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南外仙林法布尔”回母校畅谈昆虫与理想
2022-05-19 21:46

他是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重点支持培养的青年科普作家,是美国名校昆虫学在读硕士,他还是南外仙林分校的校友,中学在这里生活了六年。正值南外仙林“六大节”之一的科技节,5月17日下午,南外仙林分校2017届毕业生詹志鸿回到母校,给初中学弟学妹带来一场“刷新认知”的讲座。


【大开眼界的昆虫讲座】

害虫?益虫?从“分得清”到“分不清”

科学严谨的态度,娓娓道来的讲述,一张张亲手拍摄的稀有昆虫照片,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昆虫知识,詹志鸿的昆虫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更对大自然涌生出另一番感触。

很多人熟悉昆虫,却不知道“昆虫”名称的由来,詹志鸿由此说起。在汉语中,“昆”有众多的意思。在自然界,昆虫是数量很多的物种。世界上95%的物种属于无脊椎动物,85%的无脊椎动物属于节肢动物,90%的节肢动物属于昆虫。

人们习惯于把昆虫划分为“害虫”或是“益虫”,那么什么是“害虫”?什么是“益虫”?苍蝇可算是“公认的害虫”。而实际上苍蝇还是大自然的“清洁工”,法医的好帮手,有时甚至充当“正义的化身”。 螳螂普遍被认为是“益虫”,因为它能吃掉危害农作物的蝗虫,但它同时也是“侵略性物种”,蜂鸟的杀手。“害虫”和“益虫”只是以人类的角度出发,自然界中不存在类似划分。


面对浩瀚如星辰的昆虫学,

必须承认“我们不知道!”

为什么昆虫的种类那么丰富?答案令人意外,科学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詹志鸿的导师、全美最著名的分类学家对他说,没有人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昆虫学家,因为昆虫学浩瀚如星辰,单凭个人智慧,无法解释其中的许多奥秘,毕生研究也只能触及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也许是十万分之一。

从昆虫学诞生的时代起,科学家们就试图去解释“为什么昆虫的种类这么丰富”,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没有一种能适用于所有的昆虫。在昆虫面前,人类只能承认“我们不知道”。

就像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真正激情满怀,他就终生是个小学生,只不过不是书本的小学生,而是世间万物这个知识永不枯竭的大学校的小学生。

即便已经小有名气,詹志鸿一直谦逊地自称为“昆虫爱好者”,他愿意继续俯身于山水之间,研究昆虫,探索大自然,也希望通过参与科普工作,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动植物,包括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昆虫。


【回答学弟学妹提问】

如果蚊子灭绝了,会怎么样?

讲座最后10分钟,可以自由提问。面对有趣的昆虫世界,同学们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詹志鸿连连赞叹:“没想到大家的提问,质量都这么高!”他科学严谨、内涵丰富的回答,也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Q:如果蚊子从世界上灭绝了,会怎么样?

A:好巧不巧,这是我大一时的一篇论文,教授让我们写的就是“如果蚊子灭绝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蚊子灭绝了,那么以蚊子为食的动物,比如蜻蜓,数量就会锐减。以蜻蜓为食的鸟类或其他小动物,数量也会减少一部分,没有那么多了。依靠这些动物传粉的植物得不到传粉,数量也会减少。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虽然蚊子是许多疾病的携带者,但是这个世界不能没有蚊子。如果没有蚊子,会带来其他许多物种的改变。

Q:为什么“飞蛾扑火”?上晚自习时,许多蛾子在灯光附近飞来飞去。A昆虫中有些是日行的,有些是夜行的。像白天行动的蝴蝶,晚上一般不可能看见它们。而飞蛾是夜行性的。在晚上,它是靠月亮“导航”的,根据月亮自转的角度变化,调整它的飞行轨迹。面对人造光源,它可能失去判断,仍然按照某种规律调整飞行角度,导致飞出的轨迹是一个弧形,慢慢地无限靠近光源,最后就飞进光源。这是解释“飞蛾扑火”的假设之一。另一种假设是飞蛾为了寻找食物,后一种假设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建议暂时采信第一种假设。

【成长经历】

中学时被尊称为“南外仙林的法布尔“

詹志鸿中学时被大家尊称为“南外仙林的法布尔”。他从小喜欢昆虫,家里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盒子,养着各种昆虫。在小学一年级“成长的脚印”中,他就用稚气的笔迹写下“我长大了想当动物学家”。

小学时他出版过与昆虫有关的故事,高一开始自学昆虫学大学教材,高二创办学校第一个昆虫社团,并发表昆虫学论文,高中毕业后被美国昆虫学排名第三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录取。

18岁时接受采访,面对摄像镜头,他说未来会“毫不犹豫回到国内,为国家的昆虫学做出贡献”,“科学之火如果必须要用少数人的生命点燃,那么我希望这个人是我”。

现在他离当初立下的志向越来越近。目前已发表锹甲科昆虫系统发育学文章2篇,发现锹甲科中国新纪录8种;发表有关赤翅甲生活史文章1篇,任《中国锹甲图鉴》主编。他在美国硕士阶段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正计划回国继续攻读昆虫学博士。

【给学弟学妹两个建议】

人生要有理想,不以考名校为目的

“今天站在这里,我挺感动的。”讲座结束,即将离开小剧场的舞台,詹志鸿恬淡平静的语气中透着深情,“八年前,我也坐在这里。那时经常到小剧场参加各种活动,包括科技节。本来今天我想换上一身(南外仙林的)校服来做演讲,很可惜没有找到,可能是落在美国了。”他由衷地给学弟学妹提出两个小建议。

“第一,做人要有理想,不是以考上某个高中或者大学为目的,而是长期的理想,是你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如果你有理想,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会去达成。一个学校不应该成为决定你理想的唯一因素,你应该要有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念。第二, 多多珍惜身边的同学,珍惜相处的每一天。”

詹志鸿的新书

通讯员 宋国斌 郝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