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听听南财专家的对策建议
2020-04-20 14:33

 近来部分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干旱和虫灾等因素限制粮食出口,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引起部分消费者担忧。我们认为目前全球粮食市场异动尚未对我国构成实质性威胁,我国现阶段不会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根据英国知名智库发布的研究报告,在2019年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排名中我国排名第35位,较上年上升11位,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较强。首先,从粮食生产角度看。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2019年更是达到66384万吨的峰值,比2003年的粮食产粮提高了一半以上。现阶段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470公斤,谷物自给率超过95%,口粮自给率达到100%,粮食生产能力没有问题。其次,从粮食进出口角度看。我国主粮进口以品种调剂为主,2019年进口的1792万吨谷物中仅包括255万吨大米、349万吨小麦和479万吨玉米,仅分别相当于产量的1.7%、2.6%和1.8%,少量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品种(叶兴庆,2020)。部分国家控制出口对我国市场供应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进一步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我们给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快建设低温保鲜粮食仓储体系。在重点城市和关键物流节点建立一定比例的成品设施都显得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建立服务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劳动力流入地的前瞻粮油物资储备计划。盯住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北京上海将有近1500万人返城,粮油消费快速增加,尽快建立前瞻性粮油储备计划,充实大城市销区粮油储备。
2.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大宗粮油和物资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现代化的市场交易体系,拓展粮油交易中心线上功能,加强粮油储备、粮油加工、供求、价格等信息的统计和监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粮油库存、市场的监测预警。近期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应急加工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全面掌握主要粮油品种销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加大对囤积居奇等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质量安全,稳定粮油价格,关注舆情,稳定预期。
3.加强海外基地建设和优化多元进口渠道。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建设海外粮仓。加强对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粮源基地的建设,开展粮食产业国际合作。西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受疫情影响较小,粮源充足,适度利用部分海外资源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一定的回旋空间。
4.完善基层尤其是乡村的物流配送和应急能力。强化末端供应链建设,发挥重点社区流通网络作用,探索建立大型社区超市、电商物流平台与米面加工企业的短距离对接新渠道、新模式,实现家庭需求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供给。
5.聚焦物流恢复,加快粮油流通快速通达。确保物流通常是粮食供应的核心,现有大型电商平台及“三通一达”等物流企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是充实当前物流运输的骨干力量。建议充分发挥流通企业和大型电商平台作用,推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互联互通,实现从批发到零售的有机衔接和高效运转;开辟粮油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直通居民的供应链,切实推进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城市的“菜篮子” “米袋子”“油罐子”,实现城市居民食品的稳定供应。
6.支持大力发展主食产业,加强营养干预和科技攻关,增加快捷、营养食品供应。结合应急保供,加强应急主食品研发,满足团餐群体性消费需要。加大对主食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加工企业适度增加粮油小包装产品投放力度,将发展主食、速食产业纳入发展规划。加强粮油营养食品、应急食品研发和供应力度,加强营养干预,向医护人员和军人提供快捷、营养食品。加强无人米(粉)厂、移动式大米(面粉)卡车、智能应急物流和配送新技术新装备的攻关,增强立体式应急保障支撑能力。

作者:钱煜昊,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讲师;张为付,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