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突发尿毒症 母亲毅然决定捐肾
2023-03-18 07:32

 图片

手术时的情景

 

 

  3月2日,南医大二附院成功实施该院第一例亲体肾移植手术,南京市民罗女士为20岁的儿子小俊(化名)捐出自己的一个健康肾脏。记者了解到,该手术的突破之处在于采取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为江苏首例。3月17日,罗女士接受了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的捐赠,成为该基金会亲体肾移植捐肾供体手术救助项目的第一例获益者。 通讯员 陈艳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高中生突发尿毒症

  2020年6月,正在读高中的小俊在学校进行了一次体检,结果显示其血压偏高,低压120,高压180,罗女士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但一家人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带小俊前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俊的肌酐值高达460。记者了解到,像小俊这样的青少年,肌酐值正常在100以下。

  “基本就确诊尿毒症了”,想起那一刻的心痛无助,罗女士依然忍不住掉眼泪。随后,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在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采取保守治疗后,小俊的肌酐值不降反升,最高达到800多。医生建议小俊进行至少一年时间的血透后,实施肾移植手术。

  从听说儿子要换肾的那一刻,罗女士就做好了捐肾的准备。随后的配型结果也显示,母子二人配型成功。

  在边血透边等待肾移植的过程中,原本暂时休学的小俊重新回到校园,准备2022年的高考。罗女士说,儿子特别坚强,在高中繁重的学业下,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的血透,他都坚持下来了。2022年夏天小俊如期参加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虽然最后因为身体原因未能被录取,但他已经做好了肾移植后复读再次备战高考的准备。

  江苏首例!手术只开一个切口

  2022年末,罗女士一家人决定转院到南医大二附院进行肾移植手术。据悉,南医大二附院自2021年6月获得肾脏移植执业资格后,已累计完成66例肾移植手术。但该手术为二附院实施的第一例亲体肾移植手术。

  记者了解到,对于首例亲体肾移植手术,二附院高度重视,医务处、护理部、肾移植团队、泌尿外科、肾脏病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联动,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手术于3月2日上午进行,由院长顾民教授亲自主刀。

  当天顾民教授团队采取的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术中开一个切口,在单孔腹腔镜下,将需要取出的肾脏完全游离出来之后,再将肾脏的血管离断取出,移植到患者身上,这项技术为江苏省内首次开展。

  顾民教授介绍,传统开放手术取肾,对供者创伤大、术后住院时间长,且影响美观。 而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观等优点。而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单孔腹腔镜因为操作空间小、解剖定位困难,对医术要求也更高。

  取肾、移植,两台手术无缝衔接。很快,罗女士的肾脏移植到小俊的身体里,手术获得成功!

  身体恢复后将再战高考

  经过一周左右的休养,记者在病房看到罗女士和小俊时,两人气色都不错,小俊说,“感觉有精神了,身体上轻松不少”。罗女士的激动更是溢于言表,“要特别感谢二附院这个团队,专业又温暖”。小俊已和妈妈约定,身体恢复后就重新回到学校,再战高考。

  据悉,亲体肾移植的供体手术不在各级各类医疗保险的承保范围内,需要供体患者全额自费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二附院通过医院基金会向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求助,请求他们为亲体肾移植供体手术提供专项捐助,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3月17日上午,“瑞华医疗救助项目”——亲体肾移植捐肾供体手术救助签约仪式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行,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二附院亲体肾移植手术供体医疗费用的救助。罗女士成为第一位获益对象。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