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这位百岁老兵曾是白求恩战友,今紧急召回家中八名“小兵”,为了…
2019-07-29 21:16

7月29日,本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却因一场特殊的“生日庆典”而显出它的不平凡。

这一天,在江苏省军区连云港离职干部休养所学习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他的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庄严而虔诚。面前红色的木桌上摆着一个白色的蛋糕,蛋糕上画着的鲜艳党旗和“92”两个数字,显示出这一天不同寻常的意义。
老人名叫张克敬,今年已经100岁了,他是一名老军人,也曾是白求恩的亲密战友。戎马大半生的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胸前的勋章记录着老人过去经历的峥嵘岁月。

今年,为庆祝即将到来的第92个建军节,他将远在全国各地曾经参军锻炼过的子女们全部召集回来,与他们共同度过一个特殊的“生日”。

第92个建军节

晚辈们从各地赶回庆祝

张克敬老人,1919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市,1939年2月,老人参军加入革命,1942年入党。上个世纪60年代,老人随部队来到连云港定居,他和老伴一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胸前数十枚军功章见证了他光辉的峥嵘岁月。2014年,老伴因病不幸去世,老人的起居便由儿女们轮流照料。

 图片
张克敬老人胸前数十枚军功章见证了他光辉的峥嵘岁月

对于上世纪30年代参军的张克敬老人来说,每年的八一建军节都是他必过的节日。“在今年建军节即将来临前,我爸爸就想能不能把子女们都喊到连云港来,陪他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张克敬的五儿子张立军说。
老人的子女接到通知后立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姐从威海,大哥从青岛,二哥从西安,三哥从苏州,四哥和我及六弟都在连云港,大家一起陪老人庆祝第92个建军节。

张克敬大女儿张晓霞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们兄弟姊妹七人,她是长女,也是老大,张国庆是她大弟,二弟张征平,三弟张海滨,四弟张跃进和五弟张立军是双胞胎,还有六弟张明鸣。从1965年到1978年,姊妹七人相继被父母送到部队锻炼。“我爷爷和姥爷、大伯都是八路军,爸妈加上我们兄弟姊妹,我爱人以及小一辈共13人参过军。”张晓霞自豪地说。这次紧急赶回来的,有他们兄弟姊妹七人,以及孙女(张国庆的女儿)张娜八人。


当日上午9点半,紫牛新闻记者在干休所学习室看到,室内的一面墙上挂好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三代军人同迎八一”,横幅前面摆好了两张桌子,桌上放着一只大蛋糕,蛋糕上面画有一面鲜艳的红旗,红旗下方有“92”两个数字。随后,张克敬老人在子女们的照顾下,来到学习室,准备提前庆祝八一建军节。

图片
张克敬老人和子女们同庆八一建军节

 

孙女张娜(张国庆的女儿)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建军92周年,爷爷正好100周岁,她曾经也是部队一名文艺兵,所以她和父母接到五叔电话后,专程从青岛赶来,就是想来看看爷爷,陪爷爷一起过节。
老人虽然语言表达已经不那么清晰,但面对镜头,张克敬面带微笑,一字一顿地告诉大家:“我们的好生活都是党给的!共产党万岁!热烈祝贺第92个建军节。”

图片
蛋糕上面画有一面鲜艳的红旗

红旗下方有“92”两个数字

77年党龄

夫妻俩都是白求恩的亲密战友

在与张克敬老人及其子女的交谈中紫牛新闻记者得知,张克敬老人1939年参军入伍后,第二年经组织选送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学习,毕业后分在晋察冀军区部队工作。
更让张克敬老人骄傲的是,他妻子刘燕曾和国际友人白求恩一起工作过,而他曾经也是白求恩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可以说,他们都是白求恩同志的亲密战友。因为受白求恩精神的强烈感染,夫妻俩立志学好医多救人。战争年代,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冒着炮火奋战在救援一线,无数的战友都是因为有了他们,才重新获得了生命。
张晓霞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她母亲刘燕(原名李秀)曾是1938年随外祖父参军的,因外祖父当时在冀中军区后方医院当管理员,当时才13岁的母亲参军后在军区医院护训队学习。1939年她母亲见到了白求恩,一次白求恩在给医护人员讲话中说,“战场抢救伤员动作要快,给伤员包扎早一分钟,伤员就少流一分钟的血,生命就有可能保住。”白求恩的这番讲话一直铭刻在母亲心中。母亲在后来多次战斗中为抢救伤员,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工作模范。


70载风雨同舟

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提到妻子刘燕,张克敬老人凝重的表情便露出一丝微笑。他在回忆录里写道:“1943年,我随冀中九分区部队打回冀中平原后,由于战斗频繁,生活艰苦,卫生条件差,身上起了两个脓肿。当时,给我换药的女护士李秀(后改名刘燕)年龄不过十七八岁,长得眉清目秀,身材窈窕,举止大方,给我换药时虽彼此没有说话,但她细心周到的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她的身影在我脑海里时常浮现。”

