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花满庭院香自来
2020-07-10 09:19:08

小暑过后,乡村里家家户户的门前院落,便姹紫嫣红繁花似锦,既有火红的石榴花,又有粉白的月季花,还有鲜红的一串红,紫红的凤仙,金黄的太阳花……蝶飞蜂舞,花香四溢,惹人喜爱。这一种不修边幅的田园花草,要比城市公园里的花朵来得随意,长得盎然,让人喜不自胜。

门前有花,便是诗意居所,这一种盛景在旧时乡村难觅。“门前种花是能吃还是能喝?”村人总会这样说。在村人的眼里,吃喝总是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们的门前要么植树要么种菜,树木要盖房子打家具,菜用来吃。虽然不种花,村人却不少花草情结,门前总是果蔬不断。若要仔细地划分,村人种的也算花。五月槐香四溢一树白,六月萱草“六角初开映筚门”,七月丝瓜攀上墙头吹喇叭,八月豆角开花藤牵藤,九月玉米系上红胡子……这些白的花、黄的花、紫的花、红的花……大大小小,随处可见。虽然它们也招引得蝶飞蜂舞,但却少有人去审视。也许因为这些花太大众而显得庸常,所以人们关注更多的还是它们的果实。

村里也有个别人家门前不种菜只种花,三伯家便是这样。三伯在西安工作,那些花都是他从城里带回来的,有玫瑰、美人蕉、千日红,还有冬青。乡下人别说见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三伯的三个孩子都在城里工作,田地都送给了别人,平常就三伯母一个人在家,日子过得悠闲潇洒。盛夏时节,三伯家的门前花香四溢,晨昏时候,人们都爱坐在三伯母家的门前聊天。我们也经常去三伯母家的门前晃悠,说是看花实则是看她家的电视开没。三伯母家是村里最早有的电视,三伯母说她怕吵,电视一开,男女老少便闻声而来。而我们更是如兔子般窜进去,蹲在电视机前,甚至坐在地上,也不顾灰尘与泥土,看得两眼放光,神采奕奕,有时不知趣得直到电视停台才讪讪离去,免不了受三伯母的嫌。那时我总梦想着,什么时候能过上像三伯母家的日子,门前有花,家里有电视。

也许是为了安抚我们的情绪,父亲也从工厂的花坛里弄回来一些花籽,种在门前无法种菜的乱石堆中。没想到,春天的几场透雨后,那些花籽便吐芽了,有一丈红,有芍药,有牡丹。原来金贵的花儿,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它们也能在苦日子里展现出自己的美丽。贫寒屋舍,也因为这几朵花的映衬变得光彩起来。村人路过门前,都免不了赞叹一番,这花开得多好呀!听到这些,父母亲总是笑呵呵地招呼,如果喜欢,到时收了花籽,也送给你们去种。

花艳,人便有了劲头。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劳动,为尽早改变家里的光景而努力。看别人家门前种花,村人心里也暗暗地较着劲,都想把日子过成一朵花。门前的花,开了一年又一年,村里的光景冬去春来地换着样儿。瓦房换平房的脚步还没站稳,又如雨后春笋似的齐刷刷地变成了别墅,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了各色花儿。泥泞小路变身宽敞的水泥路,太阳能路灯遍布村巷,小车代替了自行车,彩电大得如桌子,人人拿着智能手机,抖音微信玩得赶超世界,这一种日子远远超出了我当年的梦想。而门外的花,已成了房子的建筑小品,争奇斗艳,就像村人永不服输的心劲儿。

花闲情,人也变得雅致起来。窗外蔷薇灿灿地开,人在屋内风长气静地笑。村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再也不是吃了没,而是网店生意如何。他们关注的再也不是吃饱肚子的问题,而是看花,养心,养性。看花的日子是美的,有花的生活是明媚的。花满门前香自来,那是村人心照不宣的好日子。

关于作者

(原创专栏,请勿转载。图片为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