根城市的根本方法,造成企业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路。”
叶彬认为,建立有序的市场管理秩序,是共享单车行业必须跨过的“门槛”,而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实行总量管控。
2018年1月15日,南京交通、城管、公安首次联合叫停共享单车的“资本扩张”,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城市现有出行环境及需求进行评估,确定30—38万辆被认为是当时适宜城市发展的最佳规模。
三部门约谈在运营单车企业,并最终达成共识,暂停新增投放车辆,共同建立南京共享单车行业基础的“骑行公约”。首次提出,将企业、政府、用户列为公约的基本三要素,三方共同努力,各有责任和义务,打造共享单车管理“闭环”。
  
第二环,打造城市出行“美丽视觉”,实行清拖单车及破损单车置换
今年4月22日,南京市交通、城管、交管三部门发布联合公告,公告之日起,实行共享单车企业限期取回既往被清拖车辆,逾期不取回的车辆,将按无主车辆依法处理报废。这种“资源返还”的思路,缓和了管理中政府与企业对立的态势,也最大程度避免了资源浪费。
“让可用车辆回归路面,让报废车辆绿化再生。“基于这种理念,同年7月,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尝试建立企业自我调节的管理机制,建立破损单车定期清理制度。每季度集中组织企业清理一次,全部由各企业自行处理报废。预计到今年9月,南京在运营的哈啰出行和摩拜单车两家企业,将完成9万辆新车置换破损单车的工作。
此次破损单车的认定标准是南京市城管局牵头与南京市场现有的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协商制定的。包括:车身变形损坏、车身零件脱落、车身锈蚀或大面积污染以及单车前后二维码损坏等。
哈啰单车工作人员介绍,被认定为破损的共享单车,将由单车运维人员标记,集中,最后分类处理。“在进行封存之后,会根据车辆的破损等级进行分类,根据破损和折旧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规整之后,按照单车不同部位材质来进行绿色再生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行业普遍认为,实行破损单车置换,不仅还城市出行一份“美丽视觉”,也能更好的保证市民骑行安全,真正的实现共享和绿色发展。
 
第三环,探索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江苏省首个共享单车监测网
与时俱进,南京市城管局将智能技术引入城市共享单车的管理上。今年3月13日,江苏首个共享单车监测网在南京市栖霞区试点。通过在路边电线杆上安装“定点饱和度监测仪”,每隔20秒自动扫描区域内单车的蓝牙编码,来监测区域内的单车总量。
 
通过23个监测仪,主管部门可以清晰掌握每个点的各家单车数量,由此判断该处是否存在超量投放。而共享单车企业也因此获得更明确的调度指引。试点企业-哈啰出行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在与政府部门共享“天眼”信息后,公司调度指挥更及时更准确了。在日常运维管理方面,南京市城管局始终坚持建立共享单车联管联动机制。
集中使用4家共享单车区域运维力量,定人定岗,重点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全方位覆盖重点整治路段区域,按照重点区域1小时、其它区域2小时巡查一次的要求,以强有力的整治,积极促成常态化管理模式的形成。
提及南京共享单车未来的走向,南京市城管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叶彬表示,共享出行行业发展至今,日趋成熟,如何更好的落地生根,融入城市血脉,应当是企业和主管部门共同探索、解决的问题。
下一阶段,南京市城管局将建立共享单车秩序管理新机制。在破损共享单车清理结束后,将进一步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和巡查机制,因地制宜,真正把管理落地,落到实处。按照重点区域加强力量,其它路段强化单车摆放秩序管理,做到整齐有序。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