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 俞香顺谈赏梅史与南京梅文化
2024-02-22 15:21:44

春回大地,又是一年赏梅季。南京玄武湖600多岁的梅王开了,梅花山上的早梅也全面绽放。苏州环太湖地区,成片的梅树已缀满花苞,开出或白或红的花朵。

赏梅,赏的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赏梅的呢?南京师范大学俞香顺教授师从、追随本校的程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程杰先生是国内梅文化研究的权威,深耕梅文化研究二十余年。本期微史记周刊,邀请到俞教授,为我们讲述赏梅史与南京的梅文化。本文所述观点多采自程杰先生的著作。

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赏梅的

微史记我想先请教俞教授一个问题:梅花为什么叫梅花?它第一次被用文字记载是什么时候?

俞香顺:“梅”是一种花,也是一种果。甲骨文中没有“梅”字,金文中开始出现“梅”字(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说文解字》中定型了“梅”字的写法。“梅”是一个形声字,“从木,每声。”“每”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指草叶茂盛,“闻说梅花春信早,无花敢向雪前开”,梅花绽放就意味着春回大地,草木生长。

微史记梅花是什么时候进入审美领域的?我们知道梅花具有多种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都是什么历史时期出现的?

俞香顺:古人起先注意到梅,是因梅果实的实用价值,明确的花色欣赏则要到魏晋以后,正如杨万里所说,南北朝以来梅始“以花闻”;“梅花”一词也是在这一段时期定型并大量出现,如有流行的乐府《梅花落》。

梅花的观赏价值被发现后,从魏晋一直到盛唐,相关的欣赏活动和文艺作品不断出现,这可以称之为“花色审美时代”;中唐尤其是宋以来,人们“由表及里”,注重梅花的精神、特性,梅花日渐成为最受人们尊视、最具文化韵味的花卉,进入了“文化象征时代”。

梅花进入文化象征时代的关键性、标志性人物是北宋初年的林逋。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爱梅、种梅、咏梅,人称“梅妻鹤子”,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他赋予了梅花闲雅脱俗的鲜明人格象征。

林和靖探梅图 南宋·马远 出光美术馆藏


两宋时代,梅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清”、“贞”的鲜明品格精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梅花的“清气”和“骨气”,这都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品德理想。“清气”是偏于出世或超脱的人生态度,而“骨气”则是一种勇于担当和执着的道义精神;前者近于道家,后者则属于儒家。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正是一种“儒道互补”的结构,梅花成为这一人格风范、精神理想最典型、最完美的形象,这是梅花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最核心的地方。

历史上南京的赏梅地都有哪些

微史记南京的梅花山是赏梅胜地。历史上,南京的赏梅胜地又有哪些?

俞香顺:从六朝到明清时期,南京的梅花种植、欣赏可以说是代代不绝。六朝时期,建康是都城,得“地利”之便,园林建设蔚然成风,梅花是常见的园林植物。何逊《咏早梅》诗所咏的是梁代建安王萧伟的芳林苑的早梅,其中有“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的名句;却月观、凌风台是芳林苑中的建筑,从何逊诗中可见,建筑周围有梅树。芳林苑位于南京青溪中桥东,即今四象桥至淮清桥河北岸。

唐宋时期,玄武湖成为赏梅胜地,李白有《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新林浦”在今天的西善桥一带,“白门”也是南京的古称,“北湖”就是玄武湖。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悠游在钟山一带,梅花是他诗歌中的常见植物,有著名的《梅花》诗。

梅花绣眼图 北宋·赵佶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明孝陵的东面出现了以梅花著称的景点,这就是灵谷寺梅花坞。明代焦竑《灵谷寺梅花坞》诗:“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可见规模相当可观;清代初年的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描写到:“这灵谷寺看梅是金陵第一胜景,近寺数里,皆有梅花,或红或白,一路冷香扑鼻。”明清易代之际,灵谷寺毁于战乱,梅花坞的梅花也就衰落了。

清代,南京城西的清凉山一带是有名的赏梅去处,龚自珍《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龙蟠”即龙蟠里,在今天的乌龙潭公园、清凉山公园附近。这一带多私家园林,又有不少占地种植花木、制作盆景的农户。

近代以来则众所周知,南京中山陵园的梅花山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观赏梅园。

梅花册图 清·金斓台北故宫博物院


微史记南京为梅文化贡献了哪些内容?

