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满分作文”得主,最想吐槽的那些史诗级变态题
2020-07-09 21:46:34

每年高考期间,各省高考作文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语文考试甫一结束,作文题目曝光之后立刻上热搜,享有其他科目和其他题型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待遇。据说,这是因为历经生活摧残的中年人,早已忘却了中学所学的种种知识,只能对作文题目尚可以稍加点评之故。

用考试来选取人才,在中国由来已久,以科举制度为代表。在这种重要考试中以文章作为遴选人才的主要题目,在古代也曾长期施行。事实上,古代也有“高考作文”。紫牛新闻就请青年学者侯印国来聊聊当时的作文题目如何,有哪些千古名篇曾是考场挥笔写就的“高考满分作文”。

侯印国表示,回顾古代的“高考满分作文”简史,实际上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文化思潮的演变,如果把历代重要的策论按时间先后集合成一编,或许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史读物。

01 汉代有了最早的高考满分作文,来看看都谁写的

侯印国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类似今天高考作文形式的,是汉代的策试。这是汉代贤良方正科或贤良文学科的考察形式,实际上是皇帝主持下的一场考试,这种策试往往由皇帝直接出题,由各部门推荐的贤良进行书面回答,就是所谓的“著之于篇”,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写在高考答题纸上,只是当时纸张还没有发明,所以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也成为“简策”。

这个答卷要“书之密之,重之闭之”,也是要进行高考一样的密封处理的。和今天的高考不一样的是,策试的阅卷者往往就是皇帝本人,他会从一百多位“考生”的答卷中,择优进行表彰,最优秀者往往可以直接升官。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汉文帝决定组织一次这样的考试,他下诏各诸侯、公卿、郡守举荐贤良,他亲自出了考题。这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原题很长,有四百字左右,详细说明了考试的背景、题目和考试方法。

摘录其中一部分:“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烛,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著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于朝,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利,著之于篇,朕亲览焉,观大夫所以佐朕,至与不至。书之,周之密之,重之闭之。兴自朕躬,大夫其正论,毋枉执事”。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己治理国家,有很多不足,所以出了一个大的题目,希望有关部门、各诸侯、朝廷主要官员和各地方郡守,能够推荐贤良人才来答题,提出自己的回答。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三道之要”和“四者之阙”。所谓的“三道之要”,是“国家大体”、“人事始终”和“直言极谏”,所谓的“四者之阙”,就是“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道材料题,围绕两大主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这一年被推荐来答题的有一百余人,其中晁错同时得到了平阳侯、汝阴侯、颍阴侯、廷尉和陇西太守五位诸侯大臣的推荐,得以参加这场“高考作文”,他提交的简策全文被记录在《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洋洋洒洒长达两千字。

从“三道之要”和“四者之阙”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希望文帝能够事必躬亲,其结尾说:“陛下不自躬亲,而待不望清光之臣,臣窃恐神明之遗也。日损一日,岁亡一岁,日月益暮,盛德不及究于天下,以传万世,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在一百多篇策文中,晁错这篇最为优秀,《汉书》记载“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由是迁中大夫。”汉文帝和晁错的这次贤良文学试策,被认为是古代策士之制的开端。徐师曾《文体明辨》云:“夫策士之制,始于汉文、晁错所对,蔚为举首。自是而后,天子往往临轩策士,而有司亦以策举人,其策迄今用之。”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作文”,晁错的这篇策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晁错因为这篇《举贤良对策》满分作文,得以升官做了“中大夫”。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将成为这段时期汉朝历史的中心人物,官至御史大夫,并因削藩而成为千古评说的名臣。

据《文献通考·选举门》,西汉举贤良文学者有十七人,他们是:晁错、董仲舒、公孙弘、杜钦、严助、朱云、王吉、贡禹、魏相、盖宽饶、孔光、谷永、杜邺、何武、辕固、黄霸、朱邑等。东汉也有鲁丕等十三人。这些就是汉代的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也是中国最早一批满分作文。

其中,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策文,都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实际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确定了儒家正统思想,深刻影响了之后两千年的中国文化。

02  魏晋南北朝高考有五个小作文,字迹不好罚喝墨水

晋代察举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秀才试策。从西晋开始,实行秀才对策的制度。《北堂书钞》卷七九引《晋令》载:“举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一策不通,不得选。”也就是说,考试实际上由五个小作文组成,每个作文都需要写得好,才能拜为郎中,其中任何一篇写的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当时的试题,我们可以在正史中找到一些痕迹。比如《晋书·列传第二十二》中详细记录了晋武帝太康中(284年前后)华谭的秀才策。五个小作文的题目和回答都被详细记录了下来,其中第一个题目是“今四海一统,万里同风,天下有道,莫斯之盛。然北有未羁之虏,西有丑施之氐,故谋夫未得高枕,边人未获晏然,将何以长弭斯患,混清六合?”华谭的答案是三百字左右的安边之术。

这种制度延续到南北朝。南朝时期,刘宋要求州秀才、郡孝廉都要参加试策,考试依然是五个小作文题目,规定要是五个作文都优秀的,是上第,三或四个优秀的,是中第,两个是下第,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写好的,就是不第。南北朝时期的小作文题目,更加的精审简约,在著名的《文选》的第三十六卷,收录了永明九年(491年)、十一年(493年)王融的《策秀才文》,题目就比较简明直接,主题明确。

