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借给艾滋病患者住、连续96小时心理疏导 她获得了护理行业最高荣誉
2020-11-26 11:13:21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理人员,一干就是35年,她护理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艾滋病患者。她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为了给艾滋病患者疏通心理,每天的嘴巴几乎没停过,咽喉炎常年陪伴她。她为了艾滋病群体的大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30多年的奉献和付出终于赢来了无锡护理行业的最高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她就是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任勇。

艾滋病患者称她为“大姐”

“任大姐,请帮帮我吧!”几乎每天,任勇都会接到这样来自特殊人群—艾滋病人的电话,一声“大姐”,是他们人生中最闪亮的光芒,最温暖的称呼!

从1998年延安志愿助医扶贫到关爱艾滋病患者,她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她助养小孤儿,帮助失学儿童,关心邻居老人。2006年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献身于艾滋病防治事业,这一干就是13年。她用博大的爱温暖着需要帮助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不仅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做好诊疗服务,而且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婚姻、住房等生活问题。从此她人生发生了转变,在她的朋友圈中大部分多是艾滋病人,她担负起了关爱艾滋病人的重担。

把自己的房借给艾滋病患者居住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是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在过去十多年艾滋病防治事业中,发生了一起又一起感人的故事。

病区收治了一对同患艾滋病的夫妻。治疗中,病人突然推开正在为他输液的任勇,针头深深刺进了任勇的手指……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在家休养的日子里,当任勇得知病人的2个孩子受到学校的歧视不能正常上学时,她心急如焚,忍受着强烈的药物不良反应找到了当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领导被任勇的义举所感动,很快就妥善安置了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和入学。

2015年9月,28岁的小张研究生刚刚毕业就确诊为艾滋病,且并发肺部感染。他不敢告诉外地的父母,准备从11楼跳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任勇苦苦相劝,他才放弃自杀念头接受住院治疗,在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费用都是任勇自掏腰包。

2016年患者小梅急需输血,任勇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为她献了血。

2017年3月,艾滋病小伟失明,小李患骨癌,他们要求任勇带他们到最好的医院求医:“我们要去上海看病,我们都这么年轻!”任勇右手搀着瞎了的小伟,左手扶着瘸了的小李,身后背着他们的行李去上海求医。上海医生伸出拇指夸赞她:“真不容易,把工作做的这样细致,很少见啊!”

2018年患者老袁因患病不治,生前最大愿望就是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任勇应允老袁的要求,将其遗体捐献给了江南大学医疗学院。

患者小龙在HIV确诊后,妻子带着孩子,卖掉了他们的住房远走他乡。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任勇把自己房子让出来无偿地给小龙住,一住就是一年。后来这间房子就成了爱心屋,谁有困难都可以住进去。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手机24小时不关机 咽喉炎常年陪伴她

无锡五院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红丝带之家”,专门服务于艾滋病患者,任勇是发起人之一。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她学习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她利用热线电话、QQ群、微博、微信等多个网络联系平台,24小时不关机,为他们提供诊疗、咨询、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人道救助等公益服务。

任勇利用网络咨询平台回复医疗咨询,为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为他们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组织艾滋病宣传进社区、学校、工地、娱乐场所,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与病人开展联谊活动。

新冠疫情来临,患者的咨询一下子多了起来,当时任勇正在家休息, 她放弃了与家人新年团聚的机会,连续96个小时,在无锡市心理援助中心接受市民疫情防护知识咨询和心理疏导。由于防控要求,有很多艾滋病、肺结核、乙肝患者滞留在家乡不能返锡,她为患者邮寄药品。在不通快递的偏僻乡村,她还联系当地的志愿者,为他们解决就医的问题。因为每天说话太多,咽喉炎常年陪伴她左右,嗓子也是一直处于沙哑的状态。

即便退休了,也要为艾滋病患者再多做点事

任勇常说,自己是一名护士,活着要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有一天死了也要为卫生事业做一点贡献。

2006年,她成为了一名遗体、角膜捐献者,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无锡市卫生学校。任勇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肯定,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和中国志愿者服务奖章,荣获“江苏十大优秀志愿者”、“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无锡市杰出青年志愿者”、“无锡好人”“无锡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如今,她获得了无锡市护理行业的最高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任勇说,原本自己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了,可是获得这份荣誉后,她觉得自己更放不下了,更有动力要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要守护在艾滋病患者的身边,奋战在护理第一线。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