图片
张克敬和妻子刘燕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人介绍,张克敬和刘燕建立了恋爱关系,随后共同向组织提出结婚申请,经分区领导批准,于1946年初在天津西东沽港村举行了婚礼。
随着战争的需要,冀中军区成立独立野战独七旅,张克敬又调到独七旅直属卫生所当所长,刘燕也一同调到该所。行军路途较远,有时一夜行军百里。当时刘燕还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四五个月了,两腿浮肿,但走起路来仍然很快,从不掉队。在后来的日子里,夫妇俩随部队南征北战,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并肩作战。
全国解放后,1951年7月1日他们又一起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为抢救伤员,夫妇俩不怕苦,不怕累,有时一人照顾二十多个伤员,抬着担架穿过敌人封锁线,把生命交给了党和人民,直到战争胜利。
“怀我的时候,父母都正在朝鲜战场上,‘征平’就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二儿子张征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父母为了国家,奉献了青春和岁月,我们以他们为荣。”
1955年,组织批准全军女兵复员,刘燕积极响应,并转为随军家属,还被颁发了“自由独立”和“解放”荣誉章,后在部队做起家属委员会工作。“我和刘燕共同走过70载春秋,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甜蜜。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我心里就感慨万分。”张克敬老人在回忆录里写道。

“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不要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就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说着,老人的声音哽咽了:“我已经很幸运了,有那么多战友没能看到胜利。”

图片
张克敬老人敬礼

 

汶川地震带头捐款

生活朴素家风很严

离休后,张克敬夫妻担任了30年的干休所管委会和老委会主任,他们德高望重,每家有家长里短,都是夫妻俩出面帮助解决,干休所的活动,也几乎都由夫妻俩策划组织。
“汶川地震,老人带头捐了2000元后,又和老伴一起送来了6000元的特殊党费,为其他的同志带了好头。”干休所干事陈岩介绍,“其实,这么多年,老人每年都在捐钱给那些需要的人,只是,从来不喜欢留名字。”
老人在生活方面很艰苦朴素,能节约的地方从来不浪费,这些精神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张立军说:“从小父亲就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自律。现在,我们都长大了,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依旧会时常叮嘱我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图片
张克敬老人

“父母都是严于律己的人,对我们教育很严格,在每年家庭聚会的时候,父亲都要把自己制定的家风家训在晚辈前读一遍,并将他亲手书写的家风送给每人一份。受他们的影响,我们兄弟姐妹都非常友爱,互敬互爱,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张克敬的儿子张立军说。
如今,刘燕老人已经离开了,但张克敬老人依旧把妻子的照片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每天,他都会端详一会儿老伴,仿佛妻子就在他的身边。


饱含深情挥毫写下

“百岁军礼献给党”

近日,在老人家中,紫牛新闻记者看到书房里的一个角落满满地摆放着老人的各种荣誉,而老人的书桌上则摆满了书本和笔墨。老人说他想以特殊的方式向党和人民军队献礼。说罢,老人拿起毛笔,蘸饱了墨,在纸上写下了“百岁军礼献给党”七个大字。书法刚劲有力,颇有大家风范。

图片
老人在纸上写下了“百岁军礼献给党”七个大字

 

回顾战争年代的经历,完全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而这个戎马大半生的军人,却在离休后做出了一个“文绉绉”的决定:每天练习毛笔字,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张克敬老人还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离休后,他感到不少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关注有待加强,决定以身作则带头学习。
他的儿子张立军经常感慨:“开始以为父亲这项爱好只是突发奇想,没想到他坚持这项兴趣爱好近40年了,直到100岁热情仍不见消退,每天都坚持练两小时。”
除了练字,老人的国画也是炉火纯青,一幅《芦雁飞鸣食宿图》惟妙惟肖,生动万分。而且,老人都是自学成才的。
“张老爱读书练字,特别喜欢用小楷抄写党的政策方针,装订成册后送给我们这些年轻人阅读。练字除了能传承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是能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让自己更加豁达开朗,这也许是老人长寿的秘诀吧。”干休所干事陈岩说。

图片
老人用小楷抄写党的政策方针

 

知道老人爱书法,海州诗词楹联协会会长朱成安携书法家向张克敬老人送来了楹联书法作品,上面写道:“克敌雄风,今虽百岁军威耀;敬身本色,永是初心国梦追!”这副楹联书法作品,正是老人的真实写照。
祝愿这位可敬的老人身体健康,家风绵长,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图片
朱成安携书法家向张克敬老人送来了楹联书法作品

 

紫牛新闻记者|张凌飞

通讯员 董洪旺 樊婷

编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记者拍摄

-END-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