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宁镇扬“小三角”,这座“跑起来”的苏南城市雄心勃勃
2020-07-10 14:44:37

7月9日下午,第五届镇江智库论坛举行。聚焦宁镇扬一体化背景下镇江融合发展、镇江“跑起来”,论坛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重塑争雄志,再造争雄势”。在论坛现场聆听专家的交流发言后,“瞭望君”最强烈的感受是:推动宁镇扬一体化、支撑长三角一体化,镇江是认真的!这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把将宁镇扬一体化当作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大三角”,以及宁镇扬一体化这个“小三角”,镇江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以奔跑的姿态融入,目的就是共建一体化、共享新红利、共创新机遇。

最现实战略机遇:融合南京都市圈发展

“我们既要全力奔跑,也要抬头看路。”围绕“重塑争雄志、再造争雄势”的智库论坛主题,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突出强调谋划思考,进一步找准镇江的城市定位:

立足重大战略和镇江实际,明确发展路径,寻求新路超越,优化城市和产业布局,提高主城区首位度,做强东西“两翼”,在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大战略的过程中善于顺势、借势、造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对于全市上下正在加速“跑起来”、向着“镇江很有前途”目标前进的镇江来说,“拥抱宁镇扬一体化,才能更好融入长三角”已成为共识。

就在上周,7月4日,在2020年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上,宁镇扬三市党政一把手聚首签约,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崔晓/摄

“希望与南京、扬州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让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上,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明确表示,镇江始终把宁镇扬一体化作为对接国家战略最重要的切入口,作为镇江高质量发展最现实的机遇。

当天会上,马明龙提出4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支持南京都市圈建设,共同打造宁镇扬一体化“示范板块”;

坚定不移对接沪宁产业创新带,全力打造G312产业创新走廊;

坚定不移融入区域互联互通大格局,全面提升要素资源开放共享水平;

坚定不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加快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镇江市市长徐曙海强调要把联席会上确定的事项落实好:

突出高位协调,强化统筹推进;突出交通衔接,打通发展动脉;突出资源共享,深化跨市协作;突出协同治理,形成监管合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把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作为推进抓手,把联席会上确定的事项落实好,完善“协同化”机制,实施“项目化”运作,促进“聚合化”配置。

马镇丹/摄

在此次镇江智库论坛上,宁镇扬一体化背景下镇江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介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镇江融入南京都市圈是最现实的战略机遇。

当前,南京发展的重点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开放合作的都市圈创新体系,这需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集中精力做强做优创新和服务等核心功能。而镇江与南京地理相邻、人文相通,经济、社会、市场、政府、民间等各个方面和领域合作基础好,在产业融合上有一定的梯度专业分工。

因此,镇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结合南京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不仅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能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

在融合发展中把区位优势转化为胜势

宁镇扬一体化是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江苏省内对这一战略机遇的把握。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自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江苏经济体量最大,拥有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等显著优势;“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定位、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的特殊区位,更决定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区位优势。

去年7月,在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作出部署。

会议强调,把握“先手棋”的历史使命、“一体化”的核心内涵、“高质量”的目标取向、“一盘棋”的实践要求,重点推进“六个一体化”,也就是产业创新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绿色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这“六个一体化”中,“省内全域一体化”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划了若干重点:

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实质性推动苏锡常、宁镇扬一体化,推进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

要更大手笔推进南京都市圈、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周边毗邻地区融合发展。

苏北和沿海地区要以更大的热情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对此,镇江在主动对接和融入,通过共建一体化,共创新机遇。

因此,宁镇扬一体化不仅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应对困难挑战、开创发展新局的重要举措。

镇江是否能把握住机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省域一体化特别是宁镇扬一体化的区域融合发展背景下,镇江的区位优势已凸显出来。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今年全市产业强市大会上,这样分析镇江在人文、空间、区位、成本、生态等多方面优势,“从发展优势来说,镇江特点比较多”。

人文优势上,镇江有“吴头楚尾”、刚柔并济的文化特质,有“四千四万”的企业家精神,更有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群众。

