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尊秦俑现身南博成焦点,一点颜色透露背后玄机——揭秘兵马俑绚丽多姿的“中国色彩”
2020-05-23 14:23

图片

两尊兵马俑来宁

印象中灰头土脸的兵马俑,其实是五彩斑斓的?国际博物馆日,两尊高大威猛的兵马俑现身南京博物院,虽偏居一隅,却成全场焦点,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展品。而跟随南博副研究员陈刚的视线,我们看到,两尊兵马俑的头顶、发髻上、衣饰上,都隐现红色……刹那间,拂去历史的尘土,一个鲜衣怒马、尚勇好斗的时代仿佛扑面而来。

看!红色!

兵马俑其实是多姿多彩的

据陈刚介绍,这两尊秦代兵马俑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也是兵马俑16年后第二次来到南京。两尊兵马俑,一为铠甲武士俑,一为跪射武士俑。铠甲武士俑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腿扎裹腿,头绾圆形发髻。跪射武士俑束发并挽成偏斜的发髻,表情严肃,右膝着地,左膝弯曲下蹲,右手握弓,左手向右作扶持姿势。“这种组合是能够非常好地反映秦国的军事实力,和他的军事制度有关联,或者说相适应。”陈刚觉得,跪射俑更生动更有艺术张力也更少见一些。在跪射俑鞋底,还能看到疏密有致的针脚刻印,反映出当时工匠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虽然大家都喜欢称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御林军,“但其实秦代并没有御林军这样明确的说法,御林军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兵马俑本身是随葬,它反映的是秦始皇那个时代的军事制度,也是秦统一六国最好的实物证据。”

图片

来宁的站俑(局部)

图片

来宁的跪射俑

他指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透过展柜,通过细部的放大,可以看到,站立俑的腹部、铠甲连接处的绳缀,是红色的。这个色彩,不是我们修复人员把它涂上去的,这是原始出土时候的颜色,可见这个兵马俑下葬的时候,它本身是带有色彩的,绝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灰突突的颜色。镜头往上摇,你可以看到后脑勺的部分,红色也是相当明显;我们再把镜头移到跪射俑的顶部,髻那个地方有非常清楚的红色。这是基本的信息。考古时也发现了并不只有红色一种颜色,青色、蓝色、紫色这些平常很少看到的颜色都有。这些颜色在陶器表面很难有长时间的保存,如果出来后不进行非常及时的专门处理的话,很多颜料最快几分钟就氧化了、没有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红色,是因为红色里面有朱砂,相对稳定。透过小小的红色也并不妨碍我们理解,秦代兵马俑其实是多姿多彩的。”陈刚说,这些颜色可以反映当时的军事装备的色彩,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秦代的军事制度。

秦人尚黑?

秦俑给你十几种颜色“看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黑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秦人尚黑,秦俑为何如此多彩?况且军阵五颜六色,是否不合常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容波。

容波解答如下:秦人尚黑,但兵马俑彩绘有黑色或褐色生漆作为底层,表面再用不同颜料着色,由于表面服饰属士兵自备,并未统一着装,因彩绘颜料制作工艺调和而显得色彩缤纷。军衔官职与秦俑的造型工艺及服饰彩绘装饰有关联,比如,将军俑使用的颜色种类更多、更鲜艳,士兵俑使用的颜色少而且只局部简单描绘,显示出秦代的等级观念。

图片

修复后的彩绘跪射俑

图片

经过修复的彩绘跪射俑

 

那么秦俑总共有多少种颜色呢?为何只有红色能留下来?容波表示:兵马俑表面残存的红色,是矿物颜料朱砂和铁红,相对较稳定可留存久远。从已有文献报道和已发表的资料来看,秦俑所用颜料,目前可以确定的有15种,表现出的颜色有红、黑、白、绿、蓝、紫、黄等色,化验表明:这些兵马俑身上的颜料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

 

图片

“保鲜还原”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中,考古人员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和专业手法对秦俑服装的色彩做了统计:秦俑们的上衣颜色很亮,包括朱红、枣红、粉绿、天蓝、粉紫、白色、赭石色等,其中,朱红和粉绿这两种颜色最多见。再看下裳:秦俑的下裳既有长裤,也有短裤,颜色有朱红、粉绿、粉蓝、粉紫、白等,和上衣一样,也是以朱红和粉绿两种颜色最常见。他们大部分都身穿铠甲,铠甲的甲片是赭黑色的,大多长及腰腹,重装铠甲步兵俑还带有披膊,刚好将鲜艳的色彩“中和”了几分。还有一些小物件,也被精心地用颜色装饰起来,秦俑的冠和头巾,多用灼灼的朱红色或赭褐色,发带和发绳是朱红色或橘红色。护腿多用绿、紫、蓝、红,靴子则是朱红、粉绿和赭色的。

唤醒色彩!

现在可以保鲜还原了

1974年,陕西临潼。据悉秦俑在刚被发掘的刹那是鲜艳如初的,但只持续了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15秒,这些2千多年前的中国色彩就开始脱水、起翘、剥落……惊叹之余,在场的文物保护人员甚至连拍照的时间都没有。

图片

秦俑早期发掘工作照

昙花一现!相信很多人在跌足长叹之余,也想一睹秦俑最原始的色彩。容波对记者解释:由于兵马俑有生漆底层,生漆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出土之时生漆失水很快卷曲,导致生漆表面鲜艳的色彩很快卷曲并逐渐脱落。“为研究秦俑彩绘保护技术,实验室曾复原过这样的彩绘起翘、卷曲、脱落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德国文保机构合作多年研究攻关,目前秦俑彩绘保护技术比较成熟,200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可以将出土残存的彩绘加固保护在兵马俑表面,完成了出土秦兵马俑的修复,并将此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国内其他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之中。”

图片

工作人员修复陶俑

容波对记者表示,经过多年的研究,秦俑的制作工艺已经被熟练掌握:“就近取土,工匠塑形成雕塑,分段高温烧制,烧后刷生漆,然后再刷彩绘颜料,脸部、面部、手及指头等细部重点绘制,均为手工操作。在当时对较高烧制温度的控制、工匠对生漆及彩绘工艺的掌握等,是有技术先进性的,目前在实验室可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烧制,烧后绘彩。”据悉,为了把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兵马俑保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成立了彩绘文物保护实验室和综合修复实验室,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5个专项实验室,在修复技术、粘接材料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新的色彩保护技术至少能将文物出土时的颜色保存十年以上。

图片

工作人员在佣头上涂加固剂

图片

专家现场修复保护彩绘佣

透过秦俑明快亮丽的颜色,您是否触摸到了秦人热烈的、朝气蓬勃的情感与心灵?8月17日前,您都可以去南博看秦俑,感受那个时代的彪悍鲜艳、活力四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文/摄

图片提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