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们在西安住得如何,吃得香吗? ——本报记者探访全运会运动员村
2021-09-25 22:18

十四运期间,苏炳添住的咋样?张雨霏晚上吃什么?……

2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组委会的安排下进入运动员村一探究竟,看运动员们在这里究竟如何“衣食住行”。

住——

细节满满都是爱

十四运会期间,运动员村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9402人入住。整个运动员村共有35栋大厦,分为103平方米、123平方米、143平方米三种户型,每一户入住3至4名运动员,房间内各类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所有人都是拎包入住。

为了能够让运动员住得更加舒适,工作人员为每个床位都配备了双面软硬枕头,更为个子高大的运动员加配了30厘米长度的床脚凳。细节处也十分用心,为了防止运动员意外碰撞受伤,房间里的所有家具都采用圆角设计,墙面转角处甚至加装了防撞条。

运动员村特别设置了快递服务,让运动队在比赛结束后将装备、器材等直接从运动员村里寄出。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运动员村的快递“只出不进”。只有急需的证件、文书等材料在通过防疫检验后,才能进入运动员村。

食——

八大菜系每日供应

为了让来自天南地北的运动员、教练员在全运村里吃得安心,组委会也下了不少功夫。

据了解,运动员村餐厅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共设置3456个餐位,可满足高峰期6000余名运动员的就餐需求。餐厅分为热菜区、冷菜烘焙区、饮料区和明档区四大餐区。

运动员餐厅分中心主任汪岱告诉记者,餐厅提供了中餐八大菜系,足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不同口味。“我们的八大菜系每天各供应七道热菜,菜单每七天做一次循环。”

“我们所有的食材都是从省总仓调配,做到批批检测,保障食品安全。所有的食材进村之后还会再做抽样检测,所有菜品都会留样保存48小时,做到可回溯。这一切措施都是为全运会的食安保驾护航”,汪岱说。

医——

主任医师贴心呵护

运动员们日常从事激烈的竞技运动,需要充分的医疗保障。占地856平方米的运动员村医疗中心,在医疗保障上为运动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次运动员医疗中心的团队全部来自三甲医院西安三院。运动员村医疗中心主任张静涛告诉记者,运动员村医疗中心基本达到了二级综合医院的配置,“我们从医院的各个科室抽调了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精兵强将,医护人员达到了50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运动员村医疗中心设有外科、内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理疗室、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十余个科室,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工作。

张静涛特意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出诊的“四件套”,包括氧气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简易呼吸气囊以及抢救箱。“如果出现不便移动到医疗中心来接受治疗的情况或其他紧急情况,我们就会带着这些装备上门诊治。”

据了解,医疗中心现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清创缝合小型手术。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闭环运送到后方的西安三院。为了更好地保障运动员健康安全、形成闭环式管理,第三医院还特别添置了硬核医疗设备车载CT,方便第一时间进行准确诊断。

玩——

玩游戏赏非遗

在运动员村中,有一个地方备受年轻运动员喜爱,那就是游戏厅“大玩家超乐场”。每天下午5时过后,就是游戏厅的使用高峰期。

除了游戏厅,运动员村内还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馆内展出秦腔脸谱、瓦当、木偶戏等一系列具有陕西文化特点的展品,极大地丰富了运动员们的精神生活。运动员们可以在剪纸、脸谱绘画、陶艺等互动体验区体验亲手制作艺术品的快乐。

作为手艺人,徐亚娜从事非遗项目宣传和推广已有20多年的时间。这次进入运动员村工作,她倍感荣幸。“感谢全运会的这个平台和机会,让我们可以把陕西的传统项目更多向外界介绍。现在每天来这里体验的运动员都非常多,特别是在晚饭之后。我要更多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好文化传播的使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啟元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