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玳瑁和绿海龟“回家”啦
2020-05-25 16:50

扬子晚报网5月25日讯(记者 徐昇)昨天下午,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举行海龟放归仪式,将2018年9月救助的一只玳瑁和一只绿海龟送往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月25日9:22,经过18个小时的车程,护送队伍抵达目的地,海龟终于回“家”了。

专业人员对绿海龟、玳瑁进行称重、测量背甲长等检查后,将它们放入消毒池消毒。广东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古河祥主任和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夏中荣博士给出专业评估:两只海龟总体上体况健康,但因为长期被人工饲养,体型有些偏胖,在水中的形态不够自由,尾端有些上浮,对它的活动有影响;同时,目前海流方向是西南往东北方向,放归会违背海龟顺流而下的活动规律;经检查,绿海龟的背夹下方存在寄生虫,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和治疗。

图片

因此,专家们建议将两只海龟先在保护区里进行调养,达到野放标准后,再放归大海。本报将继续关注“海龟回家”进展。

链接:绿海龟、玳瑁小知识

玳瑁,又叫做十三鳞龟,鹰嘴海龟——因其扁扁的头和鹰隼一般的嘴而得名。

描述: 玳瑁是体型比较小的海龟,头部扁扁的,眼睛前面有两对儿前额鳞。它跟其它的海龟有所不同,因为它的下颚不是锯齿状的。玳瑁坚硬的甲壳没有脊棱,但有大块儿的鳞甲和4块儿侧旁鳞甲,甲壳的整体形状呈椭圆形。四肢均具两爪。玳瑁龟甲壳的颜色不一,呈橘黄色、棕色或黄色。

现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玳瑁列为极危物种,换句话说,在不久的将来,玳瑁在自然环境下会面临极高的绝迹的危险。

生存威胁:玳瑁最大的威胁就是人们捕获它们珍贵的外壳,也被称作“龟壳儿”,在一些国家,这些“龟壳儿”现在依然被用来制作发饰、首饰和其他佩饰物。

生存范围:所有海龟生存的大多数热带地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

绿海龟,因其甲壳下的脂肪呈绿色而得名。(在某些地区,太平洋绿海龟还有另一个名字——黑海龟)。

描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绿海龟同其他种类的海龟区分开来,因为它的眼睛前面的前额鳞只有一对,而其他种类的海龟有两对。绿海龟的下颚呈锯齿状,头小且平整。绿海龟坚硬的甲壳没有脊,却有着大块儿的不重叠的粗糙的鳞片,但是侧旁鳞甲只有4块儿。绿海龟整体上呈椭圆形,身体比太平洋绿海龟更平整,这是它们的区别之处。

现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绿海龟列为濒危物种,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绿海龟在大自然中面临着很严重的灭绝的危险。

生存威胁:它们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人们为了商业利益收集海龟蛋、捕猎海龟来做美味佳肴。其它的身体部分用来做皮制产品。此外,造成海龟死亡率上升的另一原因在于商业鱼虾拖船作业的误捕。

生存范围:生活在全球所有的温带海域和热带海域。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