俞香顺:前面我们提到,魏晋以来梅花进入了“花色审美时代”,而六朝首都则是建康,诸多描写梅花的作品都是产生于建康,如何逊的《咏早梅》。何逊的这首作品是名作,后代咏梅常常用他的典故。再如梁朝的萧纲《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梅花特早,偏能识春。……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我们甚至可以说,梅花的“美的历程”发轫于南京。

“文化象征时代”,孤山林逋固然是关键性、标志性的人物,但是我们也有北山王安石,不遑多让(“北山”就是今天的南京钟山)。如果说,林逋主要发扬的主要是梅花的“清气”,那么王安石推重的则主要是梅花的“骨气”。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程杰《中国梅文化经典读本》评价:“墙角数枝,凌寒独开,幽香暗度,寥寥数语,草草素描,笔法和形象都极为简淡,但梅花之孤介、幽峭和高雅之气格跃然纸上。大家手笔,自是不俗。”王安石在中国政治史、文化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首五言小诗也是咏梅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之一。

明朝定都南京,后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其政治、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位置,这也促生了南京梅文化的繁荣,前面提到的“梅花坞”则是例证之一。

梅文化生生不息,如今的南京堪称是全国最著名的赏梅城市之一,除了梅花山之外,还有中山植物园、玄武湖、雨花台、古林公园等。可以说,在整个的梅文化史上,南京都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梅花山鸟图 明·陈洪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若为南京梅花选一位代言人……

微史记在古代花卉文化中,餐花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古人是否也吃梅花?

俞香顺:梅花花形小巧、具有清香,当然也是“餐花族”青睐的。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里就记载了梅花粥、梅花汤饼、蜜渍梅花、汤绽梅。南宋以来,更有“嚼梅咽雪”之说。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说过:“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做诗。”明代张岱《夜航船》记载了铁脚道人“尝爱赤脚走雪中……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心骨。’”不过,这种“嚼梅”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精神追求,不必斤斤较真。

明代以来,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是一个趋势,鲜花菜肴有着天然的色、香,清雅诱人,以鲜花入馔颇为流行。梅花也是入馔鲜花之一,加工方式多样。

梅花具有很高的文化象征地位,钟聚了天地之“清气”;所以,“吃梅花”本身就具有文化意味,至于讨论“好吃不好吃”就落入“下乘”了。当然,肯定不难吃。

钟馗探梅图 清·金廷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微史记梅花有红、白、绿等多种颜色,在古人的审美中,这些梅花,是否因其颜色不同,而被赋予高低不同的品格?

俞香顺:古人说“梅花红、白,天下所同”,红、白是梅花两大花色体系,即通常说的白梅与红梅。今人研究认为,白色与浅粉色是梅品种演化的起点,更接近原始的花色形态,粉红到深红是进化的,也就是后出现的。就历史文献信息看,白梅、红梅出现的先后也印证了这一点,唐代以前并无明确的红梅花信息。白梅就是今天的江梅类品种。

梅花的文化形象与精神象征是一个物质形象与人们审美情趣有机统一的文化体系,是漫长历史铸塑与积淀的结果,而以野梅、江梅为代表的种质及其洁白、幽香的性状特质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江梅相比,红梅不仅时间晚出,在传统梅文化中,其地位无法与江梅比肩。但到了当代,红梅文化大放异彩。这既有广为传唱的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等现当代流行文化元素的深刻影响,更有红色喜庆吉祥这一深厚民俗传统的潜在作用。

至于绿梅,也就是绿萼梅,在中国古代比较少见,一直被视为梅花中的珍品。

观梅图(局部) 清·王翚 旅顺博物馆藏

微史记诚如您所说,南京的梅文化底蕴深厚,若选一位为南京地域的梅花作代言人,您会选谁?

俞香顺:我推荐王安石。王安石虽不是南京土著,但与南京关系密切。他在南京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尤其是人生的最后十年是在南京度过的,这是他诗歌创作的高产期。可以说,他是南京历史上最有名的“荣誉市民”之一。

梅花是王安石诗歌中的常见植物,最有名的是前面提到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乐府诗集》中收录了苏子卿的《梅花落》,前四句写道:“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的《梅花》很显然受其影响,不过后来居上。苏子卿第一句“中庭一树梅”,“中庭”是庭院之中的意思,梅花是生长在“中庭”,这是显眼的地方;梅花是“一树梅”,是盛放的一株树。王安石的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墙角”和“中庭”比较、“数枝”和“一树”比较,不难看出王安石的诗句才描绘出了梅花的幽静。苏子卿第二句“寒多叶未开”,这是写实,梅花是“先花后叶”,梅花开放的时候是没有树叶的。苏子卿的这一句重点是“叶”,是因为寒冷而“未开”。王安石第二句“凌寒独自开”,这一句的重点是“花”,是顶着严寒独自“开”。很显然,王安石的这一句才描绘出了梅花的气节。苏子卿第三句“只言花似雪”,是抓住了梅花和雪的相似点;王安石第三句“遥知不是雪”,是强调梅花和雪的不同处。苏子卿第四句“不悟有香来”,点出了梅花的“香”,但是并没有点出这种“香”的特质。王安石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才点明了梅花香气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很显然,王安石的三四两句更能描写出梅花的高洁。王安石的《梅花》对苏子卿的《梅花落》是“反其意而用之”,凸显出了梅花的气质、品格。而且苏子卿的“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有点平直,不像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么跌宕。

王安石风骨铮铮,《梅花》诗可以说是他自身的写照。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