而在《北齐书·樊逊传》中记录的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题目更加简洁,只有几个字,分别是“问升中纪号”、“问求才审官”、“问释道两教”、“问刑罚宽猛”、“问祸福报应”。北朝的考试方式和南朝很接近,只是对秀才和孝廉的考察各有侧重,秀才重文采,考试更像是高考作文,孝廉更看重经学章句,考试更像是论述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考试纪律,对考卷的文字整洁都有严格的要求。北齐试策,场规非常严格,考试不符合要求,会被当场发落,斯文扫地。《隋书》卷九《礼仪志》记载,北齐时策秀孝,“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要是作文里写脱字写错字的,直接罚站,要是书法丑不忍睹的,直接罚喝一升墨水。不要说一升墨水了,就是一升矿泉水,直接喝下去也是够呛,可见当时对待考试的严肃态度。

03  科举时代满分作文第一人,遭遇史诗级变态题目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制度正式形成。在这一制度确立之初,就已经有对策这种形式了。科举考试确立后的第一个满分作文得主是杜正玄,他的考取之路堪称传奇。

他去考方略策的时候,整个考场只有他一个人,原来他是那一年唯一的一个考生。试卷到了右仆射杨素的手里,杨素向来恃才傲物,说:“就算是周公、孔子复生,也别想在我手里拿到秀才,你们居然举荐杜正玄这样的人物”。说完就把作文试卷扔到地上,不屑一顾。

但当年只有这一个考生,相关部门觉得杨素不看不是办法,于是又捡起来塞给杨素。杨素为了为难杜正玄,想到一个奇葩点子,重新出了几个作文题,要求杜正玄现场写。他说,古代有几篇文章还不错,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张载《剑阁铭》,你就和他们同题各写一篇,然后我这边还有个宠物白鹦鹉,你再写个《白鹦鹉赋》。

这堪称中国考试史上最难的作文题目,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名篇,仿写难度何其之大,而且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是赋、颂、铭,对格律文辞要求很高,创作难度很大。

这还不算,杨素还给出了时间限制。“我很忙的,可没时间一直等你写,影响我睡觉,今天下午三点前,就得交稿。”万万没想到,杜正玄竟然能超常发挥,按时交了卷子。这让目空一切的杨素也大为震惊,他出题目的时候,可没想着有人很能写出来。他反复阅读杜正玄的作品,大为钦佩,不由说道:“真秀才也!吾不及也!”马上安排人走完了程序,杜正玄成为当时秀才科的“海内一人”。

杜家兄弟几人都是奇才,杜正玄的弟弟杜正藏考进士科时,主考苏威也给了几个千古名篇让他仿作,分别是《过秦论》、《尚书·汤誓》、《匠人箴》、《连理树赋》、《几赋》、《弓铭》,杜正藏也能跟他的哥哥一样按时交卷,而且卷面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修改的痕迹。这俩人的弟弟杜正伦也考中了秀才,在唐高宗时期官至宰相。整个隋代仅有秀才十余人,而杜家却一门三秀才,备受时人称赞。后代有人评价说,要不是生活在一个朝代变革的时期,他们应该会和后来宋代的三苏一样文名卓著。

04  苏轼凭高考满分作文“出人头地”,却被判第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得以完善,策文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生活在宋代,他们的文集中收录了不少策论这种“考试作文”,其中有一些篇章还流传很广,脍炙人口。

当时科举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考试的题型有诗、赋、策、论、贴经、墨义等等,其中,贴经像是今天高考中的名句默写,墨义像是经典名句赏析解读,策和南北朝时期一样,一次出五道,以问答为主,像今天小作文或者论述题。

论最接近今天的高考作文,是一种命题作文。诗赋文学性也很强,其中赋也可以理解为高考作文。科举考试应该以诗赋为主还是以策论为主,在宋代实际上是一直争论不休,在北宋中叶,王安石等人就极力主张经术,而欧阳修、苏轼等人则更重视文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也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一项。

中国科举史上最有名的“高考作文”,当属苏轼二十一岁时,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应礼部试而写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这年的考试题目本身其实是比较枯燥的,但苏轼才华横溢,娓娓道来,让读者完全不能相信这是一个考场作文。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这篇六百多字的作文时极为兴奋,觉得此文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这就是“出人头地”这个成语的由来。

据说因为这篇高考作文实在太过于优秀,考官梅圣俞看过之后觉得有“孟子之风”,马上拿给主考官欧阳修看,欧阳修觉得如此优秀的文章,天下只有他的弟子曾巩才能写得出来,为了避嫌,特意没有把作者列为第一,而是故意放在了第二。这段情节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就有展现。

这篇“满分作文”里还有一个经常被人说起的趣事。在文中,苏轼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博览群书,但从未见过这个典故,曾就此事出处专门询问苏轼,苏轼答云:“想当然耳,何须出处。”原来这个典故是他自己编出来的,也可见苏轼的洒脱。我们如果真要查考,这个典故其实在历史上是有的,出于《礼记·文王世子》,是周公的故事,只是苏轼误写成了尧而已。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更加鼎盛,完全定型化和格式化,重点应试八股文,也会有试策这个环节。这时候的八股文和策文,虽然要求要“纯雅通畅”,但实际上全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程朱理学为根据,思想限制较多,与今天的高考作文反而相去甚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