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清水工程铺就生态底色,常州老城厢重回江南水乡
2022-09-27 21:59:13

河岸上绿树成荫,河道内清流潺潺,鱼儿游来游去……这个时节,常州青果巷的南市河边,越来越多的市民被这水清岸绿的秀丽风景所吸引,三三两两散步于河道沿岸欣赏风景。“水清岸绿”“鱼翔鸟栖”“草长萤飞”,这些常州老城厢清水工程的美好愿景,如今正在变成美丽“实景”。

整治后的南市河

河里种草,

“水下森林”重塑和谐水生态

常州老城厢清水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源源不断的净水被注入核心老城区的市河,在上游补水下游抽排的动力驱使下,市河水体已经产生了水体流动能力,致使市河河道水质明显好转,市河河道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中。进入9月,北市河上频频出现的小船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船上的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往水里放着一把把的水草,不断壮大修复类水生植物的“阵营”。据介绍,此次在河里种的草可不简单,有马来眼子菜、矮苦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它们拥有超强的净化能力,可以吸附水体有害物质,还能为生物输送氧气,从而实现对河水的净化作用。而这些水草种植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扔在水里,而是要固定在水底。

北市河正在种植水生植物

“没想到变化这么明显。”居住在金色新城的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小时候就经常在北市河边玩耍,算是看着老城厢的不断变迁。“以前北市河的河水可不是这样,就是一条臭水沟,现在水质好了,可谓是清澈见底,还能看见鱼游来游去。傍晚时分,在河边上溜达一圈,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南市河有市民垂钓

“目前,市河河道生态修复试验段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我们选取了南市河(琢初桥-元丰桥)、东市河(通吴门-九华桥)、西市河(白龙桥北侧50米-文在桥)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河段,通过不清淤构建水生生态系统的试验,种植水生植物,在河道内形成水生植被,实现水体自身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打造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下森林净化系统’,重构水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河道生态自净功能的恢复,为后续全面实施市河生态修复提供工程经验,最终呈现出河水清澈、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种植沉水植物将在9月底完成,等到10月,还会投放一些鱼苗,加速市河生态的修复。

保持新鲜,

超磁技术为常州老城厢“清肠胃”

为进一步实现老城厢复兴和建设“美丽常州”的目标,去年5月,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正式开工建设常州市老城厢清水工程。老城厢清水工程整治河道主要包括锁桥河、西市河、北市河、南市河及东市河等核心区河道,全长约7.2公里。作为滋润中心城区最重要的活水,清水工程主要采取“源水净化+活水”的技术路线,在广化桥、椿桂园、青山绿地3处建设超磁净化补水泵站,从关河、运河取来的优质水源,经超磁系统净化处理后输送至市河起端,作为洁净水源补充入河,同时在西市河、东市河、锁桥河末端设置3处抽排泵站进行抽排来增加水体动力,进而提升水体透明度和水质指标。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管网管理所副所长陆文涛向记者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补水与抽排泵站的同步运行,河道透明度、河道水质、流态有较大改善。

市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每日巡河监测河道水质

“水体感官较原来的偏浑黄色有明显改观。在水质治理前,这里的水体透明度大概是30厘米,现在,我们通过测量的黑白盘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体透明度平均达到1米以上,最佳点位水体透明度在1.7米以上。通过我们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清水工程补水前南市河为地表五类水,补水后南市河上升到地表二类至三类水。除了南市河,其他河道在补水前透明度为0.4米左右,补水后都基本上升到1米。”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陈波介绍,老城厢清水工程实施,市河基本具备了稳定的自然流速、精准水位控制能力和沉水植物生长必需的溶解氧及透明度,为水生态系统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攻坚克难,

主动沟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老城厢清水工程沿城市核心区河道设置,工程实施过程面临工程体量大、分布零散、闹市区施工面狭小、施工难度大等众多难题。早在工程前期阶段,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便严阵以待,预判各类居民矛盾、对接各个属地街道社区、协调各个辖区交管部门。加快绿化、交通、道路、水利等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开展交通组织方案对接、主动走访居民、对接社区物业约20余次,为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整治后的西市河碧波荡漾

清水工程与老城厢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抓住了老城厢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利用老城厢工程施工封闭道路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快出水管道工程施工,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此外,居民的每次诉求市排水管理处都认真对待,迅速响应。因超磁泵站大多设置于永久绿地及公园内,工程实施将占用部分绿地作为施工场地,影响居民娱乐健身场所。项目组除在公园各个主入口设置居民告知书进行公示外,各个时段轮流在施工影响区域等待居民,耐心地将清水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一一向居民讲解,为工程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老城厢清水工程投入运行后,常州市住建、水利、生态环境部门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互相报送运行信息。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持续跟踪监测市河水质情况,定期汇总分析,重点加强雨后河道水质观察;巡河队伍定期巡河拍照打卡,建立精细化日常巡视制度。随着老城厢清水工程的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呈现眼前,老城厢将更为功能优化、更显惬意顺畅、更具文化生态体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议事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马奔

部分图片由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提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