空间优势上,镇江国土开发强度苏南最低,存量用地规模较为可观。

区位优势上,镇江处在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这“两大都市圈”交汇处,有条件承接更多的“产业溢出”“创新溢出”。

成本优势上,镇江房价比较低,人口密度不大,是非常具有幸福感的地方。

生态优势上,镇江有山有水有故事,宜居宜业宜游宜创,对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特别是区位交通优势,此次智库论坛上,相关课题组分享研究成果:

比如,镇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江境内京沪高铁、沪蓉高速等多条通道,可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镇江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

经过“十三五”建设,镇江“铁公水空港”体系进一步完善,通江达海、陆空联通的交通优势凸显。

有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去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达34023万吨,比上年增长109.2%,排全国排第12位;镇江大路通用机场作为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重要配套项目,2014年正式投用,能承担整机制造试飞、景点旅游观光、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等特殊飞行任务。

可以说,拥有这些优势的镇江,只要把优势发挥到位,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就能将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产业生产力。

此前谈及融入宁镇扬一体化,马明龙曾强调,要主动融入南京发展,加快推进“五区”建设,即产业一体化发展融合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引领区、生态绿色一体化标杆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区,实现宁镇融合。

同时,积极对接扬州,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共兴、科教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联防联控等方面勇闯新路,实现镇扬协同。

在融入南京发展中借梯登高近道超车

自今年2月履新镇江担任市委书记以来,马明龙对于抢抓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非常重视,多次在调研中、会议上强调这一点。

调研镇江各个市、区产业转型发展时,马明龙在句容强调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努力在镇江争雄、在苏南亮剑、在全省进位。特别是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经济发展上主动服务南京、拥抱南京、融入南京,借梯登高,实现近道超车。

项磊/摄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就在上个月,马明龙和时任镇江市代市长徐曙海率镇江党政代表团赴南京、扬州学习考察,主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深化合作。

南京和镇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联系紧密,融合发展由来已久。

在南京考察时,马明龙表示,项目是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希望双方共同谋划、务实推进。

他希望与南京在五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共同绘好一张蓝图、下好一盘先手棋、建设一个创新带、打造一个示范区、构建一套新机制,以区域一体化为动力,在更高层面实现互利共赢。

在扬州,代表团考察扬州生态打造、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经验。马明龙用“以邻为师、以邻为亲、以邻为伴”表明镇江将与扬州积极对接、深化合作,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共兴。

6月15日,马明龙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专访,在被问及如何谋划“十四五”发展时,他表示,镇江未来发展,一定要有更高的视野、更宽的胸襟、更大的格局、更好的策略。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大三角”,又融入宁镇扬一体化的“小三角”:

向东,推进东部产业“金三角”建设,主动承接上海产业和项目转移,让更多上海“科技之花”在镇江结出“产业之果”;

向西,建设G312科创带,更加有效地引入南京的创新与发展资源,协同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对于宁镇扬一体化中镇江融合发展的路径,此次智库论坛上,江苏大学课题组建议镇江——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走廊。近期重点打造沿312国道产业创新走廊,形成以紫东地区为核心、以镇江高新区为平台的科创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的配套区、链接区、承载区,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动组合。

积极促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紧链”。积极响应南京特大型城市建设,全面对接创新名城“4+4+1”主导产业建设,与扬州开展跨江产业合作;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全力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加快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生态空间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突出问题整治,推进环境治理联动,在大气污染防治、危废处理、生态补偿等方面,与南京、扬州开展交流。在统一防治标准、加强联合惩戒等方面,探索更多有效机制。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与南京、扬州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加快推进公路网、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建设,提升与南京、扬州之间的物流运行效率,统筹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大数据中心,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重点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和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

大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优势,借助南京古都资源与区域性旅游集散地、扬州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要素融合,打造系列旅游品牌。

”瞭望君“相信,抓住机遇,抓好机遇,融合发展、一体发展,“跑起来”的镇江一定更有前途!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