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青蓝工程”传帮带 “四比四争”育新才
2021-05-12 23:25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青年同志的成长与进步,直接关系到办公室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健康发展。

“这不仅是业务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强化训练,更是我们快速熟悉工作、迅速融入办公室大家庭的最佳平台,让我们收获多多、感受深深。”盐城市滨海县政府办公室的青年同志对“青蓝工程”纷纷点赞。

去年以来,滨海县政府办公室针对新录用的13名青年同志,开展了以“传帮带”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着力建强秘书后备队伍,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办共有16篇调研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青年同志正从办公室“生力军”逐步成长为科室“顶梁柱”。

召开月度例会逐一点评青年同志测试材料

全员齐上阵,比出精气神争当“排头兵”

“‘青蓝工程’没有‘局外人’,人人是环境、个个是因子,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在全办构建起争先进位、竞相比拼的浓厚氛围。”县政府办副主任朱恒旺告诉记者。

“四比四争”鼓干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员投身比作为争进位、比特色争创新、比状态争贡献、比作风争一流“四比四争”主题活动,鼓舞激励全办同志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全面调动干事创业精气神。

“鞭打慢牛”增活力。研究出台县政府办公室月度工作考核办法,对连续2次在小组排名中倒数第一的,科长作反思发言,连续3次倒数第一的,分管主任作反思发言,以强有力的考核倒逼各项工作推进落实。

“整洁办公”树形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政府办公室从打扫卫生这件小事抓起,制定出台办公室卫生清洁制度,每周检查卫生状况,致力打造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以此推动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

青年同志认真听讲记录

主任来晒台,比出真水平争当“好老师”

一次次专题测试,一场场精心点评,具有针对性,保证了实效性。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中和记者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办公室的‘老笔杆子’,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办公室工作整体提升。”

“由易到难”精心选题。每月初由本次测试的牵头副主任,精心选定1个测试试题,从1个简单的会议通知开始,到1篇致辞,再到1次表态发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真正起到锻炼提升的作用。

“举一反三”逐一点评。每次办公室月度例会上,由牵头副主任讲解测试题目、材料范文,详细解说文章架构、行文规范、写作技巧,其他副主任和科长逐一进行点评,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举一反三。

“双向测评”打分排名。每次测试,不仅仅是对年轻同志的考验,也是对每位主任组织能力、文字水平、重视程度的考评。在对年轻同志材料进行测评的同时,全办人员也对每次测试的选题、点评情况等进行打分排名,倒逼各位主任精心准备、认真谋划。

政府办副主任专题辅导青年同志文稿写作

科长作示范,比出责任心争当“领路人”

“综合文字能力是我们在办公室工作的看家本领,这次活动正是为提升青年同志写作能力搭建的学习平台,作为一名科长,在看到他们经过近半年循序渐进的学习后,综合文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感到再多的付出都很值得。”政府办秘书二科科长李明说。

在日常工作中“传”。制定“一对一”结对方案,每名文字科长与一名青年同志结对帮带,在日常工作中定期下任务、压担子、提要求,一般文稿青年同志一人列提纲、拿初稿,重要文稿科长列提纲、青年同志拿初稿,努力通过言传身教,快速提高青年同志搜集材料、撰写文稿的能力。

在思想教育中“帮”。通过平时谈话、定期谈心、邀请领导点谈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青年同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青年同志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在共事处事中“带”。坚持以身作则、层层示范,从科长做起,引导青年同志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作为工作信条,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沉心静气搞好文字。

青年抢主动,比出危机感争当“优等生”

青年同志刘新春说,“青蓝工程”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升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通过活动我锤炼了文字功底、提升了业务水平,也更坚定了做好文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对照书目学。针对岗位需求,政府办公室专门编制了《公文写作规范与格式标准》、《公文处理实用手册》等学习书目清单,要求青年同志一本一本读、一篇一篇学,并在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不断增强写作基本功。

结合工作学。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青年同志主动学习县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在材料学习中了解全县工作重心、熟悉条线具体事务、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轮岗交流学。打破传统的定岗、定人的固定培养模式,创新开展轮岗交流学习,每名青年同志分别到综合科、政秘科、机要科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尽快熟悉综合性文字、办公室日常事务、行政公文流转等工作,迅速进入办公室角色。

据了解,今后滨海县政府办将继续强化以“传帮带”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进一步建立完善青年同志长效培养机制,努力形成人人都是“笔杆子”、个个都是“顶梁柱”的生动局面。 

通讯员 胡波 王卫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木晓子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