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笺谱》复刻重刊 听陈卫国讲述它的前世今生
2020-02-21 14:00:00

笺纸自南北朝源起后,一直是文人雅士钟爱之物。发展到明代末年,笺纸更是成为一种风尚。制笺者将印有图画的雅致笺纸归类整理汇编成册便成笺谱。

《十竹斋笺谱》是明代最具名气的笺谱之一。这部饾版拱花木刻彩印的笺画集共4卷,由南京十竹斋胡正言组织用饾版、拱花两种技艺套印,于崇祯十七年(1644)刊行。不久前,《十竹斋笺谱》水印木刻版重刊问世,同期出版的《十竹斋笺谱图像志》,则是目前为止看到的首部系统研究解读《十竹斋笺谱》中笺画图像的大型图书,这部图像志对《十竹斋笺谱》中15组123幅笺画的用典出处、释义进行了解释,并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可以让更多喜爱笺谱的人士得以了解和欣赏。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那么《十竹斋笺谱》背后究竟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时隔多年之后重新复刻,难点在哪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南京十竹斋画院董事长陈卫国是如何介绍《十竹斋笺谱》的前世今生以及此次复刻的特殊意义。

《十竹斋笺谱》

为什么要重刊复刻笺谱?

因为是中国古代笺谱的巅峰之作

在中国历史上雕版书重印再版的记载是非常多的,很多书都多次出版。但《十竹斋笺谱》在1930年代鲁迅从日本把它带回来之前几乎没有整体重印再版的记录,其技术难度可见一斑。直到2016年,十竹斋画院才又重新启动这项工作,那为什么要重刊复刻笺谱呢?十竹斋画院董事长陈卫国说,《十竹斋笺谱》是中国古代笺谱的巅峰之作,它有几个方面的成就值得一提。

第一是针对文化艺术领域。整个笺谱是一部特殊重要的文化艺术经典著作。共4卷,有283个画面。整套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对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综合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比较高的一个目标要求。“笺谱有200多个画面,每个画面都非常简单,就那么几笔或者就那么几片叶子、几朵花,或是一个很小的山水,人物、器物,但它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人文故事,这便是编辑体系的一个高峰,也是美术创作的一个高峰。”陈卫国说起来如数家珍。

第二是作品的实现手段。它不是一个绘画作品,而是版画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版画的历史巅峰,也是人类在手工印刷时代的技术巅峰。 十竹斋有两个特色技术:饾版和拱花。饾版,简单说就是多色套印,但它的多色套印是一版一色,一色一印或一色多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画面上有7个颜色,就至少要有7个版子,每个版子上只能容一个颜色。如果这个颜色在套色的过程中出现渐变晕染,那就可能不止一块板子或者不只要刷印一次,可能是两块三块,或者两次、三次,所以它就形成了多版套色式一版一色,一色一印的特点。这对技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版画的效果和工笔小品一模一样,操作中甚至要高于某些工笔小品,这是它的技术特点,而编写《十竹斋笺谱图像志》也是重刊复刻《十竹斋笺谱》的需要。

特装本《十竹斋笺谱图像志》

此次复刻重刊与以往有何不同?

我们在这过程中要去研究它

此次重刊复刻《十竹斋笺谱》与以往不同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底本。南京十竹斋画院经授权使用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捐赠的1644年初刻版笺谱原图,将初刻版所有图案全部扫描,一一分解,逐张研究其技艺、图像特点,然后进行复刻。陈卫国介绍,“2019年8月22日,我们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复刻出的一函四卷成果对外发布。作品从里到外都跟明版是一样的,封面采用手工制作的樱桃红洒金粉蜡笺,里面使用的矿物和植物颜料也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颜料,宣纸是纯手工古法特制的宣纸,以手工纯桑蚕丝双线锁订,装入手工榫卯结构楠木匣,匣内衬香樟木夹板。全部的工艺,甚至包装盒都跟1644年初刻版笺谱一样。”

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复刻重刊笺谱的过程中要去研究它。文人士大夫在使用笺谱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在漂亮的画面上写一首诗或一封信就可以了。笺画本身带有强烈的故事背景,其画面完全可以覆盖他们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用者只需把剩余内容写在上面就可以了,这便是笺谱文化。“我们把笺谱里所有笺画的背景资料全部进行了整理,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十竹斋笺谱》在明朝时候,就做到每个画面都有一个题字,就像一个标题,简单的两三个字就指向一个方向,跟画面所描述的内容结合巧妙,所以我们就去查这些背景,发现它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陈卫国讲起来滔滔不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笺谱将其分为33类,每个类别有典型的故事交代给读者。“所以看到这些,我们就非常感动。很多专家细致入微地帮助我们”,他说。

陈卫国还表示他们将每一个图像的历史背景、原典的出处、原文、现代汉语的解释,并将这些内容翻译成英文和日语出版。如此一来,不仅中国人可以去了解自己过去读书时的追求和向往,外国人也可以知道这些故事的由来。但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图像志只出版了123个画面,15组,约占整个笺谱的40%。

特装本《十竹斋笺谱图像志》

《十竹斋笺谱图像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设计变化多端体现东方美学

《十竹斋笺谱图像志》的设计由赵清担纲。 “比如整部作品里日文和中文都采用了竖版,是右左读的。但现代汉语和英语如果用竖版排,阅读起来就有点怪,所以这两部分设计为横版,即左右读。这部书的排版就显得很有意思,错落有致,有竖版,有横版。” 陈卫国说。

作品中所有古文原文的汉字全部采用管俊的管体字,这个属于书法体,跟一般的印刷体有所不同,所以在阅读古典原文的时候,读者会有一种欣赏书法作品的美妙感受。“里面还有些筒子页。因为这部书基于《十竹斋笺谱》的原谱,中国古书装订肯定都是筒子页。但是现代的书装订成筒子页后,里面会有两页纸没有字,就会形成浪费。 而且重印复刻版如果全部做成筒子页,就显得过于传统。”所以赵清把第二个筒子页剪开,变成正常页,就是一个筒子页带两个正常页,正常页码上印字,筒子页上印画,如此循环往复。“我觉得这种跳跃也是他独具匠心的一个设计,他也是绞尽脑汁才完成的。”

这15组123幅笺画从裸背装帧来看是一条条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共15种颜色。其实是一个纸折过来的一页,把它裁掉,也可以自然地把这15组分开,同时又有了一个轻松跳跃的过渡,因为这15个颜色都很活泼,橘红、粉红、粉蓝,粉黄,非常漂亮,让整部作品一下子充满了青春阳光的气息。“还有在书的前面,我们加了一张凹凸版印刷的老版百年设计,也是十竹斋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通讯员 杨子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