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和外孙校友同台演奏,原创花灯献礼母校…… 南京武定新村小学70岁生日温情满满、创意满满
2024-02-23 23:16:22

外公和双胞胎外甥校友同台演出、“七韵流光”原创花灯献礼母校……2月23日,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举行建校7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汇报会暨第十届小荷花灯会上灯仪式,成果汇报会展现了一所巷陌中的学校如苔花绽放,温情满满,创意满满。

奇妙缘分!

双胞胎和外公同台演出,一家三代都是校友

此次成果汇报会分为序幕和玉壶光转润童心、踵事增华话传承、踔行不怠赞今朝、小亦绽放向未来四大篇章。现场,武小的“酷派”吉他交响乐团、“追风”跆拳道社团、“酷派”数字音乐社团、“红舞鞋”社团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早在50多年前,武小的民乐社团就小有名气,现场,历届校友与教师代表一起合奏了一首新民乐《奇迹》。

令人惊叹的是,演奏校友中有校友刘育飞,他的妹妹刘育梅,以及刘育飞的外孙汤哲语和汤哲言。汤哲语和汤哲言是高二学生,汤哲言在南京九中民乐团担任打击乐声部组长,汤哲语是南京一中交响乐团的打击乐声部组长。“我们当时是学校吉他乐团的鼓手,也是吉他手、贝斯手。”汤哲言说。“我们的妈妈是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她在武小已经当了22年的老师了,现在是学校的副校长。我爸爸也曾经是武小的英语老师。”汤哲语说。

“我是二十七初级中学的退休老师,1969年毕业于武小。在我们那个年代,能参加学校乐团是很不容易的。我和我哥哥一个学习二胡,一个学习琵琶、阮琴,课余时间就在民乐团里排练、演出,在当时,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刘育梅说,今天演出的感觉很奇妙,上次和哥哥同台演出还是小学时候。

刘育飞说:“我是1967年从武小毕业的。当时在学校参加了民乐团,就一直很喜欢音乐,后来还自学了手风琴,小时候那台手风琴我一直拉到退休。正因为如此,得知我家女儿毕业被分配到武小当老师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高兴,也很支持她。”

苔米花开

传承“秦淮灯彩”,打造五育融合平台

成果会现场,大屏幕呈现了历届校长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办学成果和理念,几位同学为来到现场的老校长献花致谢。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校长史晖在致辞中说:“回顾武小70年的发展之路,我想用‘筚路蓝缕,苔米花开’来形容。小足球、民族民间文体活动、‘零距离’小班等等,在各个时期武小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与亮点。特别是2007年,武小选取‘秦淮灯彩’这一秦淮文化当中最适性于学生的,最具教育意义的成分进行呈现与传承,更是为学校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十七年的不断研究开发,学校已经呈现出多形态的基于‘秦淮灯彩’的五育融合教育平台。”

史校长说,学校有场馆,建有全省唯一的校园花灯历史展览馆——秦淮灯彩稚趣馆;有型塑,建有灯彩长廊、非遗展示角;有课程,建构了立体的、丰富的、多元的秦淮灯彩课程;有活动,每年岁末学校都会举行一次秦淮灯彩展演活动—— “小荷花灯会”上灯仪式。现在,学校已成为秦淮灯彩文化的教育基地、学习基地、传承基地。同时,学校结合秦淮花灯的成长方式,提炼出“融美”一词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融美:融众美而成大美’。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又给‘融美’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建构充满智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美的校园,成就善学求美、善行尚美、善德至美、全面发展、完整生长的美的儿童。”

创意满满!

“七韵流光”花灯亮相,献礼母校

在灯仪式上,学校“稚趣灯韵”星光项目组专门制作了一盏“七韵流光”花灯献礼母校70岁生日。花灯选取了走马宫灯作为主外形,“七韵”代表了武小70年历史七大亮点,“流光”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展现学校历史的变迁。现场,南京市教育局以及秦淮区教育局各位领导一起点亮这盏花灯。

据了解,光是制作一盏精美的走马宫灯已经很有难度,还要在其中融入科创元素,将3D打印和激光雕刻元素完美融合,难度可不小。为了让作品顺利落地,学校邀请了秦淮区科技总辅导员江凌昊老师担任这次项目的总顾问全程指导。

江凌昊老师说:“考虑到第十届小荷花灯会遇上校庆,我们选取了典雅的走马灯外形,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意设计,中间是可以旋转的柱体结构,代表70年的流转,外形由7片灯围成,每一面展示的是每十年之间学校的一件大事。结构和功能上,我们考虑到灯比较大,不能太笨重,所以根据传统秦淮花灯的内部骨架结构设计了既轻盈又稳定的结构。另外,我们考虑到人工智能的不稳定性,中间只使用了一个智能点来触发,其他所有功能都是采用机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制作工艺上,考虑小学生的制作能力,我们全程采用了数字化加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保证同学们能够亲手实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朱思琪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