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京溧水走出小康幸福路
2020-07-17 16:15

 乡间小屋安静伫立在南京溧水的青山上,清澈的河水荡漾,稻田随风翻起绿浪。科技大楼矗立,金属光芒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柔和美好。在江苏省2019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溧水区首次被评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一举迈入全省区县第一方阵。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从落后的小县城成为全省领先的开发区,溧水将创新融入农业、旅游业、制造业,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全面建设小康之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实习生 章宇璠

“两莓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2019年,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了以红色李巷、有机大米、蓝莓采摘、黑莓加工为特色的“无想田园”四色品牌,辐射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近年来,园区培育的“两莓”(蓝莓、黑莓)产业蓬勃发展,现已拥有“两莓”种植企业16家、专业合作社36家、种植大户及经纪人300多户,带动数千名农民年均增收1.6万元。

2019年,溧水全区草莓种植面积约2万亩左右,生产草莓超3万吨,实现收入近6亿元,种植户达3000多户。溧水草莓已步入品牌化发展之路。

科技人员与农民密切联系,草莓产业助推小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的科研人员赵密珍介绍道,草莓由于生产周期短、果实营养价值高而在脱贫致富选产中突出。农民八月份将苗种下,九月份就可以收获草莓,扶贫见效快。

图片

草莓大棚

同一片土壤不能第二年继续种植,否则会导致效益不好,甚至本都可能收不回来。休耕的必要成为困扰利用种植业脱贫的一大问题,但赵密珍和她的团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解决了草莓换地、土壤修复问题。赵密珍和由11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和每位莓农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当农民在种植时遇到问题,就会利用电话或者微信咨询科研团队的成员。科研人员也会在看到消息后随时进行解答,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种植过程的顺利。同时,政府组织农业经济人在草莓收获后和农民对接,保证草莓收获后可以及时销掉。

回乡传播东方美学,让乡村更加诗意

记者来到石山下村,近处是小池繁花,远处是连绵群山。细雨在绿水上点出涟漪,青石路面微湿。“很多游客都直接说,这里让他们想起了外婆家。”石山下村的未见山乡居民宿的老板娘张书芹表示。

图片

未见山乡居民宿

几年前的石山下村还是一个偏僻乡村,留在村里的多为老人和儿童。而如今的石山下村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2015年建成,作为南京首家乡居民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旧屋舍的材质及砌筑方式。屋内将要倒塌的断壁残垣也被留了下来,从室内可以看到屋外庭院里绿草茵茵。庭院也串联起酒店内的大堂吧、全日餐厅、咖啡吧、茶室等。杂墙作为主要的景观标志,营造出乡村文艺空间群落的感觉。

图片

石山下村

 

图片

石山下村

“我希望向游客们传达东方美学,展示乡村美。” 张书芹表示,“很多人想起乡村总是想到脏乱差,我们把乡村本土化的、历史的东西留了下来,走入人们的内心,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乡愁。”在旅游旺季,未见山乡居民宿每周都会接待两百多个游客。其中有一百多名都是被名气吸引,前来“打卡”。

回乡传承家族手艺,让传统不再寂寞

石山下村的刘鸣家从父辈开始,已经做了五十多年的手工麦芽糖了。原先,家里就是店面,但由于地处偏僻的乡村,每年的利润并不高。2018年以前,在外地工作的刘鸣因为担心父亲年迈身体不好,就让父亲不要再继续做麦芽糖了。

2018年,在目睹了石山下村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后,刘鸣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在家里开店卖起了麦芽糖。店门口的标语是“正在消失的老手艺/最甜蜜的儿时回忆 还有 石山下农家舌尖上的甜蜜乡愁”。

由于夏天麦芽糖易化,刘鸣家的麦芽糖店在每年的十月一号才开始卖麦芽糖。“因为游客比较多,生意也不错。”刘鸣说,“而且我们这边回头客很多。”众多顾客都会选择在刘鸣的店里品尝过麦芽糖后加微信,以后有需要再通过邮寄的方式购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石山下村的发展而回乡创业。魏美丽和刘家春夫妇在2015年回到石山下村,开了一家米糕店。“现在的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以前我买东西都是买最便宜的,现在我考虑的是在中等以上比较一下再消费。”魏美丽一边揉米粉,一边告诉记者。

科技制造,创新赋能制造业发展

葛元成今年三十岁,2013年,溧水本地的他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后,去扬州工作了半年。后来家里人告诉他,溧水开了个新公司,看起来很有发展前景。他考虑到这样也离家近,就来到了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短短七年,从普通职员到部门经理,他的月收入从三四千涨到了两万多。

2013年溧水由县升区时,最低工资标准为920元,而如今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我们公司现在员工的平均工资是5500到6000元。” 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昭建介绍道。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内部员工3100人,三分之一的员工为溧水本地人。

校对:云儿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