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应否降薪引发热议——效仿欧洲不可行?足协牵头拿主意?各俱乐部接连“表态”
2020-04-02 11:44

 中超应否降薪引发热议——效仿欧洲不可行?足协牵头拿主意?各俱乐部接连“表态”

新冠疫情肆虐,让全球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完全陷入停摆状态,很多俱乐部出现了生存危机。在欧洲足坛,以天王巨星梅西为代表,他连同巴萨队友们一同降薪70%;尤文图斯全队也暂时放弃4个月的薪水(降薪一部分+推迟发放一部分),为俱乐部节省了9000万欧元的开支;拜仁所有高层和球员都降薪20%……欧洲俱乐部的降薪潮,也引发了国内关于中超应否降薪的热议!

图片

疫情期间仍在训练的中超队伍

“伪职业”成“挡箭牌”?

让“中超降薪”这个话题最先引发大部分关注的,是武汉卓尔队老将艾志波的一番言论。在艾志波看来,中超和欧洲俱乐部情况不一样,不该效仿欧洲降薪。艾志波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相对于欧洲联赛,中超没有转播分成、俱乐部周边的营收也很弱,基本都要靠母公司“输血”,这对于俱乐部实际影响并不大。

这样的观点,貌似有道理。欧洲的职业俱乐部绝大多数都是要靠三大收入来维持正常运转,比赛门票、转播分成和广告商业周边。在疫情冲击下,他们基本断了营收,再负担一线队的高工资,实在“吃不消”;但中超球队的这三项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其实折射了中超“伪职业”的事实。

对此,《新闻晨报》发表观点认为,尽管在如此之严重的疫情面前,这些投资中超的母公司同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是“航母级别”,相对而言,抗风险的能力要强很多。所以,中超降薪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伪职业”也并不完全能成为降薪的“挡箭牌”。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受到疫情冲击的大趋势下,经济形势非常糟糕,中超俱乐部背后的母公司,即使实力再强,也很难独善其身。中超本身就是“烧钱”的奢侈品,如果母公司营收减少,中超还值得这样“烧钱”吗?

名记马德兴就表示:“俱乐部背后所依赖的企业或者公司,在目前疫情下的冲击恐怕不是个小数字,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俱乐部不存在了,球员薪水找谁去领?”

足协是否该“引导降薪”?

在“中超降薪”这个问题逐步热议起来之前,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方面其实并没有过多表态。但作为中超实际上的“管家”,在职业联盟目前还未建立之时,很多人都希望中国足协能够“牵头”来为“降薪与否”拿主意。

根据早前的报道,中国足协已经向中超各家俱乐部咨询球员薪资的支出情况。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乐部高层则表示:“足协并没有和我们讨论降薪的问题,只是向我们了解目前俱乐部球员的薪资问题。”

实际上,足协在“降薪”中确实也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他们如果能够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或许能够起到引导的效果。俱乐部的劳资谈判自然由俱乐部自己掌握,重点也需要看各俱乐部和母公司之间的沟通情况,但足协是保障联赛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要对联赛进行一个总体的把控。

据悉,国际足联已经多次开始开会讨论抗击疫情的对策,并有可能在本周正式对外公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举措,就是球员或许在目前的特殊时期接受降薪50%的条件。FIFA官方的决心,或许也会影响到中国足协对于降薪的态度。

俱乐部目前“态度如何”?

对于“中超降薪”的话题,中超各俱乐部也在接连“表态”。

升班马青岛黄海俱乐部总经理孙迪表示:“联赛迟迟不开打,这对于俱乐部的运营来说压力很大。没有比赛,俱乐部的招商引资就非常艰难,其次球票销售方面就处于停滞状态,现在俱乐部真的就是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并且各项支出的数目还不小。如果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就真的要举步维艰了。如果可以降薪,具体如何去操作,也希望中国足协可以给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同时降薪也需要16家中超俱乐部一起执行比赛好。”

上海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辉表示:“申花作为一个团队,俱乐部相信所有教练、球员都是和俱乐部同呼吸、共命运的。相信大家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起找到一个共渡难关的方案。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方案,我们会等到球队放假结束回来以后再去进行具体的沟通。等到假期结束以后,我们会一起去争取一个好的结果。”

大连人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未收到过中国足协关于俱乐部运营以及是否调整薪资问题的意见函。对于在疫情期间,是否会给球员降薪,大连人俱乐部会完全遵照,此后国际足联以及中国足协的相关通知规定。”

还有一些俱乐部,目前也暂未考虑到降薪问题,比如天津泰达、石家庄永昌等。

升级球队或许会“变相降薪”

据记者了解,由于各种新政的杀伤力过强,今年的球员在转会市场上已经少了往日的傲娇,而那些处于合同即将到期的球员们,同样过得胆小甚微。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使俱乐部做出一定的降薪决定,大部分球员恐怕都是被迫接受的态度。当然,没有哪家俱乐部愿意背负骂名,成为第一个公开降薪的“出头鸟”。

但投资人在如此大好局势下,绝不会放走省钱的良机。据了解,在一些升级球队身上,或许已经出现了新的“降薪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变相降薪”。具体操作办法就是告诉球员,俱乐部也可以待在原来的联赛,也可以打更高级别的比赛,你们自己选择,但前提是薪资水平不变或者不大变。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在更高的平台比赛才能增长自身价值,所以面临这样的选择,大多数队员都会选择听从俱乐部薪资不变的安排。

而对于升级的球员来说,薪资不增加,也就是变相降薪,但投资人的这招既巧妙也合时宜,让队员有苦说不出,同时也规避了舆论指责的风险。

即使降薪,也要避免“一刀切”

中超若真的要降薪,也需要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困难情况下球员需要作出牺牲,但绝不是说要侵害到球员最基本的利益。这就需要各方面在通盘考虑的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中超球员和欧美球员目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超依然在进行着认真的备战和训练,他们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如果贸然进行“一刀切”式的降薪,这会极大影响到球员们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在中超球员的薪金结构中,赢球奖金占很大一部分,对于很多基本工资相对较低的年轻球员而言更是“大头”,如今比赛暂停,赢球奖金收入没有,如果再进行“一刀切”式降薪,可能对于很多年轻球员的基本生活都会带来影响。

总之,中超是否需要降薪、降薪应该怎么降,还需要投资人、俱乐部、球员和足协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外界“隔岸观火”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瑆 孙云岳 张昊 实习生 龚铭城

编辑 : 张晨瑆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