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就是养命!秋季这些养生要点早知道
2022-08-31 22:07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今年夏季极端炎热,人们被折磨得身心俱疲,或是身体燥热吃不下东西,或是吃冷饮、吹空调等贪凉行为过度,导致脾胃功能虚弱。处暑过后,天气渐渐转凉,此时正确养生、合理饮食至关重要。秋季调养脾胃既能弥补夏季损耗,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做准备,对于全年的养生保健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脾胃?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徐艺主任中医师来支招。

 

图片

图源 视觉中国

中医“脾胃”范畴大,为后天之本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医里的“脾胃”到底指的是什么,和西医“脾胃”有何不同。

西医的“脾胃”指的是脾、胃这两个脏器,具有不同的解剖形态以及各自不同的功能,胃主要是容纳和初步消化食物,脾脏在西医中则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免疫活动。

而中医脾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了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腺等多个脏器,其实可以将之通俗理解为整个消化系统。既然中医的脾胃是消化系统,“脾胃好则体质强,脾胃伤则百病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人体来说,摄入足够的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基本条件。人出生以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

 

图片

图源 视觉中国

判断脾胃是否健康看这几点

健康的脾胃要能吃耐受,不会轻易上火、拉肚子,平时注意观察以下几点:

看舌头:正常舌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如果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舌头两边有齿痕、舌苔白而厚腻,说明脾胃有问题。

看脸色:若面色暗淡萎黄,则是脾虚的表现。

看嘴唇:脾胃功能好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反之嘴唇发白、没有血色,甚至发暗。

看手掌:正常的手掌是润泽的淡红色,大、小鱼际饱满。脾虚的人手掌颜色淡黄或淡白,大、小鱼际不饱满,有皱褶。

 

图片

图源 视觉中国

脾胃失和的信号早知道

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经常熬夜、不规律饮食等原因,如今我们的脾胃时常发出警报,出现腹胀、腹痛、嗳气、腹泻、恶心呕吐、大便不调等症状。除此以外,还有些特殊的表现,也可能和脾胃失和有关,要引起重视。

1、牙龈肿痛

牙龈肿痛上火可能是由于胃火过盛引起来的症状,但是导致牙龈肿痛上火的原因有很多,辛辣刺激饮食、气候炎热、吃了药物、情绪不好或者身体上火等,都可能会导致牙龈肿痛上火。

2、手脚冰凉

胃寒说明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而且会出现脾胃功能不良,从而引起中焦虚寒。脾主四肢,胃寒的患者就会出现怕冷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四肢冰冷。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中药方剂包括理中汤(丸)、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患者在用药调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3、睡觉流口水

除了疾病导致的流口水外,很多成年人流口水是因为脾虚。中医认为,如果脾虚,人的面部肌肉就易松弛,加上口腔内腺体分泌物多,睡觉时就不能自主咽下口水,自然就易流口水。

4、味觉异常

脾主味觉,如果脾的功能失常,味觉就会产生变化。李杲在《脾胃论》中屡有论及,如谓“脾胃之虚,怠惰嗜卧……食无味”,“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 同时,脾胃功能失常,还可出现味觉感知异常如口甜是脾胃湿热、肝脾痰火,口苦是肠胃热盛,口酸多反映脾胃气弱,口咸多由于脾土湿困及肾阴不足,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寒或湿困脾胃。

秋季养护脾胃正当时

人们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季,初秋依旧湿热当令,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伤脾胃,出现烦渴、四肢困倦、胸闷、呕恶等表现。因此初秋时节养护脾胃十分必要。

1、饮食清淡易消化

饮食方面宜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过凉的食物,避免食用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例如隔夜菜、凉拌菜等。

2、秋季进补要适量

秋季进补不要过量食用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在养阴润燥的同时,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胡椒、花椒、丁香等。对于素体阳气亏虚以及容易感受寒湿腹泻的人群,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化湿的药食两用之品,如薏仁、山药、茯苓等煮粥。

3、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腹部和后背这两个地方最容易受到湿寒邪气的侵犯,白天少穿露脐露背装,晚上睡觉要用薄被护住肚子和背部。

4、适当运动

一般来说, 饭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再散步,做些轻微的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从而帮助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要运动, 对于平时经常锻炼的人, 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后可以开始做些轻微的运动;不常锻炼的人, 休息时间应当更长一些。

5、中医小妙招

中药泡脚、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疗法,有助于健脾,有效提高人体抗邪御病能力。

通讯员  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